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卷三十六)在线阅读
会员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卷三十六)

袁枢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历史中国史22.3万字

更新时间:2020-04-14 16:18:11 最新章节:附录: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由《庞勋之乱》《回鹘叛服》《吐蕃衰乱》《蛮导南诏入寇》《李克用归》五篇组成,主要记叙唐朝末年的内忧外患。《庞勋之乱》叙述了唐末以庞勋为首的桂林哗变戍卒,打回老家徐州,建立政权,最后被镇压的历史过程。《回鹘叛服》叙述了回鹘与唐朝时服时叛、时密时疏,最后归附唐朝的关系。《吐蕃衰乱》叙述了9世纪以后吐蕃开始由盛转衰的经过,赞普荒淫残暴,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日趋激化,王室内部争权夺利,终致吐蕃帝国崩溃。《蛮导南诏入寇》记述安南经略使引南诏兵入侵西南,唐朝与南诏经年战争,终以和亲结束了长达十五年的征战。《李克用归》记录唐朝末年沙陀李克用军叛乱,唐朝与李克用妥协,李克用率兵讨伐黄巢的历史过程。
品牌:浙江人民
上架时间:2019-10-01 00:00:00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浙江人民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袁枢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南宋袁枢著。本书选取《资治通鉴》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每件史事详记其始末,并自拟标题,记述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一千三百多年历史中的二百三十九件重要史事,另附六十六事,共三百零五件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开创了“以事为纲”的本末体史书先例。
    (宋)袁枢撰 杨寄林主编历史46.7万字
  • 会员
    《南宋行暮:宋光宗宋宁宗时代(增订本)》选取南宋从治世转入衰世的宋光宗、宋宁宗两位帝王作为研究对象,从内禅闹剧、庆元党禁、对外战事、权相专政等方面深刻揭示了南宋中期的政治社会问题,也剖析了光、宁两朝的南宋不由自主地走向衰微的历程和原因。在《水浒寻宋》一书中,虞云国教授另辟蹊径,依托其数十年宋史研究成果,以一种综合而全面的方法解读《水浒传》。在全书一开篇的“读法篇”中,虞教授总结了各种《水浒传》的读
    虞云国历史44.5万字
  • 会员
    著名明史学者樊树志教授用五卷两百余万字图文篇幅,以全球史的大视野和生动鲜活的细节刻画笔法,生动描绘了晚明跌宕起伏的历史长卷,呈现晚明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历史大变局。本套书图文双色排版,是完整版《重写晚明史》首次与读者见面。樊树志先生从嘉靖中期内阁更替落笔,以清初吴梅村“忍死偷生廿余载”的悔恨余音收尾,用翔实的史料和历史学家的深厚学养见解,向读者娓娓讲述晚明这段令人荡气回肠的历史。
    樊树志历史182万字
  • 会员
    《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南宋袁枢著。本书选取《资治通鉴》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每件史事详记其始末,并自拟标题,记述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一千三百多年历史中的二百三十九件重要史事,另附六十六事,共三百零五件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开创了“以事为纲”的本末体史书先例。
    (宋)袁枢撰 杨寄林主编历史46.6万字
  • 会员
    《中国简史》分绪论、上古史、中古史、近代史、现代史、结论六篇,用简洁流畅的文字叙述了从远古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历史大势、制度沿革、文化发展。在形式上一改长篇大论的说教,篇篇短小精干、易读易解,无半点枯涩呆板;内容上不仅条理清晰,而且极多新颖独到的见解,可以说是吕思勉的通俗的一部中国通史。
    吕思勉历史22.5万字
  • 会员
    《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南宋袁枢著。本书选取《资治通鉴》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每件史事详记其始末,并自拟标题,记述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一千三百多年历史中的二百三十九件重要史事,另附六十六事,共三百零五件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开创了“以事为纲”的本末体史书先例。
    (宋)袁枢撰 杨寄林主编历史55.8万字
  • 会员
    《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南宋袁枢著。本书选取《资治通鉴》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每件史事详记其始末,并自拟标题,记述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一千三百多年历史中的二百三十九件重要史事,另附六十六事,共三百零五件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开创了“以事为纲”的本末体史书先例。
    (宋)袁枢撰 杨寄林主编历史52.1万字
  • 会员
    吕思勉是中国现代的历史学家,在中国通史的构建上做出了贡献,同时在近代史的写作上也有开辟之功。本书从清代早期社会特征写起,一直写到抗战结束,举凡近代史的事件、人物、制度典章,无不细致入微,是读者了解中国近代史的经典之作。论方面广阔,述作宏富,且能深入为文者,我常推重吕思勉诚之先生、陈垣援庵先生、陈寅恪先生与钱穆宾四先生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吕思勉历史34万字
  • 会员
    《秦汉史》是吕思勉先生中国断代史系列的第二部著作,1947年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1983年经杨宽、吕翼仁诸先生校订,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作为“吕思勉史学论著”之一出版。本次出版的《秦汉史》,我们以开明书店的初版本为底本重新校对。为方便读者阅读,我们将原书直排繁体改为横排简体,将原书的双行夹注改为单行楷体夹注;其他除了比较明显的讹误和不规范用法有所改动外,均未改动。原书中的作者札录,是作者为研究所做的摘
    吕思勉历史60.7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泱泱大国。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曲折而厚重,其问发生的历史事件、出现的历史人物错综复杂、头绪繁多,使得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很难找到读史的入门之径,对中国历史的面貌缺乏清晰的认识。如何在短时间内让读者清晰地了解历史,感悟历史,是李硕主编《画说中国》的初衷。
    李硕中国史9.1万字
  • 会员
    由《突厥朝隋》《隋讨高丽》《炀帝亡隋》《高祖兴唐》四篇组成。《突厥朝隋》《隋讨高丽》,叙述了隋朝建立后与北方的突厥和东北方的高丽的关系——对突厥采取远交近攻、分化瓦解的策略,终于使其大部归附中原;与高丽发生冲突,连续三次征伐高丽。《炀帝亡隋》《高祖兴唐》,叙述了隋炀帝杨广即位以后,穷奢极欲,大兴土木,四处巡游,穷兵黜武,最后导致豪杰并起,唐高祖李渊乘势在太原起兵,终至隋朝灭亡、唐朝建立的历史过程。
    袁枢中国史29.8万字
  • 会员
    《大数据与中国历史研究》由华中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和历史文化学院共同主办。自2013年开始,华中师范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开始在大数据历史研究以及人才培养方面进行合作,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大数据历史专业开设了诸多较有特色的专业课程,其中“大数据与中国历史”系列讲座系高等研究院、历史文化学院共同举办,邀请在量化历史研究、数字人文研究方面素有专长的资深教授、新锐青年学者做专题讲座,本书即部分学者
    付海晏 徐剑中国史15.8万字
  • 会员
    汉末丧乱,乃是社会政治需求分化、矛盾激化的结果。西晋得以立朝并推动统一,在迎合社会需求和平衡社会矛盾方面有其独到之处;立朝之后却不能持久,则反映出西晋统治集团的局限与失败。所有这些,浓缩于西晋半个世纪的“寿限”中,不啻令这一短命王朝成为我们察成败、观兴亡的极佳样本。本书以汉晋历史进程为大背景,着重分析西晋时期各类政治现象的成因与结果,以期形成对这一特殊时期的系统、全景的阐释与把握。
    季社建中国史28.4万字
  • 会员
    本书为“胡汉中国与外来文明”的交流卷,围绕“汉唐记忆与丝路文明”专题,以考古新发现为先导,纳入中西文献的养料,采用“世界性”做大视野的思考观察,从小处着手,采撷历史亮点,推出了一系列别有路径的研究成果。作者结合“读万卷书、走万里路、看万件物”的践行,以及参与过多次文物精品展览的策划,通过“文字与文物”“廊道与线路”“叉口与中心”,反思多元与碰撞后中国文明曾经达到的独特高度,了解欧亚古国与古代中国或
    葛承雍中国史15.9万字
  • 会员
    《海峡两岸——闽台地缘》以认知和认同为主线,结合丰富的闽台地方历史文献和扎实的实地考察,将闽台地缘的地理意义变迁,放置在长时段的历史区间内,观察其地理区位和空间意义的演变和闽台间长期一贯的紧密关联。通过梳理台湾地域垦拓经历和景观变迁来探讨闽台地域认同的形成。
    郑衡泌 林国平中国史2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