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基础教程:Python篇(青少版)
- 丁亮 姜春茂 于振中
- 547字
- 2021-03-30 12:36:01
2.2 字符串
在第1章的Python基础中已经简单地介绍过字符串的定义方式以及一些注意事项,接下来我们用程序2.3来介绍关于字符串的具体操作。
程序2.3:

输出:

分析:
在程序的第1行中我们看到了很熟悉的字符串的定义,第3行是对整个字符串进行打印输出,就像输出结果里的第1行显示的那样。下面重点解析第4~8行代码。
在Python中有两种字符串列表取值顺序:从左到右索引(见表2.1)和从右到左索引(见表2.2)。当使用从左到右索引时,默认是从0开始,索引值为0时表示字符串的第一个字符,以此类推,从左到右依次加1,最大范围是字符串长度减1。当使用从右到左索引时,默认是从−1开始,索引值−1即表示最后一个字符,从右到左依次减1,最大范围是字符串的开头。
表2.1 从左到右索引(第2行为索引号)

表2.2 从右到左索引(第2行为索引号)

理解了取值顺序之后,程序的第4~8行也就不难理解了。程序的第4行只输出了字符串的第1个字符,第5行语句的意思是索引值从第3个字符开始到第6个字符(注意不是到第7个字符,str[x, y]表示的是字符从索引值为x的字符开始到索引值为y−1的字符结束)。程序的第6行输出索引值为1开始的字符及其往后的整个字符串,即输出结果中第4行所示的ello world。程序的第7行表示将str的内容输出4次。程序的第8行使用“+”号将两个字符串拼接成一个连续的字符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