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昨日之我与今日之我:当代史学的反思与阐释
更新时间:2021-12-31 16:50:40 最新章节:第17章 注释
书籍简介
本书为当代历史研究论文集,全面反思与阐释了西方各种史学思潮在中国史学界的应用状况,作者还提出拓展史学进境的新思路需从跨学科的角度借鉴社会学的“中层理论”,本书不仅是作者近二十年对此问题的持续思考的精粹集结,更是史学界努力建立新研究范式的一次卓见成效的尝试。作者借对当代历史研究的反思与阐释,向更多学人分享了兼具全球视野的研究素养、剖析事物动态性和复杂性的研究思路和超越学科专业壁垒的研究方法,具体体现在宏观上要思考当代思潮变动下的政治动态与社会发展,微观上要带着问题意识深入社会观察生活,以此锤炼史学工作者通达的问题意识及超越局部事件的洞察力。
品牌:四川人民
上架时间:2020-11-01 00:00:00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四川人民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杨念群
最新上架
- 会员几千年来,人类社会经历的革命和危机有什么共同规律?每一次政权解体和崩溃是否有迹可循?美国为何会在21世纪20年代突然经历动乱的高峰期,而下一次的政治危机又将在何时降临?为了揭开历史周期的面纱,历史动力学开创者彼得·图尔钦基于汇编的史料记录,采用数据科学的方法和建模手段,追踪复杂的社会系统中不同“运动部分”之间错综复杂、相互作用的网络,试图找到和平与冲突周期性交替的根源所在。在书中,图尔钦首先回顾过历史17.3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本书基于隋唐之际社会转型的历史背景,从山东士族文化这一视角出发,在梳理其文化渊源与文化境遇的基础上,从儒学重塑、史学实践等多个层面剖析山东士族文化变迁与坚守相互交错的特质,揭示山东士族在家风、学风、政风等方面的演变脉络、文化内涵及其关联性;在时代理性与群体自觉交融的场景下,揭示山东士族通过文化接触、文化适应而最终保持自身独特性的文化境界,展现这一时期文化结构和社会价值体系的独特侧面与意义。史学理论23.9万字
- 会员绥远城驻防作为清朝在漠南蒙古地区设置的重要军事驻防地,对清朝绥服蒙古,维护其在蒙古地区的统治发挥了重要作用。本书在文献资料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绥远城驻防的起因、经过、组织机构、运行机制及驻防将军的职能演变等进行了分析,力图多角度地勾画出绥远城驻防的历史发展轨迹,以期达到更好地认识清朝对蒙古统治政策演变史的目的。史学理论17.9万字
- 会员《中国越学(11辑)》内容包括越国新考、勾践灭吴背后的越国农业经济研究、绍兴秦家山战国木椁墓、东周越地考古出土击打乐器的初步研究、再论楚灭越:基于文献与考古材料的讨论、温岭东瓯贵族墓乐器明器刍议、汉代池州区域的置县与越人移民和风俗——基于对池州境内的田野调查等。这些文章大多出自对越文化研究有素的专家之手,既有宏观的概括,又有个案的分析,具备较高的学术价值。史学理论23.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