
会员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体制变迁中的农民发展
更新时间:2019-01-04 12:37:19 最新章节:后记
书籍简介
本书立足于中国农民的发展问题,运用历史和逻辑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将农民发展内嵌于农村集体经济体制历史变迁的维度之中,以农村集体经济体制的确立、演进、改革、发展的清晰脉络为背景,阐述历史变迁中的农村集体经济体制对农民发展的影响;探究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农民发展的主要方面;挖掘农村集体经济体制与农民发展的关联性和规律性,进而探索农村集体经济体制的调整以促进农民发展的具体路径。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5-11-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翟新花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书稿以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间合作申请专利信息为依据,借助于SPSS统计软件、Excel统计工具等,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技术创新协同的时序特征、区域分布特征、创新技术领域特征、协同主体特征、有效专利特征、专利技术转移特征等。在此基础上,研究选取了国内生产总值(GDP)、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数量、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数量、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投入数量、邮电业务总量、高新技术企业数经济8.6万字
- 会员本书是《告别百年激进》的姊妹篇,温铁军向我们剖析了“现代化”的问题乃至造成的现实危害,将国内外的很多问题,比如国际上的南北差距、国内的城乡差距、贫困问题等都“归结”为是“成本转嫁”导致的。总之,“成本转嫁”在国内外是普遍广泛存在着的一种现象作者认为:是“现代化”造成了“成本转嫁论”,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只要在推进现代化,“成本转嫁”就是客观普遍存在着的,跟意识形态、文化传统乃至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差异经济21.5万字
- 会员本书着眼于实现北京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目标出发,分析了科技支撑北京乡村振兴的路径与机制;分析了北京市农业科技创新资源发展现状,并提出优化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的路径和保障措施;分析了“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目标下的农业科技人才下乡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机制;等等。针对北京地区农业农村发展现状、特点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收集整理其他地区的科技支撑典型案例,总经济19万字
- 会员基于系统论视角,通过理论探讨、量化与质性研究并举,本书者特质行为与VUCA环境不确定性多要素有效性的互动影响展开了系统研究,以阐明VUCA环境要素互动影有效性的作用机制和深层机理。在理论层面梳理分析VUCA环境有效性影响底层逻辑基础上,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实证研究特质、共享及悖论等新行为对VUCA环境有效性的作用机制以及VUCA环境特质行为有效性的调节机制而通过多案例比较研究的质性方法深入剖析和解构经济22.5万字
- 会员本书从时序和空间的视角出发,对全国各省份2000—2019年的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水平、农民福利进行测算与分析,并对二者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系统研究。首先,本文以金融资源论及福利经济理论为基石,以金融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和系统耦合理论为支撑,构建本研究分析框架;其次,本文基于静态耦合协调度模型、动态耦合协调度模型及空间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全国各省份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与农民福利的耦合协调水平,归纳总结近经济12.9万字
- 会员本书以改革开放为切入点,从1978年开始,每五年作为一个跨度,从不同的视角勾勒出了一个清晰的历史脉络,陈列了详尽的历史事件和数据,对改革工作做出了详尽的分析与客观的评价。希望通过本书,可以进一步地展现我们中国以及中国经济的发展,直观地呈现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在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的同时,更好地推进未来的改革事业。本书不仅能引起参与改革的改革工作者的回忆与共鸣,同时也见证了新中国成立经济13.8万字
- 会员2022年,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省工信厅工作要求,明确职能定位,完善体制机制,夯实工作基础,提升科研能力,在课题研究、规划编制、论证咨询、运行分析、交流合作等方面深入开展工作。本汇编书稿由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从事工业、信息化、经济的科研人员为主,邀请了省内有关领域专家、学者等,共同深入调查、经济31.6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本书广泛而深入地探讨了产学研及区域创新理论中若干基本问题,同时对诸多前沿理论进行了系统介绍,是一本有独特学术体系的产学研与区域创新理论研究著作。本书对我国构建区域创新系统、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建立知识集群、发展区域创新网络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进行了全面讨论,适合政府科技创新政策制定者、高校与科研院所相关研究学者及企业高级管理人员阅读。中国经济15.1万字
- 会员本书结合最新经济学理论及规范的实证研究方法,详细阐明了灵活汇率制度的选择、外汇衍生品市场的建设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人民币国际化是当前我国应对严峻外部挑战的必经之路。本书分析了国内外对外汇市场干预所造成的宏观经济影响,讨论了实行健康的浮动汇率需要满足的宏微观经济条件,提出了浮动汇率下开放资本市场和推动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的途径。全书视野开阔、见解独到,富于创新性和启发性,值得对汇率与货币国际化问题感兴趣中国经济8.4万字
- 会员揭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出现的巨大进步,应当以民生标准加以衡量。GDP总量占据全球第二在于宏观方面,微观方面,人民生活的变化更加深刻,其间蕴含“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诸方面发展。以人均值衡量,2017年全国居民收入为2000年的7.26倍,总消费为6.58倍,积蓄为9.58倍。非物消费比重明显增高5.95个百分点,消费结构出现较大升级变化。居民收入、总消费、积蓄地区差逐渐缩小;居民收入、总消中国经济17.8万字
- 会员100%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城市能否实现?如果能,何时能实现?如何成为现实?怎样规划与建设?理论基础又是什么?这些都是本书要回答的主要问题。书中立足于学术前沿,着眼于基础研究,服务于现实需要,从研究进展、建设现状、理论基础、规划方法、建设模式、典型案例等多个层面系统研究分析了100%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城市。中国经济33.5万字
- 会员本书以中国贸易开放和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为研究对象,在新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基础上构建理论模型,力图探寻其中的作用机制和原理,并利用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新的统计指标、统计方法以及空间面板、动态面板计量模型,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深入考察贸易开放与区域发展差距的互动机制和相互影响,为我国更好的调整和实施对外开放与区域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中国经济14.1万字
- 会员本书从以社会学和社会政策视角,结合中国的城乡关系,提出了研究问题和分析框架,并由此展开对城乡关系一体化的田野调查和研究,最后提出城乡综合改革的建议。从理论上来说,本书梳理了国内外城乡一体化的研究成果,并针对中国的城乡关、城乡一体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针对中国特定的城乡关系提出了改革的建议,对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从现实来说,我国要消除城乡差距,实现全面小康,必须实现城乡一体话,这不仅关系农中国经济20.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