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赏析在线阅读
会员

书法赏析

蔡贵彬 沈振荣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医学中医8.9万字

更新时间:2021-05-28 15:29:17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也是中国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古以来,中医与书法密不可分,许多中医大家的书法造诣精深,临证处方,一笔一画,无不体现着中国书法的魅力。本书首先讲述了中国书法的历史,析其源流,叙其发展。书中还介绍了学写书法的入门知识和各种书体的特点及写法,并配以大量名家书法作品,给书法爱好者指以学写书法的路径。作者简介:蔡贵彬,师承中医学者、上海中医药大学潘华信教授。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书法专业,得戴小京、张伟生、潘善助、郑振华、沈培方、杨耀扬、祝成武、蒋英坚等授业。创办上海涛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从事文化艺术发展事业、创意产业及青少年素质教育工作。同时创建“涛沙书画艺术工作室”“工艺设计艺雕创作基地”“现代刻字艺术联盟”“中医艺术沙龙”等,组织数十次国内外文化艺术交流展览、公益拍卖、学术研讨等活动,积极推动艺术的创新与多元化发展。书画及刻字作品多次入展全国及上海诸展览,荣获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书法创作奖。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刻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硬笔书法家联谊会副秘书长,上海市长宁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长宁区工商联书画联谊会会长,民建长宁区委委员兼中青委主任,《小主人报》副总编辑、小主人报新闻学校总校常务副校长。沈振荣,上海师范大学视觉传达设计艺术专业毕业,自幼喜爱书画并耳濡目染于舒伯展先生,书法启蒙老师为林仲兴,先后跟沪上徐铁君、刘小晴、吴福宝等老师学习书法而得味。书画及刻字作品多次入展全国及上海诸展览,获得第3回国际刻字公募大展秀作奖,2012年度获上海市书法家协会颁发的书法创作奖。现为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刻字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长宁区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刻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工艺设计分会艺雕创作实验基地副主任。
上架时间:2017-04-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蔡贵彬 沈振荣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这次修订,较第三版增加了白头翁汤、大半夏汤、大建中汤、茯苓饮、枳实薤白桂枝汤、薏苡附子败酱散、续命汤、温脾汤等8首经方以及补中益气汤、十全大补汤、六君子汤3首后世名方,还增添了个人经验方三黄四逆汤1首。全书共收录91余首常用经方和15首附录方。作为本次修订的特色,是增加了776项循证研究的结果。临证经验与循证医学是医学的科学要求和发展动力,与循证医学结合是经方医学的优势。本书推荐适应症均标明循证医
    黄煌编著医学10.4万字
  • 会员
    本书以权威研究机构和专家的大量实验和研究报告为依据,深入分析了关于衰老的特征及其成因,在细胞、基因、菌落和病毒的层面科学地揭示了人类衰老的秘密,综述了科学家们为了延缓衰老和健康长寿目前正在做的工作。除了药物与各种营养剂之外,本书讨论了如何通过日常的膳食和运动达到晚年健康的目的。其中还有专门一章介绍如何增加免疫力来抵抗目前的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
    (英)科林·罗斯医学13.7万字
  • 会员
    本书总结了蒋益兰教授从事中医治疗肿瘤30多年来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理论见解,全书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医家小传,宏观角度总结了蒋益兰教授的学术观点、脉络及领悟;第二部分:学术思想及传承,从预防、治疗、情志、人文等多个方面总结了中医治疗的特色及优势;第三部分,医案精选,收集整理了蒋益兰教授对各个癌种的观点概论、诊疗思路、临证体会及典型病案遣方用药,使读者循其思路,层层剖析,掌握精髓,从而化为己用。本
    蒋益兰 赵晔主编医学25.3万字
  • 会员
    本书运用三阴三阳理论,对六经理论进行了探讨和分析;运用《内经》等经典理论考证了卫气营血(三焦)理论和寒温纷争的历史,并分析了寒温之争的原因以及对外感热病目前存在的几种主要辨证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论证了各种辨证方法可统一于六经辨证;系统论述了六经所属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以及外感热病的发病;提出了外感热病六经寒温统一理论:外邪入侵,首先侵犯六经所属脏腑之虚处,故脏腑在表之营卫必应之,天人合一则病有寒化热
    周晓虹主编医学44.5万字
  • 会员
    本书由“中医复兴之父”,继医圣张仲景之后的第二位医中圣人彭子益所著。该书以《易经》河图中气升降圆运动之理,破解《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温病学说的千古奥秘,批判地继承、发展了古中医学,从头绪纷繁的古医经中,理出了“生命宇宙整体观”、科学实用的中医系统科学。本次点校,以中国国家图书馆1947年版《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为底本。原书为5册,第1册收“原理上篇”、“古方上篇”、“温
    彭子益医学22万字
  • 会员
    蒙医学针法刺法系统介绍了蒙医针刺理论、配穴原理、蒙医针法刺法、常用穴位的局部解剖以及蒙医基础疾病的诊断要点、分型分析、针刺治疗方法,以及现代常见疾病的西医诊断依据、发病机制、蒙医诊断要点、蒙医辨证分析、蒙医针刺治疗方法。蒙医学针法刺法可供从事民族医学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者参考。
    赛音朝克图编著医学22.6万字
  • 会员
    本书系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晚年《伤寒论》讲课的“完全现场”,是在2008年出版的《胡希恕伤寒论讲座》基础上,加入日本弟子的录音,进行逐条增补,使冯世纶教授的录音能够完全还原,从而做到中日合璧,完整再现胡老的学术思想。全书稿按照《金匮要略》原文的顺序,将胡老对原文的讲解依次道来,理论联系实际,内容深入浅出。适合于中医临床工作者与研究者,中医院校师生,中医文化爱好者及经方爱好者阅读参考。本书市场潜力很强
    胡希恕医学42.1万字
  • 会员
    《乾隆养生术》是作者在研究乾隆皇帝的“十常四勿”和《老子按摩法》《养生十六宜》《八段锦》《六字诀》《易筋经》《诸病源候论》《导引健身法解说》《导引养生功》《孙思邈自我按摩十三式》等古现代养生术的基础上,应用中医理论、现代医学和运动生物学原理,总结多年养生体育教学、研究和练习经验的基础上创编而成的。通过多年来国内的实践发现,该练习具有畅通经路,平衡气血,调理脏腑,强键筋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能力,防
    胡晓飞医学2.6万字
  • 会员
    《辨证录》是一本综合性医书。清·陈士铎述(托名岐伯、张仲景所传),成书约为1687年。全书十四卷,附《脉诀阐微》一卷。内容包括内、外、儿、妇等各种疾病病证。分伤寒、中寒、中风等126门,700余证,每证详列病状、病因、立法处方及方剂配伍,说理明白易晓,析证简要中肯,每于循乎常理之间突发反问,然后层层剖析、丝丝入扣,排除疑似、辨定本原。用药灵活切病,颇多经验之谈。但其辨证着重于症状的鉴别分析,而忽于
    (清)陈士铎撰医学36.7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中医典籍学习是守正统文脉、传承精华的必由之路,而古典医籍历经年岁更迁义奥难解。《中医经典著作学习大纲与辅导指南》对《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原文分章节或段落加以提示,对温病学直接总结归纳,旨在引导读者对经典原意的理解,提高读者对经典学习的效力,有助于临床医师读经典、上临床学习、参加《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等级测试,是中医经典学习初学者、中医爱好者以及院校师生的主要参考资
    洪蕾 邓莉主编中医18.2万字
  • 会员
    本书属于中德混排介绍中医药文化的著作,以文字为主,一段中文,一段德文翻译,主要内容是针灸、刮痧、按摩等中医常用诊疗技术,属于外国友人特别喜爱的内容。作者本身长期驻扎德国,有相当知名度,一直希望能整理出版一部通俗易懂的带有德文翻译的中医书籍,故而此书出版对传播中医药文化有较大价值。
    戴京璋 赵进喜主编中医23.7万字
  • 会员
    本书以中医经典理论三焦及经络学说为基础,结合作者40年的临床经验。把三焦作为人体的横线,经络作为人体的纵线,纵横确定病位,按发病部位辨证治疗体表疾病,同时总结了作者个人的用药经验,配以典型医案,思路明晰,可操作性强,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宫振甲中医21.8万字
  • 会员
    本书系统整理了十四经经穴定位歌诀,详细介绍了十四经循行线路与经穴及常用经外奇穴,包括取穴法、定位、刺灸法、功用等内容。每一穴位都绘制了定位示意图,并标示了重要的体表、解剖标志及骨度分寸,形象直观,便于掌握。并附经典针灸临证歌诀《标幽赋》、《百症赋》、《玉龙歌》等,以及临床常用经穴的主治病症和配伍应用。本书图文互参,取穴定位准确,歌诀朗朗上口,适用于针灸推拿专业学生及初学者。
    胡波中医7万字
  • 会员
    《脉诀指掌病式图说》一卷,又名《丹溪重修脉诀》。原题元?朱震亨撰,一题为金?李杲撰,本次考证为后者所著。全书主要以三部九候、五运六气、十二经脉等为理论依据,分30余论阐述脉证诊法,辨析男女各种病脉之异同等,最后附有诊脉歌诀。书中保存了金元部分已佚脉书的内容,且附有数十幅手图和图表,简明直观,为读者理解枯燥难懂的脉学理论提供了方便。此次校注以明嘉靖八年己丑(1529)抄本为底本,以明万历29年辛丑(
    李杲中医3.6万字
  • 会员
    《经方实验录》为清末至民国年间著名经方大家曹颖甫所著,经其弟子姜佐景编按而成。《经方实验录》分为卷首、上卷、中卷、下卷和附录五大部分。全书共计100则验案,每则验案后附有曹颖甫自己诊治疾病用药的思路,以及姜佐景对曹颖甫用药的感悟或姜佐景自己运用经方的体会。附录中又列有十几篇经方相关的论述文章。全书推崇经方,阐发经旨,重视辨证,衷中参西,极具学术价值和临床实用价值,是中医临床重要的必读书目之一。此次
    曹颖甫中医21.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