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廊序跋

如同冰冷的岁月,无言的神在续写着丰厚的历史,为千年的帝王陵寝,为那些风流骄子,也为那些庶民和艺人……
很多遐思,是碑廊对岁月的浓缩;遥远的过去,仿佛就在昨天,圣人们博大的胸怀撩拨你,也拂拭你……
仅仅是一块青石吗?秦风汉雨沐浴过你,又漫漶过你;唐宋元明辉煌过你,又迷惘过你。存至今天,你终于绚烂出卓越的光芒和价值,引历史走进纵深,让今天的话题直接说与古人,并留给后人,使你年轻,使你成熟,还使你神逸和高古……
有很多幽魂,在和我谈论,他们是这样的人:有的流芳百世,有的遗臭万年,有的捞尽了油水,有的却穷愁潦倒;有的献出年轻的生命,是这个时代的烈士,其音容笑貌和悲壮的情怀才和碑碣永存。也有无字碑,但那是时代的创举,亦是皇权的淫威,意在留给后人去评说吧!
每一块碑碣,都是一部活档案,不需要保密,不需要装订,不怕锈蚀,无惧风雨,坦坦荡荡,无遮无拦。是古人和先烈们的精魂啊。那么,你给现代人昭示的仅仅是无言的金石录吗?
方碑,龟碑,摩崖碑……其形状没有什么意义。重要的是功德碑、烈士碑、耻辱碑……它能给你一种庄严、崇敬和鄙视。给你一种思想,给你一种启迪和洗礼。因为在这个世界上,生是一种自然,死是一种必然,也是一种永恒。当我们昼夜兼程地走近墓园的时候,你想让你的后人或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们馈赠你一块什么样的碑呢?
常常在碑廊凝目和沉思。思想总在那个时代的原野上寻觅和采访。仕途有什么益?辉煌的人生有什么益?百年、千年、万年以后,你仍要和平民百姓一样成为古人。荒冢、孤坟、火葬场,谁能逃避?问题是,你能不能像古人那样,留下那方墓志和这块碑碣。因为,你敢让后人们实事求是地评价你吗?
面对碑廊,每一次告别,思想总有一次飞跃。灵魂也不断地激荡和碰撞。这些古人类和大自然的活化石、活档案,是民族文化多好的皇皇巨著啊!虽任风雨漫漶,有些甚至残缺不全,那是盗墓者曾经留下的痕迹。但你能否定那些字字珠玑、惜墨如金的墓志铭吗?
离开碑廊,禁不住想起那些碑廊原本是一道风景,那是古人杰出的思想火花,那是真正的历史的文化长廊。但是在民间,还有一种看不见的碑碣。你忘了“有口皆碑”的赞语吗?你忘了岁月流逝、社会发展的里程碑吗?它们都是看不见的庄严而神圣的碑碣。是“心”的杰作。可它们比那些言过其实的“功德碑”更具有价值,更具有魅力,更具有生命体验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这些碑碣,它们来自于殿宇,来自于荒郊,来自于野岭,还来自于那些曾未开垦和被遗忘的角落。能够认识它们,发掘它们,这已经是一种超越和突破。更何况这个世界上,伯乐本就微乎其微,而骏马何止千万?这就要看看这些狂傲不驯、扬鞭奋蹄的骏马愿不愿俯首和服务于伯乐。否则,伯乐永远也不会发现你、光顾你、重视你,甚至要厌弃你、憎恶你了。
不论研究者、收藏者目光的深邃和对社会的贡献,或是管理者十足的外行和水平的苍白,实在无关紧要。因为碑碣本身无所谓发掘和冷落。而它本身的价值是谁也无法估量和遏制的,谁也无法扼杀和湮灭,并随着岁月的古老和日子的繁叠,愈来愈显示出它的弥足珍贵和夺目的光环。
在碑廊前沉思和寻觅,我还看到了鲜花,看到了唾液,看到了撰书者和工匠们的心态。头上这轮太阳,给人类带来光明,但如果一年四季就这样光芒万丈地照耀,便会给人类带来灾患。脚下的这片土地,它让我们成长,最终又让我们消失,能怪它吗?能不爱它吗?对此,青山处处埋忠骨。但唯能留下一点记忆的,便是这碑碣……
不论它是什么碑,纵然现在或未来人们对它的称谓和评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甚至掺杂着许多极不公正的评说。果真如此,这碑碣就更能显示出它卓越的品质。因为它的缺点不是碑碣的缺点,它的失败不是碑碣自身造成的失误。而是它铭志的主人以及镌刻的那个时代所铸就的过失。相反,碑碣曾陪伴着它的主人那蛀蚀的腐尸和灵魂,历经炎凉世态,忍受了大自然赐予的各种漫漶,最终成为警钟,成为灯塔,成为一面远古的铜镜,传承和展示给后人,也照耀着后人,昭示着后人……
是的,这些形状各异的碑碣,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他们告别或背叛着自己的主人,甚至告别了自己难忘的故乡和老屋,从五湖四海、大江南北,从山川野岭、黄土黑土走到一起,为了历史的使命,在自己耕耘的岗位上默默奉献,长久厮守。这是一个平等的世界,是一个和谐而又文明的世界。它们各自毫无保留地赤裸裸地展示出自己独到而非凡的艺术才华。它们从不说长道短,从不搬弄是非,从不诽语伤人,也不嫉贤妒能。这里不分王公贵族,不分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一样的心情,一样的履历,一样的虚怀若谷和追求……
不可否认,在这个如风如水的世界上,至今仍有未被发现其中不乏惊世骇俗的碑碣。但它们的命运和归宿,至今还在上帝的视域和无言的那些神的手中。果真如此,就让它们继续遗弃荒野,生不逢时,壮志难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