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服力:如何让沟通充满逻辑在线阅读
会员

说服力:如何让沟通充满逻辑

白丽洁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心理学心理学理论与研究11.9万字

更新时间:2019-11-18 18:16:06 最新章节:将承诺和一致进行到底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弗里德里克·道格拉斯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黑人领袖,他曾经发出豪言壮语:如果我能说服别人,我就能转动整个宇宙。尽管我们经常受到一些教导告诫我们要理智,要清醒,不要随便受别人的影响,但是生活中我们受到的影响还是多如牛毛。无论是商场海报的吸引,还是在推销员的花言巧语下又购置了一件大衣,我们都在不知不觉中被他人成功地说服。说服原是一场心理战。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离不开沟通,语言既可以表达我们心中所想,也可以征服世界上最复杂的人心。俗话说:心动不如行动,但也只有心动才会促成行动。每个人在说服与被说服的过程中,无非都是想让彼此的内心达到一致,促成协调,但究竟是谁的规则主宰了对方,这就要看谁的心理更强大,更加成熟和理性。成为主宰者,才能成为胜利者。这不是好胜心,而是生存的规则。现代心理学认为,仅有渊博的知识是不足以说服别人的,而是要准确地掌握对方的心理,并恰当地运用一些技巧。所以,不要以为说服别人会很难,你不需要是心理学家,只要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你也不需要比别人更聪明,只要你比别人拥有更多的细心、耐心,还有好学的态度。
品牌:法制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8-08-22 00:00:00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法制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白丽洁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关于快乐的迷思,着实困扰着每一个爱思考的人。本书作者安德斯?汉森就是这样一个人。大四时他考虑转学换专业,并为此寝食难安心烦意乱了6个月。从某种程度上讲,他并非不清楚自己最终会如何选择,只是无法“跳过”这段痛苦的摇摆期。成为医生后,看着一个又一个有着相似经历的患者,他回想起了这段往事,并找到了一种适用于绝大多数人的思考方式。读完本书,我们可能惊讶地发现自己一直误解了快乐,误将“变快乐”当成一种压力;
    (瑞)安德斯·汉森心理8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本书被公认是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他对自己的孩子从出生到3岁每天进行系统观察,有时也进行一些实验性的观察,最后把这些观察记录整理成书。作者从幼儿的冲动、反射、模仿、表情、熟虑等动作叙述了幼儿的意志的发展。
    (德)威廉·蒲莱尔理论研究16.3万字
  • 会员
    这是一本通过讲解心理障碍案例来普及心理学知识的大众心理读物。英文原版自2006年上市后,即长期霸占欧美心理学畅销书榜榜首,至今仍稳居美国亚马逊“护理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健康”榜前十;得到美国心理学会、美国精神病学会、加拿大心理学会等权威机构的盛誉推荐。作者莫里森博士不仅从理论知识上为你普及心理疾病的科学定义,还将通过100余个真实病例让你深入了解不同心理疾病对人们日常生活的不同影响。书中介绍了抑郁、躁
    (美)詹姆斯·莫里森理论研究19.9万字
  • 会员
    《核心心理学》是由申荷永“斐恩讲座”(2018)整理而成。在作者看来,心的意义,是中国文化与中国心理学的核心。《核心心理学》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缘起:核心、种与心”,以生动的具身体验,呈现核心心理学的播种、萌芽与发展;第二部分为“心法:核心智慧”,从《易经》、儒家传统、道家思想、佛家觉悟和中医与五行中,提炼出感应心法等基本原则;第三部分为“原型心意:心之意象”,侧重于核心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如
    申荷永理论研究9.7万字
  • 会员
    《精神分析引论》是弗洛伊德著作中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精神分析是治疗神经病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是研究心理学的一种科学手段,现在成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派别,这一学派对医学、心理学、人类学以及史学、文学、艺术和哲学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弗洛伊德将这一理论在此书中做出了最精深的解答和诠释。此书完成于1915年~1917年,是由弗洛伊德在维也纳大学讲授精神分析学说的演讲稿组成。全书总共有三卷:过失心理学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理论研究30.9万字
  •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动机与人格》:在本书中,他提出了许多精彩的理论,包括人本心理学科学观的理论、需求层次理论、自我实现理论、元动机理论、心理治疗理论、高峰体验理论等。《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存在心理学探索》:马斯洛毕生都在探索人类本质,他以独创又颇具说服力的人类动机理论为支撑,对人类本质进行了全面且精彩的设想,证明人类具有爱的能力、高尚的品质和无限的创造力,能够追求美好的价值观和愿望。《马斯洛需求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理论研究59.2万字
  • 会员
    在现代社会中,大多数人每天都面临着工作和生活中的繁杂事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陷入焦虑之中,一些坏情绪也随之而来。这时,人们开始四处寻找摆脱焦虑、调节情绪的方法,却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焦虑去了又回,情绪时好时坏。事实上,焦虑的根源在于人们错误的思维模式。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个人的情绪与心理问题,最重要的是重塑思维模式,改变自己看待问题的角度,真正发现自我,掌控内心。本书以心理咨询师日常工作中收集的一些案
    苏雪丹理论研究7.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