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中国农村发展与社会治理研究
更新时间:2024-07-10 17:31:46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
书籍简介
本书共七个章节,第一章为乡村振兴战略及乡村社会治理概论,主要介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概念、数字乡村治理的内容及意义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社会治理提出的新要求;第二章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社会治理体制优化,主要阐释了我国现代乡村社会治理的发展阶段及相关理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社会治理体制优化的推进策略以及乡村社会治理的实践路径;第三章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社会治理法治化体系,通过对新时代我国乡村社会治理法治化的理论基础的分析,论述了乡村社会法治化治理的主体体系与法治体系、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社会治理保障体系,进一步构建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社会法制化治理体系的构建;第四章主要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村民自治、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产业建设发展节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村社会环境治理研究提供了具体路径;第五章分别从完善农村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及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的分析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础资源建设路径研究提供路径依据;第六章为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实现乡村有效治理路径研究,主要分析了实现乡村有效治理的困境及原因、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实现乡村有效治理的时代趋向以及以治理现代化推动乡村有效治理的主要路径;第七章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数字化赋能乡村治理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结合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并渗透到各个领域,详细梳理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数字化技术在乡村治理中的应用现状,进一步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助推乡村治理高质量发展路径及对策。本书适用于力图从事“三农”工作及学界、业界人士,特别是县乡基层工作者,为各级领导和广大建设者,提供较为系统的乡村振兴与乡村治理实践支持,提供具有一定实用性和辅助性的参考资料,为实现伟大的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一份智力支撑。
品牌:西南财大
上架时间:2023-11-01 00:00:00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西南财大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马香品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黄景昉是“崇祯五十相”之一,其仕宦经历自编修以至宰辅,与晚明政局的演进近乎相始终,是天启、崇祯朝诸多重要政治事件的亲历者、参与者。本书在充分利用黄景昉存世著作的基础上,考证还原了他的人生经历,并从黄景昉个人的视角呈现晚明纷繁丛脞的时局及其为挽救王朝危局所作的努力。同时,由于黄景昉长期任职于明廷中枢,并深受晚明经世史学、实证史学思潮的影响,其存世著作的记载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明清之际的政治史、制度史、政治35.6万字
- 会员本书立足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宏大历史背景,深入考察五四时期社会改造思潮的历史发展进程,全面剖析社会改造思潮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来源、目标、方法、手段、理论根据、依托力量等等,阐明其中各种改造主张与社会转型的互动关系。政治66.1万字
- 会员近年来,我国在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获得进一步加强,乡村治理手段不断创新,乡村治理内容不断充实,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完善,乡村基本公共服务不断提升,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乡村民众的幸福感不断增强。虽然我国的乡村治理正在不断完善和创新,但目前乡村社会结构日益分化,乡村居民的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化,传统的乡村治理模式难以适应新时期乡村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另外,我政治18.7万字
- 会员本书把阳泉郊区实践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的典型案例,有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预期:一个是理论的发展诉求。基层社会是政党与社会发生直接联系的场域,如何实现政党领导和引领社会治理,是政党主导型国家治理中的一个核心问题。阳泉郊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具有解释效力,它可以为基层治理模式提供一个基于经验研究的、地方性的实证样本,对当前中国关于政党中心治理模式的概念范畴和理论体系的阐释具有建构性意义。一个政治13.6万字
- 会员宋仁宗朝(1022—1063)是两宋思想、文学、政治各领域发生重大变革并形成自身特色的关键历史阶段。此期的儒学复兴、诗文革新和政治变迁彼此交融互渗,均主要由庆历士大夫这一复合型士人群体来承当和推动。本书聚焦北宋政治文化转型的过程,由党争、改革、言事、舆论、声望、贬谪、吏治、边事、文武关系、代际互动诸议题入手,全景展现庆历士大夫在长期被污名化的境遇下如何经由体制内外的一系列言说活动展开自我辩护,在阐政治67.7万字
- 会员少数民族乡村是我国乡村振兴的重点和难点,面临“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等现代乡村文明建设重任。对此,少数民族积淀深厚、丰富灿烂的优秀传统治理资源,是乡村振兴植根的文化沃土与内生资源。而优秀传统治理资源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则在于“创造性转化”。本书立足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视域,探索性地建立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治理资源创造性转化的理论体系。其中,着重运用民族国家理论与国族理论,同政治20.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