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组乐队吧

大概在初中的时候那时候还没有智能手机更没有现在这么多短视频平台,乐队这个词汇在郭子豪的生活里很少出现,除了电视上看过有弹吉他唱歌的歌手。

然而乐手们往往都是在幕后,甚至连个镜头都没有,正是这个盲区,带给了郭子豪一个错误的认知。

那时候每次看到镜头前的歌手帅气的弹着吉他唱着歌,他总是理所应当的认为所有的伴奏都是由一把吉他弹出来的,于是在琴行报名学了吉他,第一首学的是张洪亮老师的“你知道我在等你吗”,在网络上搜索到的曲谱,优酷网上下载的视频教程,幻想着学会之后弹出惊艳全场的伴奏,在长达一个礼拜的疯狂53231323之后,阿豪感觉他的世界观被颠覆了,原来音乐的世界比他想象的要广阔得多,也复杂得多。

直到在网上科普了一些知名乐队的演出现场之后,才清楚的知道一支完整的乐队到底是什么样子,主唱倾情演唱,吉他手负责旋律与华彩,贝斯手稳稳地托住整个乐队的根基,鼓手用精准的节奏驱动着音乐的脉搏,有时还有键盘手,用各种音色为音乐增添色彩,甚至还有音乐软件fl、cubase等幕后编曲。每一种乐器都有其独特的位置和作用,缺一不可。

高中的时候疯狂的迷上了无限开关,每次看完无限开关的MV视频,都会带来无限的震撼,那种细腻的情感表达、流畅的旋律编排、以及成员间默契的配合,都会给他带来无限的震撼。主唱大桥卓弥的嗓音,常田真太郎精准而富有感情的solo,贝斯手稳如磐石的节奏,鼓手充满活力的鼓点,还有键盘手恰到好处的和声与音效。就像一个精密运转的机器,又像五根琴弦,共同奏响最动人的乐章。从那时起,郭子豪心里就埋下了一颗种子,期盼着能在大学,组一支真正属于自己的乐队。

其实任可歆也挺喜欢乐队的,虽然说只是最近在追轻音,三分钟热度才置办了这间排练室,但是既然自己的好朋友阿豪发起这么真诚的邀请了,不如组一下试试。

“组乐队吧。”这句话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郭子豪心里荡开圈圈涟漪。

他不是没想过,但那念头总是转瞬即逝,被“太麻烦了”、“我不行”、“没人会跟我一起”的自我否定以及对乐队的相关认知有限轻易掐灭。直到他遇到了任可歆,看着她偶尔哼着歌、摆弄着手机里乐队视频的样子,那念头才又一次冒了出来,并且这一次,异常坚定。

组乐队这个想法在他心里盘旋了很久,直到遇到了任可歆。

其实任可歆也挺喜欢乐队的,虽然只是最近迷上了动漫《轻音少女》,追着动画里的K-ON!轻音部,看着她们从零开始,一起练习,一起欢笑,一起成长,那种简单纯粹的音乐伙伴情谊让她觉得很温暖。

于是,这股“三分钟热度”驱使着她,不知不觉的在家里,置办了几件基础的乐器和设备,今天想弹吉他啦买个吉他,明天想弹钢琴了买个钢琴,后天想弹贝斯了买个贝斯,陆陆续续算是有了个模模糊糊的“排练室”。

现在,看着自己最好的朋友郭子豪,那个平时话不多,但一提到音乐就两眼放光的阿豪,真诚地、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向她发出邀请,任可歆的心里也涌起了一股别样的冲动,一个声音告诉她:组吧。

虽然她知道自己对乐队的理解可能还停留在动画片的层面,虽然她不确定自己这“三分钟热度”能持续多久,但看着阿豪眼中那快要溢出来的期待,她轻轻地点了点头。

“好啊,阿豪,”她笑着说,声音里带着一丝兴奋,“那就组乐队吧,试试看!”这句话,不仅是对阿豪的回应,也是对她自己内心那份蠢蠢欲动的好奇心,最好的交代。

属于他们的音乐故事,似乎就要这样,在大学校园的一个角落,悄然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