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是如何发生的:关于教学与教师效能的开创性研究及其实践意义
更新时间:2023-11-15 14:28:56 最新章节:译后记
书籍简介
在《学习是如何发生的》的基础上,三位作者探讨了有效教学是如何发生的。本书仔细考察了是什么使得教学富有成效,以及哪些教育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教师的日常教学之中。本书介绍了30项教育心理学、学习的科学和教学效能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每一章都涉及与教师教学工作有关的重要主题,并清楚简明地说明了研究的意义以及教师如何在日常实践中予以使用。全书分为六个部分,包括:教师效能、发展与成长;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知识;课堂;评估。本书由三位教育领域内的专家撰写,为广大教师、学校领导以及教师培训师与学员提供了清晰的指导,展示了在实践中有效教学是什么样的,以及一线教师如何才能实现有效教学。
品牌:中青文
译者:盛群力 刘徽等
上架时间:2023-10-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青文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荷)保罗·A.基尔施纳等
最新上架
- 会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决定了高职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这也为髙职公共英语教学指明了发展方向。新的高职教育改革提出高职英语需要面向职业教育目标,把英语教学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注重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本书主要研究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本书从高职英语教育基础介绍入手,针对高职英语教学与职业能力培养、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了分析研究;另外对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社科17.1万字
- 会员民国教育体制与中国现代文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民国教育体制确立后,文学课程被纳入民国教育体系中,一批专门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创作的作家进入各级各类学校,讲授文学课程,由此开启了中国现代文学教育的历程,这为新文学在大学里的存在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民国教育培养下成长起来的作家,则以其富有创造性的文学作品,为民国文学教育的深入拓展提供了强力支持,这使民国文学教育与中国现代文学呈现出共同发展的新态势。社科32.8万字
- 会员本书主要包括:美育概述、高校美育概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概况、寓教于美——提升审美素养,实施有信度的美育、寓教于美——培育媒介素养,实施有效度的美育、寓教于美——胸怀国之大者,实施有高度的美育、寓教于美——增强社会连接,实施有广度的美育、寓教于美——弘扬中华经典,实施有厚度的美育、寓教于美——贴合学生需求,实施有温度的美育等内容。本书适合于高校学生工作者、辅导员、美育教育者学习参考。社科13.2万字
- 会员本书内容涉及建立巡回支教点、巡回支教课程管理、亲职教育课程、语言游戏等,认为在没有幼儿园的地方,在社区建立幼儿教育的运行机制,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掘儿童的身体、社交、情感和认知潜能,为未来的学习做准备。家长在儿童早期养育和发展阶段中的重要作用不亚于幼儿教师,如何把正规的学前教育活动与课程,通过支教的方式,转移到家长的行为和态度上,是本书试图突破的重点。社科17.1万字
- 会员本书回顾了职业技术师范教育40年的发展历程,系统地梳理了我国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人才培养的实践模式;以德国和美国为例介绍了国外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及改革趋势,基于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型的现实并面向未来,构建了5大类13种具体的培养模式;剖析了研究生层次职教师资培养的缘起与现状,评介了国家卓越中职教师培养计划项目,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40年的实践为例再现了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改革创新的发展历程。社科19.5万字
- 会员本书全景式地再现了中国民办教育从先秦时期到当代的发展历程,系统梳理、挖掘、深化中国古代、近代和当代民办教育的起源、盛衰历史成因和发展脉络,进一步展现了2500多年来中国民办教育跌宕起伏的历史画卷。书中以历史研究常用的文献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历史比较分析法和个案研究法来研究古代和近代的民办教育发展历史,通过私立教育现象起源、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加以系统客观的分析研究,从而揭示中国古代和近代、当代民社科110万字
- 会员本书探究了“以学生为中心”本科教育改革的方方面面,包括科学基础、实践路径、方法论、学习环境、教育技术、评价评估、组织管理等,为关心中国本科教育质量提升的读者提供了一份知识地图,并结合中国本科教育改革需要,就如何在中国开展相关教学改革和支持系统改革,提出了一系列建议。社科42.1万字
- 会员本书以学生一生的发展为教育目标,拓展科学课堂的宽度、广度和深度,建立科学“大课堂”。关注学习和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因素,帮助他们亲历发现与建构的过程,逐步将他们对科学的热爱与探索转化为内在的自觉行为,使他们能够在探索中真正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社科8.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