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法租界的警察(1910—1937年)在线阅读
会员

上海法租界的警察(1910—1937年)

朱晓明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历史中国史9.3万字

更新时间:2025-04-03 19:02:52 最新章节:封底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上海法租界警察是法国驻沪领事直接领导下的警察机构,是维持法国在沪乃至在华利益的重要力量。它兼具政治镇压和社会管理的双重功能,不仅对中国现代政治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且对塑造上海城市空间和都市文化发挥了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本书主要利用法国外交部档案馆、法国海外殖民档案馆、上海档案馆的档案资料,并结合法语、英语和中文的相关研究,对上海法租界警察的源起、组织机构、人事构成、社会管理和政治镇压的职能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论述。
上架时间:2017-05-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朱晓明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持久战是抗日战争时期枢纽性、全局性的问题。《论持久战》是系统阐述抗日战争军事战略方针的重要著作。持久战的思想来源于哪里?毛泽东为何要写、对谁而写《论持久战》?国内各方势力对持久战如何理解?国共双方对持久战的战略方针有什么不同?持久战如何战、如何到“底”、要多久?等等。作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度解读。
    桑兵历史27.7万字
  • 会员
    《康雍乾:大清100年》是一部深入浅出地讲述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重要人物和历史事件的书籍。通过这些人物和事件,展现了这一时期大清王朝的变迁。书中既有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生动叙述,也有对重要历史人物的细致刻画。为读者提供一个既宽广又深入的历史视角,感受历史的连续性与复杂性。
    杜磊历史22.5万字
  • 会员
    本书从君主支配、道学的政治理论与实践两个议题入手,探析宋王朝形态的特点。上篇先从史料中提炼了“枢机”与“委托”两种中国古代君主支配的基本模式,进而用“双重委托”概念为南宋晚期政治史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下篇将道学政治理论分为“明明德”“新民”两截,分别探讨其对南宋政治实践的影响。
    方诚峰历史22.4万字
  • 会员
    本书是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沦陷为“孤岛”后,为适应当时大学的教学需要而编写的。通过叙述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与文化学术的历史发展状况,以探求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及对现实的裨益,考证翔实、论见独到,且行文通俗流畅,为文化史中难得的佳作。为适应当时的教学需要,相对简略,然贯通精当、一气呵成,将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清晰地展现给读者。
    吕思勉历史5.5万字
  • 会员
    19世纪末的最后十年,晚清如何一步步走向失败?内部变革、外部战争、思想碰撞、外交压力……一部全球视角的晚清史。19世纪末的清帝国尝试通过自上而下的变革应对危机,却连续失败,并在世纪末导致一场国家参与动员的义和团运动。与此同时,东亚格局彻底转换,中国遭遇日、俄直接压迫,西方各国在清廷的不断失败和排外浪潮下重新审视对华关系。改革派或流亡海外,或图谋下一场新政,革命者则彻底来到历史舞台的中央。李礼以全球
    李礼历史24.7万字
  • 会员
    本书对1091人、1294人次的清代科举士人的官年与实年做了考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研析,就官年减岁的比例和岁差、乡会试中式的平均年龄及减岁平均岁差、兼存乡试会试朱卷的文人官年、官年改岁不改月日的现象等予以考索归纳,就官年现象的文化内因予以总结分析,尽可能探究问题的实质。
    张剑历史34.9万字
  • 会员
    《中国史纲》是青年学生了解中国历史的简明读本,原为张荫麟受聘编写的高中历史教材的一部分。作者对史料进行了严格的甄选,并融入了自己的历史观和前人的研究成果,以讲故事的方式叙述了历代社会的变迁和重要历史人物的思想性格,深入浅出地勾勒出从殷商到东汉的历史画卷。因书中没有繁琐的引证和考据,非常利于学生阅读,因而被著名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陈梦家誉为近代“历史教科书中最好的一本‘创作’”。
    张荫麟历史14万字
  • 会员
    本书是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沦陷为“孤岛”后,为适应当时大学的教学需要而编写的。通过叙述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与文化学术的历史发展状况,以探求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及对现实的裨益,考证翔实、论见独到,且行文通俗流畅,为文化史中难得的佳作。为适应当时的教学需要,相对简略,然贯通精当、一气呵成,将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清晰地展现给读者。
    吕思勉历史5.3万字
  • 会员
    苏东坡,宦海沉浮,南来北往,是一个经历十分丰富的人。看的多,想的多,积累沉淀下来,铸就了苏东坡丰富多彩的人生世界,其才艺也是雅俗并重,深受大家喜爱。《东坡志林》是苏东坡留下的一部笔记小说,它为我们呈现出一个丰富多彩的苏轼的世界。其书的大致内容,“纪元祐、绍圣二十年中所身历事”。全书分29个门类:记游、怀古、修养、疾病、梦寐、学问、命分、送别、祭祀、兵略、时事、官职、致仕、隐逸、佛教、道释、异事、技
    罗宁译注历史36.9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本书整理自一组绘于19世纪的中国外销画,作者已不可考。书中共选择了一百四十多幅描绘当时社会生活场景及各行业人物的图画,全书分为“玩物·杂耍”“民风·民俗”“行业·生计”三个部分,以鲜活生动、真实质朴的画面和简单易懂的文字说明再现了十九世纪中国人的日常市井生活状态。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原本是向西方世界介绍古老中国社会风情与文化的重要媒介对于当代国人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独特的史料和文
    领读文化整理中国史2万字
  • 会员
    上海法租界警察是法国驻沪领事直接领导下的警察机构,是维持法国在沪乃至在华利益的重要力量。它兼具政治镇压和社会管理的双重功能,不仅对中国现代政治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且对塑造上海城市空间和都市文化发挥了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本书主要利用法国外交部档案馆、法国海外殖民档案馆、上海档案馆的档案资料,并结合法语、英语和中文的相关研究,对上海法租界警察的源起、组织机构、人事构成、社会管理和政治镇压的职能进
    朱晓明中国史9.3万字
  • 会员
    《元大都史话》通过对元大都的营建、形制、布局、规划理念、建筑特点以及宫廷风尚、社会管理等的描述,展现了元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制度等方面的成就。中国古代都城是中国历史的缩影,通过古代都城这样一座集国家政治统治、经济管理、文化活动、军事指挥于一体的历史活动平台,探索它们所折射的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历史及其发展变化规律,视角独特,别具风格。
    孙勐中国史7.8万字
  • 会员
    铁路以及围绕铁路主权和利益产生的路权问题是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一大课题。本书从东北铁路在铁路发展以及路权纷争的特殊性出发,以张作霖、张学良父子为首的奉系集团为主角,围绕铁路这一主线,探讨奉系的铁路建设基本历程及其成败得失、奉系主导修建的铁路对东北近代化进程的效应,以及奉系与苏联、日本围绕东北路权产生的长期纷争等问题,揭示九一八事变前东北铁路问题的复杂面貌。
    易丙兰中国史30.1万字
  • 会员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主办的“第一届中华民国史青年论坛”的成果结集。“中华民国史青年论坛”倡导“大民国史”研究,内容涉及民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文化、社会等。论坛既鼓励青年学者研究思考关乎中国近代历史走向和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也注重选取那些意在开拓新的领域、对前人未予以充分重视的问题进行研究的论文,同时倡导青年学者引入新视角和新方法,为民国史学科注入新的思维与
    李在全主编中国史30.4万字
  • 会员
    1906年2月22日,江西南昌知县江召棠应法国教士王安之之邀,到天主堂赴宴,其间咽喉为利刃所伤,从而引发了二月初三日民众焚教堂杀教士之事。该案是晚清最后一个重大教案,亦是清末受人瞩目的涉外公共事件之一。案件涉嫌“教士戗官”,真相扑朔迷离,在排外思潮与媚外论说两种力量的历史交会点,激发了中外舆论的轩然大波。本书考察和分析了各种相关叙述文本,从事实、认知与言说三个层面完成对这一历史事件深度和立体的诠释
    杨雄威中国史26.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