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明写日记,老朱时刻想刀我在线阅读
会员

人在大明写日记,老朱时刻想刀我

翻身的闲俞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历史两宋元明44.2万字

更新时间:2023-09-11 15:54:59 最新章节:第215章 完结,感谢支持!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医学生林新穿越到大明世界,写日记就能获得系统奖励。殊不知,老朱已暗中获得他的日记副本,总都想杀了他,却又禁不住各种白.嫖的诱惑......本书又名《人在大明写日记,我教老朱当皇帝》、《偷看我日记,老朱人麻了》。
版权:创世中文网

最新章节

翻身的闲俞 作者
作家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免费
    大明洪武二十年。陆澜穿越成定远侯嫡孙。却在洞房花烛夜,断然逃婚!皆因他熟知明史,陆家将会受李善长案牵连,举族被诛。为破死局,他前往京师,锁定太子朱标。化身为说书人。三国故事精彩绝伦,字字句句暗藏天机。如讲述曹操北征乌桓和霍去病封狼居胥,次日,京师收到蓝玉捕鱼儿海之战的捷报......朱标抚掌惊叹:“此子胸有丘壑,高瞻远瞩,必为肱股之臣!”然而。朱元璋却慌了。他冷笑一声:“此人
    江东赵括历史连载12.6万字
  • 急诊科医生马天穿越到大明岭南一个山村,还带着一个急救箱。原主的爹在他七岁就过世了,娘亲在过世之前说他还有个姐姐。拿着一把父亲留下的刀,他来到了应天城。在钟山下,救下一个穿着寿衣的孩子,孩子醒来后,什么都不记得了。马天给孩子取名朱英,带着他在城中开个医馆。一个月后,朱元璋微服上门,看到朱英,惊了:是咱大孙朱雄英。他领着想念孙儿的马皇后上门。马皇后看到马天,惊了:这郎中长的跟我爹几乎一模
    大明最强皇叔历史连载35.8万字
  • 免费
    崇祯年间,大明王朝在连年天灾(旱魃千里、鼠疫横行、王恭厂惊世之爆)与无尽人祸(党争倾轧、宦官乱政、三饷榨骨)的双重绞杀下,正滑向万劫不复的深渊。本书以卢象升的亲兵队长陈墨——一个从江南水灾中幸存、卖身为奴的书童——为视角,撕开这末世炼狱的画卷。陈墨目睹了“白袍阎王”卢象升的悲壮与撕裂:剿流寇时雷霆手段悬首枯林,对朝廷却忠贞至死如待初恋;手握象征大明脊梁的镔铁关刀,却挡不住背后监军太监高起潜的克
    沐风123历史连载6万字
  • 免费
    《山河永固:四朝风云录》以960-1644年为时间轴,讲述北宋开国名将赵氏后裔赵桓(现代工程师穿越)的传奇。他凭借科技知识,参与四朝重大历史事件,在传承《山河图志》的过程中,推动科技发展,改写历史走向,谱写千年文明史诗。
    木子小李同学历史连载6.4万字
  • 免费
    【已有大精品完本历史小说】“你也配叫官家?”“大宋也配叫朝廷?”“你亲妈死了。”这三句话是章旷给赵祯的初印象。章旷除了喷他,还喷过范仲淹,王安石,欧阳修,包拯,八贤王,庞籍,丁谓,吕夷简,司马光……在被章旷喷了一次又一次后,赵祯终于从编织的梦里醒来,看到了这个噩梦般的世界。而章旷也从那一天开始当上了大(反派)文(圣人)豪(商巨贾)。大宋,变天了。
    长夜天高历史连载14.7万字
  • 免费
    两个从饿殍堆里爬出来的兄弟,把半块饼的温暖给了大明
    漫客2历史连载6.9万字
  • 免费
    现代历史学者穿越成朱瞻基幼年伴读,凭借先知先觉化解其早逝危机,辅佐缔造超仁宣盛世,最终登顶首辅之位。
    寿州云中君历史连载1.4万字
  • 免费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多瑙河的春天历史连载2.3万字
  • 免费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人苦不知足历史连载4.8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有人说崖山之后再无中华,那就让一切止于崖山之前!
  • 崇祯元年,陕北大旱,二年,延安府一年无雨,崇祯四年,延安连旱四年。崇祯六年,七年,八年俱大旱,赤地千里。斗粟一两二钱,民饥死者十之八九。崇祯十六年,延,庆,平,汉四府荒残己为极矣。穿越者:“一石小麦已经涨到十五两了,喝了这碗粥,跟着爷们一起干翻这操蛋的世界”老朱家不能保境安民,大顺取而代之
  • 当我穿越到宋江身上,看我活出不一样的宋江
  • 谁说姓赵就不能造大宋的反?内有宋江方腊,外有辽金西夏,中有六贼害民。赵佶、赵构匹夫,这天下你们把握不住的,还是让朕来吧。
  • 景泰八年,奉天殿。朱祁钰立于御阶之上。身后是十岁的小娃娃,台阶下是面无表情的文武百官。叹息一声,抬头看着自己惊慌失措的哥哥。他终于问出了那句埋藏心底的话。“陛下,何故造反?”ps:前方预警,主角阴谋家,不攀科技树~~~
  • 这世上的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赵祯也一样。他从不觉得,自己有任何不平凡的地方。但是,命运偏偏让他来到了大宋,成了万人之上的皇帝。大宋的官家难当,赵祯这个官家尤其难当。上有奉先皇遗命,监国理政,距离称帝只差一步的太后刘娥天天管着。下有动不动就捧出不得擅杀大臣的祖宗之法,以直谏为荣的一群文臣时时盯着。再想想往后数年,欧阳修,包拯,范仲淹这些只能在教科书里出现的人物也会来到自己面前。作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