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与土地市场制度创新研究
- 张合林
- 756字
- 2025-02-23 09:25:19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超过50%,2013年提升到了53.7%。在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城镇化发展方式粗放、城乡发展不协调的矛盾和问题也日益凸显。2014年我国颁布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明确提出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要求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1)所以,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研究和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应有之义,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强国的重要途径,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成果和重要标志。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我国在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基于现实国情而提出的重大战略之一。城乡关系和农村发展一直是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党的十六大以来,提出了一系列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大部署、方针和政策。(2)在这些战略、方针及其政策的指导下,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我国固有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尤其是城乡二元土地市场制度,严重制约和影响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目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关键领域是城乡二元割裂的土地制度,成为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的最主要障碍。现行城乡二元分割土地制度框架下的土地市场化水平较低,制约了城乡土地要素的平等交换,不仅导致土地资源在配置过程中的低效和浪费,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损失了农民的利益,对社会总体福利产生损害,是导致我国城乡发展不平等、不协调的重要制度因素之一。所以,在新型城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下,通过我国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制度创新,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必然选择,是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