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年间小神医在线阅读

洪武年间小神医

数沙人
开会员,本书8折购 >

历史两宋元明181万字

更新时间:2022-03-31 17:57:18 最新章节:第542章 日月如梭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带着一个全国性三甲医院穿越到大明洪武年间,陈松不仅要治病救人,还要医国,将大明根子上的那些问题全部解决。朱元璋说:陈松实乃天下第一忠臣,第一能臣,是一个能臣干吏!朱标说:陈松实乃天下第一神医,一身医术神鬼莫测,救死扶伤;开创新学,让朝廷国势远迈汉唐。四海诸夷,无不朝东跪拜。真乃天下第一人也!朱棣说:陈松是俺好兄弟,谁要是和陈松过不去,就是和俺过不去!陈松说:我只是想让这个国家不太一样,让天下百姓吃饱穿暖,谁知道一不小心却称霸世界!新书《我在明末有座城》已上传,还请多多支持!!!
版权:起点中文网

最新章节

数沙人 作者
作家主页

最新上架

  • 免费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戈壁滩的独狼历史连载1.3万字
  • 免费
    崇祯三年,大明摇摇欲坠。外有强敌虎视,内有民乱四起;大臣结党营私,帝王敏感多疑,陕北大地民不聊生!当朝多奸佞,白骨绕忠魂!卫渊一头扎进这乱世,脚踏赤地千里,奋臂挥戈!“大厦将倾兮,一木难支。”“我秦人自有活法!”“覆了这个江山!”......
    长安太白啊历史连载5.6万字
  • 庆历二年,苏泽穿越大宋汴京城,本想靠着随身桃花源这金手指逍遥度日。这一年,王安石中进士,苏东坡入乡学。庆历三年,范仲淹风风火火开启庆历新政。庆历四年,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新政摇摇欲坠。大宋无战事,花好月圆人长寿,君不见,延州河边骨,澶渊岁币忙。新政虽亡,苏泽却不可避免乱入这时代洪流中。历史不在乎等待的,庆历惊蛰伏,元丰惊雷起。
    肥鸟先行历史连载17.8万字
  • 免费
    重回北宋那些年,沐青山重操旧业,做起了神仙。
    木人文马历史连载5060字
  • “什么?押运生辰纲?这不是杨志的活吗?”哦,杨志是下一任啊……王越魂穿到水浒世界中,成为了杨志的前任,第一次押运生辰纲被劫的倒霉蛋身上。成功将生辰纲运到汴京,历史就此改变!……一年后。晁盖、吴用看着杨志身后五百披甲军汉,默默收起了手中蒙汗药!
    烤冷面与麻辣烫历史连载24.4万字
  • 胎穿成大明最受宠的皇嫡长孙朱雄英。刚获得系统就给朱棣搬来了龙椅。朱雄英:“四叔,坐的舒服不舒服?”朱元璋:“老四,坐的舒服吗?啊!!!”朱标:“四弟,龙椅什么感觉?”朱雄英:“四叔,雄英还给你准备了一顶白帽子?”朱棣:“父皇,大哥,大侄子。你们就放过我吧!我真的不想坐,我也不想要白帽子。”朱雄英莫名其妙的又获得一块破石头,上面还刻着八个不认识的字。朱雄英在大明活的就是一个随心所欲
    小地胆历史连载34.5万字
  • 免费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作家idyXch历史连载1万字
  • 免费
    来QQ阅读来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刀锋上的歌历史连载3.6万字
  • 免费
    当下坐在御座上的:是引雷方士、神棍国师林灵素的头号克星。是朝堂不倒翁、常务副皇帝蔡京的终极天敌。是朝堂隐相梁师成、黑须宦官童贯、头号巨贪王黼、玩石大佬朱勔、圈地宦官李彦的梦中恶魔。是大艺术家、甩锅帝赵佶,窝囊太子、背锅帝赵桓的人生救星。他叫赵楷,是皇家状元,是大宋储君,是赵宋江山的速效救心丸,是万万子民的大靠山。……赵楷:“传下的皇位哪有抢的香,我不想登基,我想造反!造我自家的反!
    上官不水历史完结10.9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免费
    黄粱梦,梦黄粱。一觉醒来,刘牧发现自己居然穿越到了北宋末年的水浒世界,这措不及防的情况让他不由得有些慌乱。但很快,刘牧就调整好心态,决定以被他顶替之人的身份活下去,并立下宏愿。“我既存此世间,便要开创盛世,兄弟,美人,皇位,我全都要!”“大宋,辽国,金人,我来了!”
  •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 会员
    本书又名:《唐时明月宋时关》江左苏郎,醉吟江山。南唐风月,诗词歌赋,有苏宸的才华横溢。北方边关,金戈铁马,有苏宸的挥斥方遒。这是五代末北宋初,一个风云际会、列国峥嵘的时代。且看苏宸如何在唐宋变革时期,走出自己的精彩人生!本书Q群:1081454875(欢迎加入)——————作者过往完结历史长篇:《江山争雄》《君临战国》《楚汉天骄》等。
  • 万历二十八年,皇帝怠政,女真进击,播州叛乱,税监荼毒,国本未定,党争已起,大明国祚将尽。对朱常洛来说,不能让这摆烂父皇再败大明二十年。那皇位,还是早早坐上去为好!内除国贼,外绝忧患。东进,西出,让大明再次闪耀四海!
  • 后世汉人刘渊带着一个超级书库来到元末,重生为元朝最后一个皇帝。公元1333年,他登基为帝。这一年。刘伯温考上进士,考试卷中写下“慨愚生之多幸,际希世之圣明”。朱元璋才刚刚五岁,家中还未彻底破败。此时,距离红巾军起义还有十八年。......既来之则安之。刘渊决定要亡元!做第二个孝文帝!“学汉文、改汉名、穿汉服乃大元基本国策,谁也不能动摇!”“什么,你们这些漠北蒙古和东道蒙古不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