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遗传代谢病在线阅读
会员

临床遗传代谢病

顾学范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医学中医40.9万字

更新时间:2020-06-30 17:13:08 最新章节:附录8 遗传代谢病和部分单基因疾病的名称、编号、基因、蛋白及临床表现简表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临床遗传代谢病》《临床遗传代谢病》第一章为遗传代谢病总论,第二章~第十三章按遗传代谢病的小分子代谢物异常或者细胞器病变部位分类的疾病篇章,附录部分为遗传代谢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以方便临床医师查询。总论部分重点阐述了遗传代谢病的基础和概念、遗传代谢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遗传咨询、产前诊断、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等,包括了近年来发展的串联质谱分析技术、气相色谱质谱技术、酶学分析、基因芯片和新一代测序等技术的基础理知识和应用。
品牌:人卫社
上架时间:2015-06-01 00:00:00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卫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顾学范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运用三阴三阳理论,对六经理论进行了探讨和分析;运用《内经》等经典理论考证了卫气营血(三焦)理论和寒温纷争的历史,并分析了寒温之争的原因以及对外感热病目前存在的几种主要辨证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论证了各种辨证方法可统一于六经辨证;系统论述了六经所属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以及外感热病的发病;提出了外感热病六经寒温统一理论:外邪入侵,首先侵犯六经所属脏腑之虚处,故脏腑在表之营卫必应之,天人合一则病有寒化热
    周晓虹主编医学44.5万字
  • 会员
    本书是著名经方医学家、教育家胡希恕先生讲述《伤寒论》的笔记整理稿,由胡老亲传弟子中医临床家单志华先生根据早年亲身受教所作的笔记整理而成。本书有四大特点:一是笔记完整无缺失地保存了胡老对《伤寒论》398条原文的授课内容,属于第一手资料,弥足珍贵;二是全面系统地反映了胡老晚年(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研究《伤寒论》的主要学术思想,包括六经—八纲—方证体系;三是突出胡老的个性思维,针对《伤寒论》原文逐条剖析,
    胡希恕口述 单志华整理医学18.3万字
  • 会员
    《四十年基层针灸得失录》作者杨承岐是河北省石家庄地区的基层医生,曾任职乡镇中心卫生院院长。作者十二岁学医,十六岁悬壶乡里。虽然因小儿麻痹症夺去了左腿的健康,但为了诊治患者,靠一根拐杖,一架破旧自行车的帮助,走遍了方圆百余里大小村庄的千家万户。作者将其三十多年临证得失倾囊写出,毫无保留。所有的观点和方法都源于临床又验之临床,是他后半生攻病克难的“百宝囊本书既有理论探讨,又有临床研究:既有成功的经验,
    杨承岐口述 杨丽平整理医学10.3万字
  • 会员
    本书是以任之堂讲课提纲为写作蓝本,以中医学子在任之堂求学过程中的疑难问题作为重点叙述,把“由脉把出病机,由病机写出治法,由治法处方选药”这一系列完整辨证过程奉献给读者。并在听课笔录手稿和录音整理的基础上予以编排润色,故写作风格是原汁原味的讲课形式。本书理论与案例相结合,语言白话,通俗易懂,适合中医初学者、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王蒋 宛金编著医学19.6万字
  • 会员
    本讲稿从高等中医院校的教学实际出发,结合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取和细化重要知识点;对重要知识点深入阐述,力求讲明讲透。此外,对重要知识点的讲解注重其科学性及其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以培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和提高理论运用能力为导向,将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为了明晰《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提高学习效率,本讲稿主要是对中医学的哲学基础、藏象、气
    严灿 吴丽丽编著医学16.6万字
  • 会员
    本书以权威研究机构和专家的大量实验和研究报告为依据,深入分析了关于衰老的特征及其成因,在细胞、基因、菌落和病毒的层面科学地揭示了人类衰老的秘密,综述了科学家们为了延缓衰老和健康长寿目前正在做的工作。除了药物与各种营养剂之外,本书讨论了如何通过日常的膳食和运动达到晚年健康的目的。其中还有专门一章介绍如何增加免疫力来抵抗目前的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
    (英)科林·罗斯医学13.7万字
  • 会员
    韦氏微创针法风湿病诊疗学阐述了中医学经筋理论的概念、分布规律、诊断方法、治疗技术及其在痹证(风湿病)中的应用等内容。针对常见风湿病的发病机制和常规诊疗中存在的问题,在基于中医经筋理论建立的现代经筋微创疗法及其诊疗体系框架下,重点介绍了韦氏微创针法在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军事训练伤及常见运动系统慢性劳损性疾病临床诊治中的应用。
    韦嵩主编医学18.7万字
  • 会员
    蒙医学针法刺法系统介绍了蒙医针刺理论、配穴原理、蒙医针法刺法、常用穴位的局部解剖以及蒙医基础疾病的诊断要点、分型分析、针刺治疗方法,以及现代常见疾病的西医诊断依据、发病机制、蒙医诊断要点、蒙医辨证分析、蒙医针刺治疗方法。蒙医学针法刺法可供从事民族医学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者参考。
    赛音朝克图编著医学22.6万字
  • 会员
    《内外伤辨惑论》为李杲代表作之一,也是唯一一部其自序并生前定稿的著作,充分体现了其顾护脾胃、重在温补脾胃阳气的学术思想。全书共3卷26论,包括了辨证、方论、治法等内容。在李氏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思想指导下,作者对《内外伤辨惑论》进行了注释、翻译,并列举医案。作者的临证经验以及与现代科技结合的思想也陈述其间,是一部值得广大中医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及中医爱好者参考的著作。
    李文注医学9.3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全书的内容来源于作者每日门诊后的行医感悟。包括德成而上(大医之德:关爱患者)、艺成而下(针药并用实践录)、行成而先(中医治病新思维)、效成而后(效验奇案)四个部分,既有具体经过,又有体会,均为原生态日记,记录一位女中医师酸甜苦辣的心路历程。全书案例丰富实用,可供广大中西医临床医务人员参考使用,也可供广大中医药院校在校生学习参考。
    黄涛中医20.5万字
  • 会员
    本书深入挖掘了《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智慧,全面阐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和理论原则,通过对人体生命规律的深刻认识确立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传统养生基本原则,论述了四时环境、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精神情志、劳逸结合等多种养生方法。本书以通俗易懂的白话形式,以艺术性的图解方式,使知识性、艺术性融于一体,让读者轻松把握书中的每一个重点、难点,是每一个追求健康长寿人都不应该忽视的一部宝典,具有一定的出版价
    常学辉中医32.4万字
  • 会员
    中医名著临证解读丛书系医学博士、慈方中医馆创始人贾海忠主任医师根据平时授课录音整理而成。丛书共5本,包括《脾胃论》临证解读、《医林改错》临证解读、《医贯》临证解读、《伤寒论》临证解读、《金匮要略》临证解读。本书为《医林改错》临证解读分册。《医林改错》记载了王清任42年的医学心得和临证经验,同时也反映了王清任广涉医典、善于创新的学术思想。全书载方33首,用药87味,其中大多数的方剂都有极好的临床疗效
    贾海忠编著中医11.6万字
  • 会员
    周超凡为当代著名中医药学家。本书汇集了其论文、论著等研究成果,访谈、序言、书信、诗词及政协提案、述评报道等相关资料,是其学习经历、科研经历、临床诊疗经历及其历任中国药典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履职经历等方面的真实写照和成果总结。内容主要包括基础理论(中医治则治法)、方药心得(临床应用、正确认知中药不良反应、安全用药、关于粪便类药物的思考、中药注射剂等)、《中国药典》修订建议、建言献策(政协提案、书
    于智敏等主编中医63.9万字
  • 会员
    本书从亚健康的基础、临床、产业化、管理等四个方面,系统地总结流行病学、系统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循证医学、临床治疗学和健康管理学以及中医未病学、体质学等多学科在亚健康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本书首次系统地阐述亚健康诊治的中西医结合最新研究进展。书中首次整合了亚健康的多学科交叉研究成果,体现了现代生命科学的最新研究思路和方法。
    罗仁中医19.7万字
  • 会员
    洪雅境内瓦屋山、团宝山、总岗山历来是川产道地药材的主产区,蕴藏极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祝老走遍洪雅山山水水,摸清洪雅中草药资源,从而编写出本书。本书简述了洪雅中草药的分布、特点、分类,收载了植物、动物两大部分共3200个品种,为认识、保护、开发、利用洪雅动植物药用资源提供了翔实的文字材料,中医药、林业、农业、园林绿化、食品加工、健康养生等领域提供可靠的资源概况,具有较强的学术及社会价值。
    祝之友 张德鸿中医21.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