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回顾中国改革开放30余年的历程,如果说导入市场经济、重视企业管理和树立“顾客是上帝”的理念是中国市场化的最大收获,并促生了一大批成功企业的话,那么未来几十年,在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重视公司治理和树立“利益相关者是上帝”理念的企业将取得成功。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和学习国外经验,公司基本制度经历了独特的由“破”到“立”的过程,中国公司治理必须要实现从“违规”到“合规”,由行政型治理向经济型治理转型,这也是国际化对中国公司治理的必然要求。

作为现代企业的优秀高管人员,除了需要具备优秀的管理经验和能力,还需要深谙公司治理之道,即要一手抓管理,一手抓治理,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高级管理人员掌握和熟练运用公司治理理论的程度决定了其职业生涯的高度,决定了其所经营公司能够实现的成就。

为了适应这一需求,培养出一大批能将治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现代公司治理高级人才,许多国家的高校在本科、MBA、EMBA、MPAcc、博士研究生等各层次的教学中纷纷开设了公司治理的相关课程。为满足国内教育和培养的需要,我们与国内一些专家和学者一道出版和翻译了一些公司治理教材,但是,在国内仍然缺乏以EMBA为主要阅读对象的专门的公司治理教材。

本书的编写和出版试图填补这一空缺。作者在已有长期科学研究成果和教学实践经验积累的基础上,结合EMBA学员的独特性,紧扣中国转轨经济公司治理的特殊性,突出运用治理理论解决实际治理问题的能力,编撰了这本以EMBA学员为主要学习对象的中国公司治理教材,力图体现理论创新、内容全面、实践性强、易于教学等特点。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既注重对公司治理经典理论的诠释,又注重对最新研究成果的介绍。本书的编写是基于十余年的公司治理研究成果的积淀,教材中包含了我们十余年来公司治理研究团队的大量研究成果和对治理前沿的探索。在国内,南开大学1996年率先开设了公司治理课程,并相继招收公司治理研究方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以及博士后研究人员;2005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关于公司治理的首个重点项目《中国公司治理及评价研究》,并于2010年结项时获得“优秀”评价;2007年受联合国贸发会议委托,在对中国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第24届ISAR会议上报告了研究成果;2010年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团队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团队的这些长期研究积累为撰写本教材提供了宝贵依据和信心。

第二,浓缩自编教材与海外教材的精要。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作为一个科学问题提出以来,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推进,公司治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存在的条件已趋成熟。公司治理教育也逐渐成为全球高校工商管理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于2002年编写的研究生教材《公司治理教程》在教育部的推荐下得到广泛使用;2005年出版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公司治理学》;2008年主持讲授的《公司治理学》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09年出版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公司治理学》(第二版);2005年中标世界银行贷款全球招标课题,为中国CFO开发公司治理培训教材;2010年受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的委托,开发《中国公司治理》课程包,并受委托对中国高校的公司治理授课教师和咨询服务机构的培训师进行“中国公司治理培训师”培训。另外,在自己编写中国公司治理课程教材的基础上,还及时把国外该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教学成果引入国内,如《公司治理》(多个版本)、《公司治理与问责制》、《公司董事指南》、《董事会运作手册》、《董事会秘书手册》等。这些教材编写经历和海外教材的翻译为编写一本优秀的EMBA公司治理教材提供了重要保障。

第三,强调公司治理与企业活力和竞争优势的内在紧密关联机理。以治理和管理相统一的系统论观点,强调战略管理及执行董事在公司治理中的衔接作用及实现方式,强调董事战略性参与的重要性,强调董事会的有效和高效运作,强调董事和董事会胜任力的持续保障等内容。在本教材中就活力企业再造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专门进行深入的讲解,使用三章的篇幅就董事会的高效运作和持续竞争优势培养进行细致的讲解和示范,以突出董事会作为公司治理核心的重要性。

第四,在编写内容上,既分析了一般公司的治理特征和运作机制,又对跨国公司和企业集团在治理方面的特殊规律和机制进行了深入讲述,还对金融机构等特殊行业公司的治理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和分析。在分析董事会、高级管理人员等内部治理要素的基础上,本教材还对市场竞争、政府及监管部门、中介机制和社会舆论等重要的外部治理机制进行了介绍。此外,为了帮助读者对一个公司的治理状况进行科学的量化评价,还专门对公司治理的评价问题进行了阐述。

第五,在编写方式上,注重理论讲解与案例剖析的结合,以提升读者解决公司治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每章的开头有篇首语,向读者展示本章将会涉及的主要内容,随后是开篇案例,以具体公司治理情境向读者展示本章将会涉及的一些重要问题,以启发读者的思考,提高阅读兴趣。在每章的末尾精心编写了综合案例,在每章的正文中还穿插了大量小案例,以帮助读者运用公司治理理论解决实际治理问题。

我们所在的团队——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的研究员(薛有志、马连福、程新生、张国萍、郝臣、韩忠雪等老师)为本书的编写提供了宝贵资料和素材。袁庆宏教授提供了第六章《高级管理人员的激励与约束》、武立东教授提供了第七章《企业集团与跨国公司治理》、张国萍副教授和公司治理评价研究课题组提供了第八章《如何评价公司的治理状况》、张耀伟副教授提供了第九章《外部治理机制》的初稿。感谢王栋、任广乾、张立党、李姣慧、李浩波、王倩等研究生为本书编写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引用一些报纸杂志和书籍文献的有关论文和资料,对被引用的各位作者表示衷心感谢。感谢北京大学出版社林君秀和郝小楠在书稿出版过程中所给予的大力支持。

本书的写作得到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0532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00210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07JJD630003)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等的资助,这些课题的部分研究成果成为书稿的重要素材。同时要感谢接受调研和访谈的公司董事和经理,他们的治理实践和观点为本书提供了生动的素材。

我们的目标是编写一本高水平的EMBA《公司治理》教材,以便为培养具备现代公司治理能力的高管人才发挥积极作用,但书中难免有不妥和疏漏之处,衷心地希望能够得到学界同仁、实务界的朋友以及广大读者的批评指正,以共同推动中国公司治理理论的完善和治理机制的优化。

作者

2010年10月于南开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