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脑两制

大脑有着复杂的硬件结构与软件运行程序,它怎么就让人产生出这样或那样的想法,让人做出这样或那样的行为,有些还稀奇古怪,甚至不可理喻。想一想,这里面有很多让人好奇的地方。

比如,1988年奥斯卡获奖影片《雨人》的主人公原型皮克,拥有惊人的记忆力,从历史、文学、地理到数学、体育、音乐等,至少记忆9000多本书的全部内容。但他不会穿衣,记不清家里的餐具在哪儿,并有严重的孤僻征,整天在图书馆看书,或是背诵电话黄页簿。

再比如,2010年年底轰动一时的药家鑫案。这个21岁的大学生一直都是一个乖孩子,既无前科,也无不良表现,作为艺术院校学生,钢琴已达十级,怎么会毫不留情地在瞬间扎人八刀呢?

在股市中,有人可以在上证指数6000点时蜂拥入场,在2012年8月指数跌破2100点时,却会恐慌不已地抛出手中定价已经相当低的银行股。

皮克的神奇,据说是因为他的大脑具有与众不同的硬件结构。有位美国学者写了本《史上最强的大脑书》,里面给出的案例明确地告诉人们,大脑硬件要是出现异样,保不准思维与行为会多么地稀奇古怪。如某些脑受伤者,患上失忆征,完全丧失过去的记忆。

对于药家鑫,其自述的犯罪动机是,怕撞到农村人,特别难缠,要灭口。这一表述应是当事人的真实想法,为了不留下后患,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有这种想法及做法的肇事者并不稀有,且多抱有侥幸心理,如果再考虑到中国社会的道德缺失,一味望子成龙的家庭教育,当事人的所作所为也不难理解。这是从社会学、心理学角度给出的解释。

笔者有一猜想,是否大脑某个部位瞬间短路导致了这起悲剧?

21岁的药家鑫,其脑子的发育其实是不够充分的,对人的行为起重要控制作用的前额叶皮层一般都在25岁左右才完全成形。在此年龄之前的人驾车就有更高的不安全性。肇事之后大脑短路,恐慌之中某根神经突然冒出一个想法,又缺乏自控能力,瞬间行事,从而酿成大祸。

长期的音乐训练有可能使这位同学的大脑发育呈现出一定的异样,某些部位发育过剩,某些部位发育不足。说不定,这位同学当天还玩过打杀一类的电脑游戏,肇事后,立马浮现出游戏中的某个场景。或者,事发前刚刚与女朋友发生过什么言语冲突,或者前一晚出现睡眠不足等问题。这都可能导致肇事之后脑部活动出现异常。

笔者猜想,主管肇事这类异常行为的区域神经元,平时深藏不露,特殊情况下得到激活,一旦活跃,后续的走向难以预料。如果遇到一个发育不成熟的脑部控制系统,那就可能会在瞬间选择一种极端异常的行为。

如果真是这样,这位同学当时大脑部位出了问题。平常好好的,但在某些特殊情形下,突然错位、变形、短路,引发思维紊乱,进而行为失常。

以上是笔者的胡思乱想,一个只是对大脑好奇、并无相应知识储备的人,偶然想到这么一种解释,写出来供大家玩味,还想用这一猜想来说明另外一个猜想:人的大脑会因外部重力打击而使硬件变形,如脑受伤者;也会因外部非重力冲击瞬间使软件错位、混乱、短路,使思维抓狂。在这两种情形下,平时那套常规的大脑指挥系统失灵了,临时换成了另一套系统,在它的指挥下做出了超乎寻常的事情。事情一做完,大脑指挥系统马上恢复到正常状况。事后,当事人回想起来,感觉那时大脑真是一片空白,其行为不可思议。

同一颗大脑,正常运行时有一套思维形成与行为掌控机制,非正常运行时有另一套思维形成与行为掌控机制,这就是“一脑两制”这个标题所指的含义。

大脑非常规运行,既可以引发后果恶劣的行为,事后,当事人后悔不已,也可以引发顿悟、灵感与大胆创新的思维,结出天才的果实。传说牛顿受树上掉下来的苹果的启示,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

大脑硬件非正常,这种情形不多见;大脑软件非正常,这个人人都可能遇到,在日常生活、商业领域也不少见。正常状况下,人们有充足的时间缜密思考、周密计划、反复论证、谨慎决策、有序实施。比如高考填志愿,确定结婚伴侣,购买衣物,这都是经济学所讲的理性人的理性思维与决策。如家庭矛盾或邻里纠纷引起当事人一时气愤难平,盛怒之下失手伤人;再比如,一夜情行为,除了当事人出自排遣寂寞、寻找刺激这种主观动机之外,还有当事人受当时气氛、语言、体态、体香等因素的引诱,荷尔蒙乱窜,血脉贲张。那种状况下,经济人的利弊权衡、理性思维,早被生物人的趋利避害、及时行乐所代替。用一句网络语来形容,脑子灌水了。

“厦门远华案”的主角赖昌星深谙此道。他专门修建一栋红楼,用绝色美女款待各级官员。走进那宫殿般的红楼,大脑中的多巴胺会立即活动起来,担当起行为指挥者的角色,自然会做出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和心理动作,点燃大脑深处最隐秘部位,引发内心的快感,引起脸颊发红、心跳加快(可卡因也有这种作用)。性的吸引引发的快乐,让人难以自控、乐不思蜀。思维早就转换到另一种状态,道德、党纪、国法,统统抛到九霄云外。

小学毕业的赖昌星有一句名言是,“我不怕干部,不怕什么法规条文、规章制度,就怕领导干部没有兴趣爱好。”言下之意是,领导干部也是人,大凡是人都有爱好,进而就有空子可钻,最终必有破解之术。最后,他玩转了上百位高学历的官员。其高明之处,就是想方设法让官员们的大脑进入非正常状况。

为了让赌徒们脑子灌水,赌场老板煞费苦心,从外到里,从声到色,从物到人,都精心安排,成心不让人正常思维。作家卢新华,早期伤痕文学的代表性人物,在美国洛杉矶赌场做过资深的发牌员,他惊叹赌场老板“筑巢引凤”和调动人们换一种方式“捐款”的本事和能力,这赌场其实就是一个“流水作业”的“屠宰场”。他在《财富如水》一书中感叹财富如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呼吁人们合天道、衡人欲,不要做“财奴”。

可规劝归规劝,豪赌归豪赌。尽管结局多悲惨,但过程很刺激,人的生物性总会使赌场兴盛不衰。当你一枚接一枚地往老虎机里投硬币时,你的多巴胺神经元就立马被激活,欣快感就会油然而生,并且,意料之外的奖赏对多巴胺神经元的激活能力通常是意料之内奖赏的3~4倍。预测未来事件,得到验证,叮当作响的硬币或闪光的筹码就会滚滚而来,意外惊喜从天而降,让人瞬间觉得幸福无比。大脑里满是这种感觉良好的化学物质,使得赌博游戏变得超级诱人。被赢钱的快乐冲昏大脑的赌徒,会产生一种“赌徒的谬误”的心理错觉,会不顾一切地负债融资,会孤注一掷。可时间一长,背后的那个大数定律就必定会使赌徒变得两手空空。

股票市场,上涨带来兴奋与喜悦,下跌带来沮丧与懊恼,传递到大脑皮层,分别激发和抑制相应部位神经元的活动,形成正反馈,使当事人更自信、更烦躁,更容易做出买入、卖出决策。如果宏观环境不那么特别,市场多数参与者又经验丰富、不那么情绪化,那么市场中有少部分这类参与者,对整体市场的影响不大。国外成熟市场基本如此。

如果宏观环境比较特别,多数参与者又是新手,这种交易对市场的影响就比较大,推动股价持续上涨与下跌。如2007年的中国大牛市就正好遇到这种情况,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不错、人民币升值、股权分置改革、新基金大量发行。当年7月20日至10月15日,上证指数连续突破4000点、5000点及6000点,那时根本没有那么多利好的基本面信息,但赚钱效应所形成的正反馈让新手们情绪高亢,看多的预期弥漫整个市场,网络上流传着“死了都不卖,不翻番不痛快”,就是当时的写照。

人们热衷于预测股票市场的短期涨跌,热衷于短期投机,也与由此带来的意外惊喜会使大脑释放快乐物质有关。

与其说牛市是因为投资者的贪婪所导致,不如说,是前期的上涨带来的欣快感刺激投资者大脑及其思维,使之进入非常态状况的结果。

所有这一切事例说明了一点:平常多么理性、自控能力多么强、品德多么高尚的人,一旦处于某种特定的情景,大脑的硬件结构或软件运行,有可能瞬间自动进入另外一种非常规状态,做出超乎寻常的事情出来。

作家毕淑敏曾说过:“我们其实是自己荷尔蒙的奴隶。”这话有道理,意指人的思与行会受生物机制的影响。甚至,在某些特殊情景下,荷尔蒙、多巴胺、纹状体等大脑物质与组织会主导个体或群体的思与行,其后果可以很吓人,如股价的飞涨与暴跌。

但作家的这句话也绝对了一些,因为这类大脑物质不会经常地主导人的思与行。在常规情景下,个人的思与行受个体生物机制的影响小,更多的是受经济文化机制、政治权力机制、思维知识机制的影响。在汇集了万千投资人的股票市场里,群体的思行决定机制亦是如此。货币供求、利率变动、进出口变化,这类分析师们挂在嘴边的变量,只是分析股价行为的部分经济机制,不足以解释中国股票市场的特殊变动,想要搞清,必须深入到权力架构、文化特性、思维模式及知识结构等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