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点与面: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论
更新时间:2025-04-22 16:40:49 最新章节:后记
书籍简介
本书由《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论》研究生课程整理而来。面对课时少,容量大的特点,尝试以法国新史学大师费尔南·布罗代尔的“大历史观”和英美新批评派的类型模式和白天、黑夜交替模式的文学史叙述方法,来建构一种文学史论。本书秉持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是:以百年的文学史为观照面,以代表作家为观察点,以不同类型为观察视角,“挂一漏万”地尽可能凸显对文学史作出突出贡献的作家作品。即使是提到的作家,也不作全面的论述,而把侧重点放在某些具体类型或具体作品。即在宏观上追求宏观,在微观上追求微观,从而在“面”和“点”的张力下实现史论的“消肿”。在对具体作家的评价上,也不拘泥于当下的成见,有些方面将采取个人化的理解和表述,以传达一种个人化的史论观。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6-10-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罗关德
最新上架
- 会员作为“社会变化和发展机制”的有机部分,甚至“社会历史”本身,18世纪英国小说不仅“说事”,反映当时风起云涌的外部现实,同时也在“做事”,积极参与社会文化现实的建构。本书从民族性、道德伦理、现代性、性别气质等多个维度,探讨18世纪英国小说蕴含的丰富而复杂的述行性,发掘小说中作者、读者、社会之间的紧密互动关系,理解他们为构建和发展新的英国社会形态而实施的言语行为。文学18.9万字
- 会员本书在小说叙事理论框架内,借用社会历史批评,选取美国现代作家威廉·福克纳后期(1942—1962年)作品为研究对象,分析南方家族变迁主题及其罗曼史的形式特点,辨析人物国家认同机制背后的象征意义和历史隐喻。福克纳这一时期的创作将社会理想置于南方历史与现实生活的中间地带,深刻揭示南方家族揉入的异质性,用乐观的笔调描述混血对家族生命力的积极意义。本书突破了黑白种族、贫富阶级的二元阐释范式,通过对人物时间文学15.5万字
- 会员本书采用新时期中国底层文学叙事研究的本土视角,以中国学人的学术立场,在底层文学叙事研究的框架下,系统追溯以英国民谣和诗人乔叟、布莱克、华兹华斯为代表的英国诗歌底层叙事传统。本书选取当代英国诗人托尼·哈里森、卡罗尔·安·达菲、谢默斯·希尼、西蒙·阿米蒂奇的代表作品为研究文本,采用福柯话语理论、文化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空间理论等多重批评方法,从阶级、性别、种族、文化、空间等多重维度,对哈文学19.5万字
- 会员本书在前贤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敦煌文献、碑铭、墓志、家谱等新出土文献,探讨了东迁色目人的西域文化背景及其历史渊源,色目作家的创作情况。以大都不忽木家族、贯氏家族、廉氏家族,中原崇喜家族、马袓常家族,福建王翰家族为例探讨了色目家族文化文学的发展演变,揭示了色目家族东迁后家族文学创作水平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本书还探讨了色目作家文学创作的地域特征,阐述了色目作家与元代理学的关系及其对元代文坛的影响。文学22.3万字
- 会员“中华文学史料”对中华文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为促进中国古代文学史料学与地域文学文献的研究,增进会员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友谊,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古代分会2017年年会暨中原文学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7年10月6日至8日在河南郑州召开。会议由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古代文学史料研究分会主办,由郑州大学文学院承办。会议主要议题有中国古代文学史料学学科理论与方法,中国古代文学名家、名著史料研究,大数据时文学2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