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与土地市场制度创新研究
- 张合林
- 684字
- 2025-02-23 09:25:29
第六节 总结分析及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
一、总结分析
从以上国家(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与土地市场制度演化的历史来看,不同的城乡一体化阶段,都存在着不同的土地市场制度用以协调城乡关系发展,总结起来有以下特征:一是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萌芽阶段,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以农业经济为主,其土地制度带有耕者有其田的朴素内涵,但土地制度的市场化成分不高;二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初期,大都是以工业发展为开端,土地制度会偏向支持工业发展的方向转变,带动国家经济从农业经济时代向工业经济时代转型,一般都是走“农业支持工业、城市掠夺农村”的发展道路,这种发展模式会造成农村经济发展迟缓甚至倒退,使得城乡差距逐步显现;三是日渐拉大的城乡差距,迫使政府或者利益相关者进行土地制度变革,用以解决城乡发展失衡问题,通常采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促农计划等方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四是在解决城乡失衡问题上,政府调整的力度难免过大过小,会造成其他城乡发展失衡问题,比如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农业生产率低等问题,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为此,往往会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放开土地市场,让城乡土地资源自由流动,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城乡要素平等合理交换,再加之一些配套政策的调整,使得城市和乡村实现更高层次的协调与融合发展。
城乡一体化发展与土地市场制度的演变是有规律可循的,在发展城市、工业化的同时一定不要忽略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土地制度的相应变革是政府用以促进农业规模经营、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和城乡协调、一体化与融合发展的关键和重要法宝。这种土地市场制度的变革,美国、英国主要以市场机制推进,而其他国家和地区做到了市场机制与政府规划推进不同程度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