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任务分析

前面章节提及GOMS模型倡导开发人员要去接触真实的用户,任务分析的数据是通过各种用户实验收集的。在任务分析和收集数据时,只有注意到全面性和具体性,才能有效地利用各种任务分析工具,为设计提供指导。海克斯(Hackos)和莱迪西(Redish)在《User and Task Analysis for Interface Design》中指出了任务分析实验中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8]

◆用户行为的目的是什么?他们要得到什么结果?

◆为得到结果,用户实际上是如何做的?具体步骤是什么?

◆用户在行动过程中反映出哪些个人、社会和文化的特征?

◆周围环境如何影响用户的行为方式?

◆用户的知识和经验如何影响用户的行为方式?

到目前为止,人机交互领域所应用的任务分析和建模方法很多,有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之分,本书选择了一些典型的、具有代表意义的方法,从任务描述形式和描述能力等方面进行简要的介绍。

1.层次任务分析法

层次任务分析法[9](Hierarchical Task Analysis, HTA)是最早的任务描述技术,后来许多任务分析方法的思想都来源于它。为了强调任务模型的共享性和可复用性,任务模型常常以任务本体,即元模型的形式出现,它包含了任务模型的概念元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HTA模型中所描述的任务之间的时序关系是在计划中预先设计好的,包括顺序、选择和循环等。

HTA元模型使用以下几个概念元素来描述任务世界:

(1)目标(goal),是指完成任务后,用户希望系统呈现的状态;

(2)任务(task),是为了完成目标而执行的操作序列集合;

(3)计划(plan),是指为了完成某个目标而预先设计好的子任务的执行条件和执行序列;

(4)操作(operation),是为了达到目标所做的具体活动。

2.任务知识结构法

任务知识结构法[10](Task Knowledge Structure, TKS)是指储存在一个人记忆当中,有关一个特定任务的知识概念的表示。在TKS模型中,任务之间的时序关系通过构造器中的符号和语义来表示,可以表示的任务关系有顺序、选择和循环关系。

TKS元模型使用以下几个概念元素来描述任务世界:

(1)角色(role),被定义为特定的一个任务集合,这个任务集合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中充当个体职责的一部分,由个体来负责,一个个体可以承担多个角色,或者一个角色可以由多个个体来承担;

(2)目标(goal),当一个特定的任务执行后,用户希望系统所呈现的状态;

(3)计划(plan),为了完成一个特定的目标而设定的可能出现的子任务的序列;

(4)过程(procedure),是一个特殊的行为元素,是子任务的一部分,子任务中的多个过程根据不同的使用情况可以有不同的分组和顺序,TKS模型通过这种方式来表示策略,为了使过程能够在合适的情境下选择出正确的分组,在过程中需要包含选择条件和选择规则;

(5)行为(action)和对象(object),是任务分解的底层结构,是组成过程的成分。

3.方法分析描述法

方法分析描述 [11](Method Analysis Description, MAD)模型与HTA模型相似,但在概念元素中没有计划元素,而多加了表示任务关系的构造器的概念。

MAD模型使用以下几个概念元素来描述任务世界:

(1)任务(task),为了达到目标而执行的行为序列集合,在MAD模型中,一个任务有很多属性,如名称、目标等;

(2)行为(action),是指由系统或操作者所执行的活动;

(3)对象(object),是指行为操作的具体内容;

(4)构造器(constructor),描述了子任务之间的时序关系。在MAD模型中,构造器中表示的任务关系可以分为两类:同步操作和排序操作。

4.群件任务分析法

群件任务分析 [12](Groupware Task Analysis, GTA)模型结合了其他的任务分析方法的特点,强调研究一个群体或一个组织而不是单个用户的行为活动。GTA模型使用以下几个概念元素来描述任务世界:

(1)任务(task), GTA模型关注工作动态方面的结构化,它把任务看作基本概念,把目标看作任务的基本属性,任务结构是层次化的,复杂的任务可以根据不同的角色来划分,任务单元或者基本任务可以进一步分解为用户行为和系统操作;

(2)用户行为(action)和系统操作(system operation),是任务分解中的最小单元,位于任务层次的底层;

(3)对象(object),在任务分析中,特定环境下与任务相关的每一件事情都可以定义为对象,它可以是客观存在的事物,也可以是概念性(非物质)的事物,如消息、口令密码等;

(4)事件(event),在特定环境中能够触发任务执行的条件;

(5)代理(agent),通常情况下是指人(个人或者团体),但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中,代理的执行者不仅仅是人类,也可能是系统或者人类代理和机器代理的结合;

(6)角色(role),继承了TKS模型中的角色概念,是指特定的任务子集,通过选择或者组织形式去划分的操作者的类别,可以通过委托、授权或者在特定的情境下授权得到。当任务被某一事件触发后,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选择(or)、平行(and)或顺序(next)的时序关系。

5.任务树分析法

任务树分析法[13](Concur Task Trees, CTT)模型结合了基于模型的用户界面设计技术和人机交互形式化方法,为任务模型提供了丰富灵活、带有语义的表示符号,CTT采用层次的树状结构来组织并表示任务。

CTT模型使用以下几个概念元素来描述任务世界:

(1)任务(task),为了达到用户的目标而组织的一系列活动集合,依据任务的抽象层次和参与角色的不同,CTT模型将任务分为抽象任务、用户任务、交互任务和系统任务;

(2)行为(action),为了完成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操作;

(3)对象(object),是执行任务时行为操作的实体;

(4)角色(role),是指一个特定的任务集合以及集合中任务之间的关系;

(5)构造器(constructor),定义了同一层次的不同子任务之间的关系。

CTT模型定义了丰富的暂态关系,而且都有相应的图形符号。所谓的暂态关系,是指在任务执行的任意某个时刻,对其子任务之间执行和结束顺序以及相互间依赖关系的一种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