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脉镜须知
更新时间:2019-12-26 13:16:05 最新章节:封底
书籍简介
《脉镜须知》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2010GJ09)整理医书。由清代医家梅江村所著,分上、下卷,该书在前人脉法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个人心得体会,分门别类,综合证因,对脉之形态、部位、主病及四时脏腑病脉等方面详加论述,在阐明脉理的基础上联系临床实际,对脉诊中存在的错误或不当之处进行辩驳质疑。卷上阐述十二经络总论,左右手寸关尺脉及二十八脉;卷下详述浮沉迟数主属、七表八里九道脉、七危症脉、奇经脉、神门脉、反关脉、五脏平脉、五脏相克的生死脉、四时平脉死脉、孕脉、小儿反关斜行等。
译者:曾莉 刘洪校注
上架时间:2015-12-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清)梅江村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应用反射学的观点,把经络归结为人体的生理、病理反射系统,提出针灸疗法是一种反射疗法,使传统的针灸疗法与经络学说面目一新,并为它们与现代医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本书集古今中外研究者包括作者37年来在国内外从事针灸临床、科研的丰硕成果与经验,阐释经络的实质与探讨针灸疗法的主要技术理论,尤其注重从临床实际出发,分析针灸治疗常见顽固病症时的难点与提高疗效的途径,故它不仅是针灸临床、科研、教学人员的高级医学63.4万字
- 会员本书是著名经方医学家、教育家胡希恕先生讲述《伤寒论》的笔记整理稿,由胡老亲传弟子中医临床家单志华先生根据早年亲身受教所作的笔记整理而成。本书有四大特点:一是笔记完整无缺失地保存了胡老对《伤寒论》398条原文的授课内容,属于第一手资料,弥足珍贵;二是全面系统地反映了胡老晚年(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研究《伤寒论》的主要学术思想,包括六经—八纲—方证体系;三是突出胡老的个性思维,针对《伤寒论》原文逐条剖析,医学18.3万字
- 会员本书系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晚年《伤寒论》讲课的“完全现场”,是在2008年出版的《胡希恕伤寒论讲座》基础上,加入日本弟子的录音,进行逐条增补,使冯世纶教授的录音能够完全还原,从而做到中日合璧,完整再现胡老的学术思想。全书稿按照《金匮要略》原文的顺序,将胡老对原文的讲解依次道来,理论联系实际,内容深入浅出。适合于中医临床工作者与研究者,中医院校师生,中医文化爱好者及经方爱好者阅读参考。本书市场潜力很强医学42.1万字
- 会员这是一本关于针灸的通俗读物,也是一本探讨身心健康的生命通识教育读本。内容转化自左常波教授举办的一个为期5天的线下课程“极简针灸——开启针灸之门”。作者在书中没有使用那些你听不懂的中医术语,却讲清楚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针灸”的来龙去脉,从理论到实践的方方面面。同时作者还带领我们通过针灸视角,来了解我们的身体,了解关于生命的一些真相,涉及我们的身心、疼痛、焦虑、疗愈等等。全书图文对照,即使一个中医学8.8万字
- 会员本讲稿从高等中医院校的教学实际出发,结合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取和细化重要知识点;对重要知识点深入阐述,力求讲明讲透。此外,对重要知识点的讲解注重其科学性及其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以培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和提高理论运用能力为导向,将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为了明晰《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提高学习效率,本讲稿主要是对中医学的哲学基础、藏象、气医学16.6万字
- 会员本书是以任之堂讲课提纲为写作蓝本,以中医学子在任之堂求学过程中的疑难问题作为重点叙述,把“由脉把出病机,由病机写出治法,由治法处方选药”这一系列完整辨证过程奉献给读者。并在听课笔录手稿和录音整理的基础上予以编排润色,故写作风格是原汁原味的讲课形式。本书理论与案例相结合,语言白话,通俗易懂,适合中医初学者、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医学19.6万字
- 会员《内外伤辨惑论》为李杲代表作之一,也是唯一一部其自序并生前定稿的著作,充分体现了其顾护脾胃、重在温补脾胃阳气的学术思想。全书共3卷26论,包括了辨证、方论、治法等内容。在李氏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思想指导下,作者对《内外伤辨惑论》进行了注释、翻译,并列举医案。作者的临证经验以及与现代科技结合的思想也陈述其间,是一部值得广大中医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及中医爱好者参考的著作。医学9.3万字
- 会员本书以《四圣心源》为研究背景,将阴阳和五行带入自然现象和普通生活中,使得五行、阴阳理论不再玄乎难懂。用缜密、简洁、有趣的逻辑介绍了中医的整体理论——圆运动理论,可令读者迅速融入到中医的氛围里。紧接着,作者也对二十四脉和一些常见的中药进行了解读,让我们看到了更为完整和丰富的中医。最后讲述了用中医理论治疗疾病的思路和方法,能引领读者从理论顺利地走向临床。本书简述了作者首创的阴阳蜡烛理论,极具趣味的脉诊医学16.8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葛琳仪,女,国家级名中医、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级名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017年6月29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葛琳仪"国医大师"荣誉称号,享受省部级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待遇。本书主要介绍国医大师葛琳仪学术思想溯源、论治脾胃病的主要学术思想、衷中参西治疗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经验、诊治常见脾胃疾病验方及医案、从脾胃论治内伤杂病,以及葛琳仪脾肾中医11.4万字
- 会员编辑推荐:张伯礼院士、黄璐琦院士、仝小林院士、晁恩祥国医大师主审、推荐并做序。全部案例来源于一线中医专家抗疫实战经验,实用性强。10余段针对新冠肺炎的中医特色疗法视频,弥足珍贵。人民日报、科技日报、健康报、中国中医药报等10余个权威媒体报道,彰显中医抗疫的学术价值、实用价值、史料价值。内容简介:本书收载了国家第二批中医援鄂医疗队诊治并筛选的具有代表性的60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案,并将各案所涉及的八中医14.5万字
- 会员全书的内容来源于作者每日门诊后的行医感悟。包括德成而上(大医之德:关爱患者)、艺成而下(针药并用实践录)、行成而先(中医治病新思维)、效成而后(效验奇案)四个部分,既有具体经过,又有体会,均为原生态日记,记录一位女中医师酸甜苦辣的心路历程。全书案例丰富实用,可供广大中西医临床医务人员参考使用,也可供广大中医药院校在校生学习参考。中医20.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