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企业软件化概论

一、引言

信息技术创新迅猛深入,数字经济蓬勃兴起,产业发展迎来巨大变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也在不断创新和变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促进资源配置优化,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推动创新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发挥积极作用”。

信息与人类发展息息相关,语言的产生、文字的发明都在不断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演化。企业的发展更离不开各种信息,如财务信息、物料信息、用户信息、市场信息等。即使是企业的产品也包含大量重要信息:产品的构成要素、产品的加工工艺等。早期的企业(如家庭作坊)都是靠技艺(产品核心信息)传承的,现代企业主要通过内化的组织机构和生产流程进行传承。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信息的组织和变换可以通过软件来描述和实现,企业软件化应运而生。

软件是信息技术的核心与灵魂。“软件定义”成为信息革命的新特征与新标志。软件“赋值”“赋能”“赋智”的作用日益凸显。软件的融合和渗透作用正在逐步增强,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创新模式的驱动下,软件的巨大辐射带动作用正在加速显现。软件的融合和渗透使得软件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化,软件已下沉为基础设施。软件正以跨界融合、全面渗透、高度耦合的新面貌席卷世界,世界将进入“软件定义”的时代。

“软件定义”加速了以生产物质化“硬”产品为主的时代向以高效、智能化的知识、信息及服务为主的“软”产品时代过渡。面对外在环境的变化,企业应该进行改造升级,培育新型能力,以适应“软件定义”时代的发展趋势。“软件定义”制造、“软件定义”服务改变了制造业、零售业、运输业、金融业的生产经营模式,促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软件定义”催生了新动能,推动了新经济(信息经济)的发展;“软件定义”渗透并融入社会、民生的各个领域,开启了智能时代。

企业逐步由节点变成节点组和节点枢纽。企业成为人类关系的集中体现与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企业作为经济社会的载体,也是经济社会中的细胞组织。面对这样的时代,企业应该进行改造升级,走软件化的道路,培育新型能力,以适应“软件定义”时代的发展趋势。面对软件定义一切的趋势,未来的企业只有两种:软件属性企业与非软件属性企业。企业软件化是企业成长进化、适应这种变化趋势的一种方式。

2011年8月21日,马克·安德森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软件正在吞噬整个世界》的文章,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他以投资者和技术专家的双重身份,解读了科技行业的大环境,并得出结论——我们正处在广泛的科技及经济转型中,今后的赢家将是软件创新科技公司,它们渗透并融入了已经建立起来的行业结构。未来十年,预计将有更多的行业会被软件所渗透,出类拔萃的软件公司将会成为这一趋势的主要推动者。马克·安德森所说绝非夸大其词,环顾一下我们的四周,很多行业翘楚都是软件公司。

世界上领先的图书商是软件公司:Amazon

世界上领先的音乐商店也是软件公司:iTunes,Spotify和Pandora

世界上领先的娱乐公司也是软件公司:Zynga

世界上领先的制片商也是软件公司:Pixar

世界上领先的电信公司也是软件公司:Skype

世界上领先的营销平台也是软件公司:Google

世界上领先的猎头公司也是软件公司:LinkedIn

像工业巨头GE这样的重资产型工业企业,也在向轻资产化公司的方向发展。展望未来,GE董事长杰夫·伊梅尔特希望“GE到2020年成为全球十大软件供应商之一”,并提出“未来每一个工业企业也将是一家软件企业”。

企业软件化不仅是工业巨头力量的展示,也是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迫切需求,利用与发展软件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企业应紧密结合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大力发展面向企业自身的研发设计、生产自动化、流程管理等环节的软件,推动其在机械、化工、汽车、电力等传统产业中的大量应用,并使其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