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历的前世今生在线阅读
会员

黄历的前世今生

何重建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化中国文化3.6万字

更新时间:2019-11-15 14:09:37 最新章节:参考书目及文献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面对市面上混乱的黄历市场,不一样的择吉结果,你是否无从选择?面对大师满地走,你是否害怕上当受骗?其实在中国古代,人们都是自己来完成黄历择吉的。揭开神秘面纱,深度解析,让你明明白白看黄历,真正了解这来自中国传统哲学天文理念下的术数文化。
品牌:上海古籍
上架时间:2017-04-01 00:00:00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上海古籍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齐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具有的鲜明的开放、包容、务实、创新的文化精神,不仅在我国古代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而且已经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对今人依然有许多启迪和借鉴意义。《中华传统文化:齐文化读本》丛书编写委员会以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为指针,从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结合上把握齐文化的特点,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面向中小学生,一体化设计读本的编写内容与编
    《中华传统文化——走进齐文化》编委会编文化4.6万字
  • 会员
    《了解点中国文化》一书,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引领读者穿越千年历史长河,探寻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儒家思想的仁爱之道,到道家哲学的自然和谐;从四大发明的智慧之光,到诗词歌赋的韵律之美;从传统节日的温馨习俗,到书法绘画的艺术精髓,本书全面而生动地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中,感受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与灿烂辉煌。
    沛然文化19.9万字
  • 会员
    本书分析了中华传统礼仪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性;分别从孝亲礼、冠笄礼、婚礼、丧祭礼等优秀传统礼仪出发,探究了它们涵养化育传统核心价值观的途径和方式;在此基础上,总结概括了中华优秀传统礼仪文化涵养传统核心价值观的历史经验;然后,结合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实际状况,借鉴优秀传统礼仪文化涵养传统核心价值观的历史经验,构建了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理论体系。最后,重点阐述了通过
    韩云忠文化20.6万字
  • 会员
    本书介绍了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梳理了中国文化传统的脉络与体系,把中华民族精神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以哲学作为文化的核心与起点来解读中国文化传统的核心价值、主流观念、民族精神、社会传习,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探讨中国文化发展的前途。在中国万年文化传统中寻找规律,贯通了中国文化传统的智慧与当今人类社会的文化需求;在中国文化的人文特质与西方文化的神本精神的对比中,指明中外文明的互鉴,揭示了中国文化
    张岱年文化11.6万字
  • 会员
    “在今天,许多家庭都陷入了卷和焦虑的状态,这本书给我们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让我们知道自己和家人如何相互成全,共同面对外部环境的考验。”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每个人的经历无法复制,但关于“家”的真理始终相通。更好的家风才能助人更好地成事。16个中国家族的传承传记,揭示百年世家传承不断的秘密。……一代人的时势权力并不重要,“家”的上升在于成员间的精神谱系。优秀家族的传承靠的不是基因,而是精神上的家
    余世存文化12.2万字
  • 会员
    《节日之书》是一本解读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的知识读本和经典佳作,是知名学者余世存书写的属于中国人的“生活简史”。本书解读了春节、元宵、上巳、社日、寒食、清明、端午、夏至、七夕、中元、中秋、重阳、腊八、年关、过年15个传统节日,从历史故事、思想传承、风俗礼节、文学作品、生活方式等方面,全方位讲述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精髓。传统节日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是中国人的情感纽带。爱情和亲情,生离和死别,
    余世存文化9.4万字
  • 会员
    齐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具有的鲜明的开放、包容、务实、创新的文化精神,不仅在我国古代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而且已经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对今人依然有许多启迪和借鉴意义。《中华传统文化:齐文化读本》丛书编写委员会以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为指针,从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结合上把握齐文化的特点,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面向中小学生,一体化设计读本的编写内容与编
    《中华传统文化——走进齐文化》编委会编文化2.3万字
  • 会员
    《文学遗产》创刊于1954年,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办的全国唯一的古典文学研究专业学术刊物。70年来,《文学遗产》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不移地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推进我国古代文学研究事业,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构中国自主的文学知识体系作出了卓越贡献。经过编辑部几代同仁的辛勤工作和开拓创新,《文学遗产》已成为代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最高水平
    《文学遗产》编辑部编文化19.1万字
  • 会员
    本书对40年来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重大成就、问题不足等进行总括性的分析,并从文化体制与文化政策、公共文化服务、文化遗产事业、文化产业、文化企业、文化市场、文化消费、文化贸易、对外文化交流、文化科技、设计和工艺美术等十一个方面深入系统地进行了专题研究。书中各章作者均为国内该领域的大家、名家,共同为中国文化领域的研究者、从业者奉献了一份“学术大餐”。
    胡正荣等文化23.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