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与写作在线阅读
会员

新闻采访与写作

马晶编著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社会科学新闻传播出版33.1万字

更新时间:2019-07-01 11:15:14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是针对高等院校新闻类相关专业对应的工作岗位能力需要、学生认知规律等进行编写的,主要讲述了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案例,主要涉及以下内容:新闻记者、新闻采访对象、新闻采访的准备工作、采访的访问阶段、新闻采访的方法、新闻写作的原则及方法、新闻报道的结构、新闻背景、消息写作、通讯写作、深度报道写作。本书可以用作高等院校新闻学、传播学等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教材,也可以作为企业新闻工作从业人员、公关关系从业人员等在职人士的自学用书。
品牌:清华大学
上架时间:2019-01-01 00:00:00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清华大学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马晶编著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精选作者近十年来在新闻与传播各领域的定量研究成果,研究范围涵盖新闻网、微博、微信公众号等,采用问卷调查、实验分析、内容分析等方法,系统性地收集、分析数据,并从中研究传播的效果与趋势。
    陈致中编著社科11.3万字
  • 会员
    本书重点研究晚清民国时期的新闻记者群体,探究新闻界结社、参与社会政治活动和维护职业公益等组织行为,展现近代中国新兴职业群体的社会生长历程及其与国家政权的相互制约关系。
    赵建国社科16.9万字
  • 会员
    本书首先对深度数字阅读推广的内涵、机制与模式等进行理论分析,并以图书馆为例对我国深度数字阅读推广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其次,从深度数字阅读推广的目标用户视角,研究了用户在选择学术期刊论文和电子书过程中的关键感知点,分析了用户的感知行为特征对深度数字阅读推广的启示;最后,聚焦推广信息视角,借鉴内容营销理论,构建深度数字阅读推广的内容营销机制与方法体系,提出了应用内容营销方法促进深度数字阅读推广的
    茆意宏 马坤坤 彭爱东社科13.9万字
  • 会员
    中国新媒体技术标准发展存在若干问题。本书对CMMB、TD-SCDMA、HTML5等新媒体技术标准的案例进行分析,通过深度访谈,探寻对新媒体技术标准产生影响的因素及其影响过程,并讨论如何合理有效促进新媒体技术标准形成与扩散的策略与建议。本书对规管部门和创新机构、规管系统、行动者、运营商等方面的参与者提出了建议,对中国新媒体技术标准的优化与持续性发展具有良好的启示意义。
    刘倩社科14.2万字
  • 会员
    本书以社交媒体时代口语传播的交互性为基本问题,采用网络民族志和文本分析的方法,通过观察、体验对社交媒体环境中的口语传播实践形态进行梳理,图文并茂,论述深入,对提升社交媒体用户的沟通能力、建构社交媒体用户的多维社会身份、建立社会公共空间新型连接方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王媛社科15.6万字
  • 会员
    在漫长的书籍媒介时代,中国文人在书写实践中形成“立言不朽”“文质彬彬”“重义轻利”等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一直规范指导着文人群体的日常书写行为。然而,报刊媒介的崛起引入新的价值尺度,引致文人书写观念的转型和价值信仰的革命。本书结合媒介史与思想史的研究方法,剖析晚清文人在媒介转型中的书写选择、身心阵痛和权力博弈,并尝试对人类历史中“媒介与书写”之关系做出诠释性理解。
    褚金勇社科20.5万字
  • 会员
    本书是暨南文库·新闻传播学丛书之一,收录了作者近20年来对中国传媒市场化改革前沿创新实践的观察与思考,从机制创新、战略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营销创新等,阐述中国报业转型的市场逻辑,以及在舆论生态、传媒格局、传播方式发生巨变的当下,如何适应分众化、差异化的传播趋势,如何以市场的逻辑应对传媒市场出现的新问题。
    张晋升社科13.7万字
  • 会员
    本书以基本的符号意义机制为起点,论及符号的指示性,并对文化的“标出性”概念做出了系统的分析讨论,进而在深层次上探寻文化符号与生物符号的互动关系。
    彭佳 汤黎社科12.4万字
  • 会员
    本书分为责任与坚守篇、改革创新篇和传承与奋进篇三部分。第一部分探讨新媒体时代媒体的价值追求、伦理道德以及舆论监督;第二部分论述媒体融合与转型发展,媒体话语体系构建,以及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特别是对平台、渠道、内容、资源整合等内容给予了充分思考;第三部分关注新媒体时代传媒学生培养的观念转型与育人模式创新,论述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教育如何处理好实践与理论提升的关系,并以报业集团为例阐释传媒人才的培育体系
    范以锦社科14.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