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禅悟人间
更新时间:2019-12-05 15:57:41 最新章节:后记
书籍简介
本书为明道法师学佛的心得体会,包含了他对佛学、人生及现代社会的诸多思考,用简单的语言,从日常生活的情境切入,阐明如何在生活中保持初心,实现禅心。本书非宗教读物,而是在禅的语境下体悟人生的散文小品。与本社即将出版的胡百熙先生的《有为法与无为法》,为同类型作品。
品牌:浙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7-08-01 00:00:00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浙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明道法师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以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为视阈,探讨公共外交的本质属性和一般原则,在此基础上,对公共外交的国际实践进行了学理分析和梳理。本书认为,主体间性特征是公共外交的本质属性。公共外交的“交往”本质和所体现出的交往行为特性,意味着它必须是遵循交往理性和主体间性的实践行为。公共外交以公众舆论为基础,以“公共舆论场”为交往媒介,表现出参与主体的公共性、运行制度的开放性、对公共权力的合法性批判、有赖于实践话语机制哲学14.4万字
- 会员维特根斯坦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本书旨在对维氏后期“语言游戏”概念做出初步的界定,我们从宏观、微观、识别方式等方面界定了语言游戏所指的具体实践活动,并且还基于维氏《论确定性》中的相关例子对语言游戏的演变做出了分析和讨论。在我们的论述过程中,政治正确因素对说理活动的影响;情感、偏见因素在说理活动中的地位等问题也作为边缘问题逐步呈现,笔者在书中也对这些问题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哲学15.1万字
- 会员本书所选录的文章集中呈现出当前中国学界关于社会加速批判理论研究的学术热点、理论前沿和发展趋势。这些文章选择了不同的视角、主题、内容,深化了对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加速批判理论之间辩证关系的讨论,在哲学基础、学术脉络、现实批判、未来旨趣等维度相互关联、彼此支撑、互为补充,较为全面地呈现了当前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阈中社会加速批判理论研究的整体状况和最新成果。哲学17.6万字
- 会员本书试图摆脱学界在讨论历史唯物主义学科特征问题时所存在的“哲学一科学二分”的理论预设,立足当前学科发展的新特征(互涉、跨界、融合),从“学科互涉”这一视角出发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重新解读。这种运用现代社会科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观察分析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历史研究活动,进而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学科特征问题作出现代性解读的尝试,不仅能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跨学科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也能够引导大学生正哲学21.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