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歌苓小说的叙事伦理在线阅读
会员

严歌苓小说的叙事伦理

董娜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学评论与鉴赏20.8万字

更新时间:2019-04-19 18:26:11 最新章节:第13章 注释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当代的海外华文作家当中,严歌苓算是比较活跃的一位。迄今,严歌苓的文学创作生涯已走过三十多年。在这期间,她笔耕不辍,奉献给读者大量的作品,在文学界,尤其是华文文学领域,已然开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形成了独特而鲜明的风格。因此,对严歌苓小说进行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实现对她本人的全面认识,而且也是丰富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成果的重要举措。通过梳理严歌苓的作品,可以发现,她的小说创作在题材选择和伦理表达上具有一定的集中性和阶段性特征,与此同时,还体现出历时的整体上的变化。本书依循其创作历程,针对其作品的表现重心和特征,从政治伦理、文化伦理、两性伦理、生存伦理和人际伦理五种伦理关系出发,尝试对严歌苓小说的伦理表达进行历时性和整体性总结。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8-05-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董娜
主页

最新上架

  • 本书包括对作者林海听涛的作品《冠军教父》比较全面的介绍及评论,以及对作者安静的九乔其作品《我在红楼修文物》进行了文学方面评论,作者对两部作品分别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并且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评论剖析。
    桫椤文学10.2万字
  • 会员
    《作为方法的网络文学》是作者天下尘埃的一部网络文学方面的评论集,内容共包含四章:第一章,小历史:在国家地方之间;第二章,新时代:正在发生的现场;第三章,主体性:我手写我心我口;第四章,网文风:网络场与文学化。
    天下尘埃文学16.3万字
  • 会员
    本书是“钱锺书研究文库”丛书之一。《石语》系钱锺书于1932年阴历除夕与陈衍(石遗)的一次谈话记述。内容为对当时一些文苑翘楚、诗坛名流的文品、人品、性情、爱好的直言不讳的评骘,也不乏对这些学者、文人道德的臧否鉴衡。由于各种原因,直到20世纪末才得以影印面世。因为全篇钱先生用文言写下,加上时隔多年,当时的文坛翘楚、诗界健将对于当下的一般读者来讲,已十分陌生。为此,香港作家林行止建议刘衍文教授写写《石
    刘衍文文学17.2万字
  • 人到中年的作家丹比,带着“解决危机”的隐秘期待,在毕业30年后选择回到了母校哥伦比亚大学的课堂之上,重读那些伟大的人文经典。荷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莎士比亚、黑格尔、尼采、波伏瓦、伍尔夫……近30位西方人文传统中的代表作家及其作品,在他的讲述中次第出现,勾勒出一幅概览西方文学与思想、通读西方文明史的清晰地图。在重读经典的过程中,丹比逐渐体会到,“回到纯粹的阅读”这件事本身,正在帮助他冲破二手信息
    (美)大卫·丹比文学35.6万字
  • 本书为《我与世界挣扎久:杨照日本文学十讲》系列第7册,杨照谈村上春树。生命中有一口井,总有一天我们会掉下去。掉入井中,慌乱、失序、哀凉。然而,在众多陷入井中挣扎着的人之间,村上春树创造了一种主人公,他们总有一种力量:具备勇气,理直气壮地坚决活下去。从《挪威的森林》“我可以感觉到所谓责任这东西”的小林绿,到《海边的卡夫卡》“要做全世界最强悍的十五岁少年”的田村,到《1Q84》的青豆和天吾,毅然将自己
    杨照文学14.6万字
  • 会员
    本书共计19篇网络文学评论。内容包括网络现实题材小说中的“里程碑式”作品、凸显网络现实题材创作的典型性、在硬核“工业流”中抒写家国情怀、敏锐感知风云激荡的时代洪流、“大女主”主题意识的三重构建等。
    桫椤文学5.9万字
  • 会员
    本书共计21篇网络文学评论类作品,内容包括流行文艺的现实表达与理想关怀、网文题材之变中的历史意识与时代精神、网络文学要增强文化责任感、在时代叙事中彰显文化身份,在寓教于乐中传递人文价值、网络文学的底脉是中华文化传统等。
    桫椤文学6.1万字
  • 会员
    所谓“谁解其中味”,《红楼梦》中许多“味”都从小物中来。著名红学家邓云乡从书中的小物说起,以小识大,汇释难懂之物、费解之事,涵盖经济、交通、民俗、物产等各方面,构筑起一座别致的博物馆,将《红楼梦》的物质世界细展于我们面前。
    邓云乡文学8.6万字
  • 会员
    为什么柴进进不了梁山领导层?为什么吴用要从晁盖派转投宋江派?为什么武艺平平的朱仝排位却在武松之前?每次好汉排位,不过是拉帮结派后的权力再分配!梁山好汉们表面义薄云天,实则内部派系林立:元老派、宋江派、三山派……各个派系围绕着梁山的主导权,展开了激烈的权力斗争。而梁山的六次排座次,正是拉帮结派后对权力的再分配。第一次,王伦等四条好汉形成了梁山原始势力元老派,占据梁山主导权。第二次,林冲上山,经历了几
    楚阳冬文学15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微妙的革命:清末民初的“旧派”诗人》的主要研究对象是1871-1914年的三大诗派的代表人物(当然其中有些诗人的影响时间更长)。在我看来,王闽运(1833-1916)、樊增祥(1846-1931)、易顺鼎(1858-1920)、陈衍(1856-1937)、陈三立(1853-1937)和郑孝胥(1860-1938)是能够与他们同时代的读者积极对话的,他们以诗歌这一久负盛名的文学形式,探讨受到威胁的
    (美)寇志明文学评论15.2万字
  • 会员
    本书是李庆西近年来对于中国古典小说的阅读心得,集中在《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儒林外史》上。这些文章有的发在《读书》,有的发在《书城》,都是行云流水、清新可读的文字。其方法是从古典小说某一人物或事件入手,比照多个历史版本,读出其中的缝隙,也读出其中微妙的地方。如果将历史理解为一个民族的共同记忆,那么经典的古典演义小说,无疑在叙史和深入人心的意义上,更甚于正统史书。《老读三国》可以视为
    李庆西文学评论12.1万字
  • 会员
    文人画,又称“士夫画”,它并非指特定的身份,如限定为有知识的文人所画的画,而是具有“文人气”或“士夫气”的画。“文人气”,即今人所谓“文人意识”。大率指具有一定的思想性、丰富的人文关怀、特别的生命感觉的意识,一种远离政治或道德从属而归于生命真实的意识。所以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文人画,就是“人文画”——具有人文价值追求的绘画。本系列作品,通过对元代以来十六位画家的观照,来看文人画对生命“真性”追踪的
    朱良志文学评论2.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