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控制器的选择与应用
- 曹昕鸷等编著
- 1324字
- 2025-02-23 00:52:20
1.1 微控制器的概念、特点与发展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也得到迅速发展,并且由于芯片的集成度的提高而使计算机微型化,出现了单片微型计算机(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简称单片机,也可称为微控制器MCU(Micro Controller Unit)。单片机,即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的计算机,集成了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随机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定时器/计数器以及I/O接口电路等主要计算机部件。
单片机具有功能强、体积小、成本低、功耗小、配置灵活等特点,使其在工业控制、智能仪表、技术改造、通信系统、信号处理等领域以及家用电器、高级玩具、办公自动化设备等方面均得到应用。
随着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单片机内还可以包含模/数(A/D)转换器、数/模(D/A)转换器、高速输入/输出部件、直接存储器访问通道(DMA通道)、脉宽调制电路(PWM)、看门狗定时器(WDT)、浮点运算等新的特殊功能部件,从而构成一个小而完善的计算机系统。
由于单片机的结构和指令功能都是按照工业控制要求设计的,特别适合于工业控制及与控制有关的数据处理场合,国际上已经将其正式命名为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ler Unit,MCU),单片机是其习惯称呼。
从1976年9月Intel公司推出MCS-48系列单片机以来,世界上的一些著名的器件公司都纷纷推出各自系列的单片机产品。主要有Intel公司的MCS-48、51、96系列单片机;Motorola公司的MC6801、6805系列单片机;ZiLOG公司的Z8系列单片机;近年有Atmel公司的AT89系列单片机和Microchip公司的PIC系列单片机等。各种系列的单片机由于其内部功能、单元组成及指令系统的不尽相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系列产品。其中Intel公司生产的MCS系列单片机目前仍占市场主导地位。如图1.1所示为Atmel公司生产的AT89系列单片机的实物图。

图1.1 AT89系列单片机芯片实物
单片机作为微型计算机的一个分支,同样具有快速、精确、记忆功能和逻辑判断能力强等特点,而且在硬件结构和指令设置上也具有其独到之处,主要特点有:
(1)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低,功能强;电源单一,功耗低;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这是单片机得到迅速普及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同时由于它的功耗低,后期投入成本也大大降低。
(2)使用方便灵活、通用性强。由于单片机本身就构成一个最小系统,只要根据不同的控制对象进行相应的改变即可,因而它具有很强的通用性。
(3)目前大多数单片机采用哈佛(Harvard)结构体系。单片机的数据存储器空间和程序存储器空间相互独立。单片机主要面向测控对象,通常有大量的控制程序和比较少的随机数据。为了将程序和数据分开,单片机使用较大容量的程序存储器来固化程序代码,使用较小容量的数据存储器来存取随机数据。程序在只读存储器ROM中运行,不易受外界侵害,可靠性高。
(4)突出控制功能的指令系统。单片机的指令系统中有大量的单字节指令,可以提高指令运行速度和操作效率;有丰富的位操作指令,满足了对开关量控制的要求;有丰富的转移指令,包括无条件转移指令和条件转移指令。
(5)较低的处理速度和较小的存储容量。因为单片机是一种小而全的微型机系统,它是牺牲运算速度和存储容量来换取其体积小、功耗低等特色的。
目前,单片机正朝着高性能和多品种方向发展,将进一步向着低功耗、小体积、大容量、高性能、低价格和外围电路内装化等几个方面发展。单片机的主要发展趋势如表1.1所示。
表1.1 单片机主要发展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