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TLAB R2020a完全自学一本通
- 刘浩
- 1314字
- 2025-02-17 18:27:58
5.1 图形绘制
基于由浅入深的原则,本节将从最简单的平面上的点的表示入手,逐步深入,由离散数据的表示到连续数据的表示,使得读者掌握其中规律。
5.1.1 离散数据及离散函数
一个二元实数标量对(x0,y0)可以用平面上的点来表示,一个二元实数标量数组[(x1,y1)(x2,y2)…(xn,yn)]可以用平面上的一组点来表示。对于离散函数Y=f(X),当X为一维标量数组[x1,x2,…,xn]时,根据函数关系可以求出Y相应的一维标量[y1,y2,…,yn]。
当把这两个向量数组在直角坐标系中用点序列表示时,就实现了离散函数的可视化。当然,这些图形上的离散序列所反映的只是X所限定的有限点上或有限区间内的函数关系。应当注意的是,MATLAB是无法实现对无限区间内的数据的可视化的。
例5-1:离散数据和离散函数的可视化。
创建M文件并命名为logfigure.m(同时存为ex5_01.m),利用M文件编辑器在M文件中输入:

运行M文件,结果如图5-1所示。

图5-1 logfigure.m运行结果
5.1.2 连续函数
在MATLAB中是无法画出真正的连续函数的,因此在实现连续函数的可视化时,首先必须将连续函数用在一组离散自变量上计算函数结果,然后将自变量数组和结果数组在图形中表示出来。
当然,这些离散的点还是不能表现函数的连续性的。为了更形象地表现函数的规律及其连续变化,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对离散区间进行更细的划分,逐步趋近函数的连续变化特性,直到达到视觉上的连续效果。
(2)把每两个离散点用直线连接,以每两个离散点之间的直线来近似表示两点间的函数特性。
例5-2:连续函数的可视化。
创建M文件并命名为cosfigure.m(同时存为ex5_02.m),利用M文件编辑器在M文件中输入:

运行M文件,结果如图5-2所示。

图5-2 cosfigure.m运行结果
5.1.3 图形绘制示例
例5-3:设函数,试利用MATLAB绘制该函数在
上的图像。
(1)准备图形数据。用户需要选定数据的范围,选择对应范围的自变量,计算相应的函数值。根据要求,需要在命令行窗口中输入下列命令:

(2)使用plot函数绘制图形,即在命令行窗口中输入下列命令:

得到的结果如图5-3所示。

图5-3 绘制的函数图像
(3)为了更好地观察各个数据点的位置,给背景设置网格线,同时采用空心圆圈来标记数据点,并将曲线的颜色设置成红色。因此,在命令行窗口中输入:

得到的结果如图5-4所示。

图5-4 添加网格线,修改曲线样式
(4)给图形添加一些注释。为了进一步使图形具有可读性,用户还需要给图形添加一些注释,例如图形的名称、坐标轴的名称、图例及文字说明等。
例如本示例给图形取名为“y的函数图像”;x坐标轴和y坐标轴分别取名为“x”和“y”;图例设置为“”。因此,需要在命令行窗口中输入:

得到的结果如图5-5所示。

图5-5 添加图形注释
(5)图形的输出。完成图形的绘制和编辑之后,用户可以将图形打印或者在图形窗口的菜单栏中选择File→Save As命令,将图形保存成用户需要的格式。
5.1.4 图形绘制的基本步骤
通过5.1.3节的示例可以总结出,利用MATLAB绘制图形大致分为如下7个步骤:
(1)数据准备。主要工作是产生自变量采样向量,计算相应的函数值向量。
(2)选定图形窗口及子图位置。在默认情况下,MATLAB系统绘制的图形为figure.1、figure.2……
(3)调用绘图函数绘制图形,例如plot函数。
(4)设置坐标轴的范围、刻度及坐标网格。
(5)利用对象属性值或者图形窗口工具栏设置线型、标记类型及其大小等。
(6)添加图形注释,例如图名、坐标名称、图例、文字说明等。
(7)图形的导出与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