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汉口保险业研究:1912—1949在线阅读
会员

民国时期汉口保险业研究:1912—1949

王小晖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经济经济史16万字

更新时间:2022-07-27 16:25:58 最新章节: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保险史属于经济史学科的一个分支,研究的是保险业发展的历史及其客观存在。研究保险史可以使个人加深对于保险业发展过程的了解,从而更好地理解当前发展状况,为将来的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这也是保险史研究的价值所在。我国保险业的发展经历了晚清、民国和新中国成立三个主要历史阶段。可以说中国保险业是在帝国主义的掠夺和压迫中诞生的,中国保险业是民族企业家在洋商保险业和官僚资本保险机构的夹缝中不断抗争和奋斗中发展壮大的。了解了这些,才能更好的认识到当前保险业繁荣的来之不易,更好的珍惜当前的发展环境。汉口曾是中国金融业的副中心,也是重要的商品集散地。自汉口开埠以来,大量外商涌入汉口抢占市场,掠夺资源。据统计,在1917年仅洋商保险公司就有103家之多,还成立了汉口西商火险公会,并受上海洋商火险公会的领导。而总部设于香港、上海的民族保险业和官僚资本保险机构也都纷纷在汉口设立分支机构,汉口保险史就是旧中国保险业的一个缩影,因此,研究汉口保险发展史具有典型意义。本书在整理大量原始档案、历史资料、文献报刊的基础上,利用多学科分析方法对于民国时期汉口保险业发展历史作一综合论述,通过本文的论述得出结论:中国保险业诞生在晚清,此后,在业界的要求下相继制定和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使保险业日臻规范化。同时,这一时期涌现出大量的保险界爱国实业家和保险学家,通过一系列的宣传和译著普及了保险知识,通过教育课程和实务操作培养了大量的保险专业人才,为今天保险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在快速发展、貌似繁荣的景象背后,我们仍然可以清晰地发现国民政府体制和管理等诸多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发现在民国时期的环境下真正受益的唯有官僚资本家以及享有法外特权的外商。而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民族保险业才能够真正实现健康、快速的发展,人民的权益才能够真正受到保护。
品牌:中国经济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0-04-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经济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本书勾勒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德国金融发展史,并通过翔实的历史资料展现了法兰克福交易所在不同时期的显著特点。书中回顾了多个重要的金融事件,全面呈现了德国金融机构与金融监管体制的变迁。作者在书中讲述了对德国金融交易市场的亲身体验与深刻见解,不仅有利于我们从历史视角更好地观察德国经济,同时也为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提供了借鉴。
    朱钧钧经济40万字
  • 会员
    本书在宏观经济分析框架下,以一个地缘政治的视角审视经济利益如何推动制度改进,进而惠及人类社会的长期增长,同时以系统性的计量考察为基础,辅以有说服力的案例,挑战、评价和重建一些影响深远的定性分析假说。
    (英)安格斯·麦迪森经济21.8万字
  • 会员
    汉阳铁厂、轮船招商局、日升昌、卢九家族、太古集团、英美烟草公司、美商上海电力公司、广九铁路、汇丰银行,作为近代企业的杰出代表,在近代那个充满变数的时代,与政府、官员、民众、外国势力进行了激烈的博弈,留下了深深的商业印记。商学院学者刘威汉从其“商道”出发,书写了一段激荡的大历史,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商业评论。
    刘威汉经济17.7万字
  • 会员
    本书介绍了自工业革命至今的欧洲新经济历史。全书将欧洲经济增长的故事置于世界经济进步的大背景下,从国家与地区角度,以时间为序,将欧洲经济与亚洲、东欧及美国的发展进行对比,为读者提供了欧洲经济历史的整体框架和发展脉络。
    (意)维拉·扎马尼经济18.8万字
  • 会员
    《中国经济史评论》由中国经济史学会主办,内容涉及经济史理论与方法、中国经济史、世界经济史、中外比较经济史诸方面,以及中外经济史论著评论与国外经济史理论评介,专题研究成果述评与国内外经济史研究前沿或研究动态的报道,等等。本书鼓励经济史学者在研究中挖掘新资料、运用新方法、提出新问题,深入剖析历史上诸多经济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注重对经济史重大问题的理论探讨与经济史前沿问题的研究。
    戴建兵 魏明孔主编经济15.7万字
  • 会员
    本书通过追溯德国商业史上众多重要人物与事件,展现了德国工业经济从19世纪初开始发展并崛起的历程。从19世纪初农业经济为主导的时代开始,到19世纪中叶乔治·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推动建立德意志关税同盟,再到20世纪初的工业化高峰,本书深入剖析了德国商业文化的形成与演变。书中不仅讲述了著名企业家的故事,如点书成金的莱恩哈德,还介绍了现代德国工业巨头如库卡集团在工业4.0时代的转型与发展。通过对德国商业史的
    陈润 王健平经济14.4万字
  • 会员
    本刊是计量经济史研究的园地,主要刊登中国计量经济史和外国计量经济史研究的论文,也欢迎专门做经济史数据挖掘与估算的论文。本刊意在探讨历史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崇尚从历史角度修正、补充和完善经济学理论的探索精神,为之努力的方向是推动学界深入研究经济史,发现经济学说暗含的前提假设与当代经济的差异,使经济史真正成为经济学的“源”而不是“流”。
    陶一桃主编经济10.4万字
  • 会员
    华北财团投资高潮兴起于1918年前后,依恃雄厚的资本优势以及特权保护,至20世纪20年代初期已形成覆盖大部分工矿业门类,各类金融形式的庞大资本群体。20世纪20年代中期以后,华北财团因政治经济形势变化逐渐出现分化,京津地区官僚家族企业多因北京政府政治失势,特权丧失向普通私人资本转化;东北奉系资本集团则因政治地位稳固而愈益膨胀,且呈现公私混同,以私控公的发展趋势;晋系资本集团因阎锡山公营思想逐渐向官
    康金莉经济16.6万字
  • 会员
    如果说中国近代社会经济是由传统经济向近代经济转型的过程,那么无疑民国时期是一个重要阶段。本书正是在社会转型和近代化的大背景下,对北洋政府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全面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河南经济进行了全面论述,其中也包括中共苏维埃区域、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以及全面抗战时期的日伪沦陷区的经济,涉及内容包括每个时段的农业、工业、商业、财政、金融、畜牧业、林业等。全书资料基础扎实,内容全面,丰富了民国
    宿志刚 黄正林 张艳经济88.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