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的張力:中國古代文學的語言學批評論集在线阅读
会员

語言的張力:中國古代文學的語言學批評論集

周裕锴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学理论33万字

更新时间:2025-04-24 19:38:49 最新章节:作者简介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論文集收錄了作者三十多年来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的單篇論文,其範圍上至先秦,下至明清及近代,而以唐宋文學研究為中心。論文集的內容大致可分稳兩大類型,一是文學現象和文學作品的討黹,如初唐四傑、元祐文人、江西詩派等文人集團和流派,以及歌行體、六言詩、演雅詩、詠馬詩、白戰體等等;二是文學理論舆詩學理論的研究,如“以意逆志”、“文無隱言”、“奪胎换骨”、“自持與自適”等等。論文涉及詩、詞、文、賦多種文學樣式,以語言學研究鹈主要特色,從美學、闡釋學、文體學多種角度切入,不僅探討“古代的”文學理論,而且力圖揭示古代文學的“理論”,如“風景即詩”、“觀者入畫”、“以戰喻詩”等文藝創作和審美觀念。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6-04-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周裕锴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以晚清至“五四”时期黄遵宪、严复、梁启超、林纾、王国维、章太炎、吴稚晖、胡适、鲁迅和周作人这十位“轴心作家”的文学汉语实践为中心,回归语言本位,沿着文学汉语的汉语造型、主体意识和文学形式等维度展开探讨,呈现语言层面的现代文学发生史。
    文贵良文学58.4万字
  • 会员
    本书以宋代家书为研究对象,梳理了自战国到宋代的家书发展历史。在全面整理宋代家书文献的基础上,将其进行分类并概括其整体面貌。通过家书探讨宋代士人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诸多内容,深入发掘宋代政治经济等重大事件对家庭和个人的影响,以及士人由此产生的应对策略。家书中的教育思想和治家理念是宋代家书的精华所在,也是家学、家教、家风的突出体现,对后世的影响十分深远。同时,家书还是宋代士人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手段,通
    张小花文学20.3万字
  • 会员
    本书从艺术特质这一艺术范畴出发,以两汉诗学接受为中心,省思中国抒情传统,讨论与诠释两汉诗学在中国抒情传统构筑中扮演的角色以及中国抒情美典多面向的变迁。中国抒情传统不应该成为一个单线索的“超概括”,它不能以一个面向概括中国抒情美学多面向的变迁。抒情传统是理解或评论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维度,但它只是平行研究视域下中国文学的一个异质性层面。中国抒情传统要在艺术特质层面阐释,而不能升华到艺术本质范畴。艺术特
    任树民文学22.2万字
  • 会员
    本书主要研究上古礼制遗存与早期文论形态之间的相关性,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将三代考古出土的实物遗存与传世之审美形态互相对比,获得两者在感性上的关联性;第二部分从符号构成角度切入古礼表意机制,探寻仪式表意体系的独特之处,并与早期文论的言语表意系统相比较;第三部分考察在古文论母题生成的过程中上古礼制所发挥的重要促进作用;第四部分研究上古礼制与文体发育之间的互动关系。本书系统地研究了上古礼制在早期文论形成
    余琳文学16.7万字
  • 会员
    本书立足现代性视野,深入细致地梳理了20世纪西方文本诗学存在形态及演变轨迹;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各形态文本诗学的基本理论主张及其相互间复杂关联,并进一步剖析了当下中国文本诗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态势。本研究对于深入探究当代西方文学理论、规范当下中国文学研究极具启发价值,能够有效避免“脱离文本、直奔主题”的不良批评之风。
    董希文文学27.7万字
  • 会员
    作者多年从事布尔迪厄的研究与翻译。布尔迪厄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他试图以索绪尔为基点发展一种“普遍的文化理论”,探索一种有关文化实践的理论,并得出这样的结论:只有当分析超越了传统的对立关系及二分法,超越了由此造成的视野的局限性之后,理论的发展才会成为可能。布尔迪厄觉得只有从这一立场出发,才能建立一种对古典社会理论的批判。本书对布尔迪厄的文艺社会学进行了深入分析,是一本优秀的文学理论著作。
    刘晖文学36.8万字
  • 会员
    本书是杨义先生的论文集,包括杨义先生对部级干部讲的《重绘中国文学的历史地图》及关于《论语》、诸子、李杜、苏轼方面的新稿等,是对杨义先生一向主张的重绘中国文学地图的理念的深入和发展。
    杨义文学33.4万字
  • 会员
    本书从精神结构的转折、思想的流变以及游记文体的裂变等方面深入发掘了晚清域外游记的现代性元素,并细致勾勒了其文本书写存在的复杂流变,从而指出,晚清域外游记包含了中国散文现代性构造所需的基本元素,它最早因为域外体验的发生,突破了古文的义理藩篱、挣脱了僵化的语言符号系统,在精神意识、语言意识、文体意识方面对现代散文的生成起到了推动作用,藉此构成了中国散文现代转型的重要环节。同时,在论述晚清域外游记的现代
    杨汤琛文学23.5万字
  • 会员
    本书研究的是美籍华裔汉学家、当代著名跨文化理论家和批评刘若愚的诗学思想。刘若愚用西方诗学的理论骨骼支撑起中国诗学的思想血肉,建构了中国传统诗学进行世界性转变的理论体系,书稿通过对刘若愚思想的文化基础和脉络的梳理,在跨文化对话和融合的语境下探讨刘若愚跨文化诗学思想体系在现代视野中的拓展与延伸,重新审视他的伟大尝试,形成本书关于中国当代文论发展研究的学术观点。
    纪燕文学16.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