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三星堆在线阅读
会员

发现三星堆

段渝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历史文物考古13.8万字

更新时间:2022-03-29 09:50:43 最新章节:六、成都:丝绸之路枢纽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该书是一部科学、系统反映长江上游古代文明中心:三星堆文化研究成果的大众普及读物。全书四色印制,彩图600余幅,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地展示了三星堆文明的内涵。全书从三星堆:文明的重现、神权政体与文明、神权政体的运作系统、古蜀文明与夏商文明和长江中游文明、古蜀文明与欧亚古文明、南方丝绸之路:古代中印交通与中国丝绸西传等方面对三星堆文明的农业、手工业、城市、交通、贸易等经济方面进行了具体论述,并对三星堆文明与中原及其他地区的文明以至西亚古代文明进行了比较研究。本书将深奥的学术研究成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出来,既具有学术高度,又具有普及性的特点,以科学性与知识性相结合的表述方式,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神秘的古蜀文明,并对笼罩着三星堆文明的诸种未解之谜一一给予了妙趣横生的科学解释。
上架时间:2021-11-01 00:00:00
出版社:中华书局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北京是一座拥有3000多年建城历史、800多年建都历史的城市,而首都博物馆作为北京的城市博物馆,收藏有大量的与北京历史相关的、精美的文物,本书正是对这些文物中的精粹进行解读。书中分别对36件收藏于首都博物馆的文物进行深度讲解和介绍。这些文物,就时间而言,年代从商至民国时期,就文物门类而言,包括瓷器、玉器、青铜器、佛教造像、金银器、书法、绘画、民俗、石刻碑帖等。这些文物大多与北京相关,或出土于北京,
    首都博物馆编历史26.6万字
  • 会员
    本书讨论《书》类文献的文本层次厘析、《书经》经典化的过程等问题,路径约略有四:一是基于文本细读和出土材料佐证,展开文本层次分析,提出“共时文本”与“历时文本”的概念,力求揭示《书》类文献的构成与演进过程;二是考察文字形态的历时性变化,总结字迹、字形、用字等项特征在文本衍生及流布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三是通过经解赋义的角度,梳理《书》类文献从王官之学到诸子之学,以至汉代新王官学的经典化历程;四是在此基础
    赵培历史35.4万字
  • 会员
    本书对《甲骨丛编(第一集)》原书稿进行整体影印,作者董作宾拟运用《甲骨文断代研究例》中的五期分法和十项标准,对当时所见的全部甲骨文资料予以理董;考释部分先释文,再分专题考证,其间有多项对甲骨学的开创性研究。
    董作宾历史0字
  • 会员
    本书从学科本质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艺术考古”的属性、方法、呈现、材料以及应用等理论问题,集中地回应了近年来的学术热点,回顾了考古界、艺术史界对于“艺术考古”的专业性质、方法论等问题的诸种看法,对其中较有争议的观点进行剖析,并分析了艺术考古研究近年发展的新趋势,讨论紧扣学术前沿,指出当代文化语境中,图像的呈现方法与材料的合理利用显得越来越重要。
    练春海历史12.5万字
  • 会员
    本书内容通俗易懂又不失学术性,力图从考古学视角探寻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内容涵盖:考古学视角下的“中国”诞生史,中国文化美好象征符号——“凤”的考古发现;以考古学实证说明民间传说“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的真实性;以玛雅文明著名城邦洪都拉斯科潘遗址的“中国龙”介绍中美洲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关联;日本考古简史;等等。本书不仅包括中国的考古发现,还将中国历史文化放到世界大背景中进行分析,图文并茂,生
    中国社会科学院离退休干部工作局 首都图书馆编历史13.6万字
  • 会员
    本书依托甘肃简牍博物馆所藏珍贵简牍,精选了其中关于两汉时期丝绸之路上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民族关系等第一手史料。通过创新性地挖掘简牍这一文化遗产,生动地讲述了那些在丝绸之路上发生过的耐人寻味且真实的历史事件,深入挖掘了官方史书中不曾记载的普通丝路民众的日常生活细节,带领读者重温丝绸之路的建设历程,以及更深入地了解简牍背后所蕴含的中国历史与文化。
    马丽历史12.9万字
  • 会员
    本书针对宫殿寺观石窟壁画展开。作者在图像之海中选择十组壁画,发掘图像中隐藏的历史讯息,还原壁画背后更宏大的时空场景,以及在此场景中生息的人的生命故事,构筑起了一部别开生面的中国史。
    苗子兮历史20.8万字
  • 会员
    本书共收入文章15篇,内容涉及考古调查与发掘、专题研究、科技考古以及考古学史等方面,还重点报道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洪都拉斯玛雅文明科潘遗址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明铁佩古城遗址的发掘和研究成果,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考古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赴外考古新发现论坛”情况。
    刘庆柱主编历史25万字
  • 会员
    本书从考古学是怎么来的、考古学何以可能、考古学在做什么、考古学与你我四个部分讲述考古学学科的简史、内容、实践与应用等方面,向公众普及了考古学这门学科,反映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和学科价值。
    陈胜前历史19.1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莲都区历史悠久,人文历史古迹甚多。据统计,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有古民居298处,宗祠102处,寺庙49处,古桥55处,古遗址14处及其他101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一般文物保护单位591处。这些文物保护单位星罗棋布在莲都区的大地上,承载着历史的沧桑。本书旨在挖掘、整理文物背后的故事,采取田野调查,查阅方志史料和家谱文献
    陈芳红编著文物考古9.7万字
  • 会员
    入选百道好书榜!让国宝说话,是我们的宗旨,是我们编辑出版这本书的指路明灯!让国宝说话,讲述中华文化、中华智慧、民族精神、文明发展的伟大历程!让国宝说话,让国宝走出博物馆,走进每一个普通中国人的书斋,走进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让国宝说话,感受历史,放眼未来,让我们为悠久的从未断裂的中华文明而骄傲而自豪!
    佟洵 王云松文物考古21.8万字
  • 会员
    本书是一部关于秦始皇陵的考古通俗读物。秦始皇陵是20世纪中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1961年,它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4年,兵马俑被发现。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成为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本书作者身为考古队队长,全程亲历了兵马俑坑的发掘过程。在本书中,他通过深入浅出的文字,向读者描述了
    袁仲一文物考古7.1万字
  • 会员
    自秦末至西汉时期的中国岭南地区,曾存在着一个神秘的王国,它承袭中原民族的传统,又带有浓厚的南方特色,可史书上对它的记载寥寥。而广州市象岗掘出的这座石室墓,以考古发现,弥补了岭南地区的历史空白。本书作者麦英豪是南越王陵发掘对的队长,王文建是南越王陵的研究者,他们真实地记录了王陵的发掘过程,描述了陵墓中珍贵的文物,为读者拂开了南越国的层层迷雾,一窥其千年前的风貌华章。
    麦英豪 王文建文物考古7.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