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上梁的大日子,选好的吉时,耽搁不得。
吴先生早早就起来,已是在前院忙活儿开了。
董善政来到前面院子,找到吴先生,带有几分歉意着说道:“昨儿个酒喝得多些,今早起得有些迟。”
吴先生笑着说道:“昨晚见你回来时,歪歪斜斜,想必是喝的不少。”
“还不是赵老四那点破事儿,他倒是顺顺当当的回了家,可那哥仨把我给喝得,这会儿还难受着哩!”
知道赵四已回家与他爹和解,吴先生同样很是欣慰;
“不管咋说,总算是了却这桩心事,赵老爷子的脾气虽说爆了点,却也没个不痛儿子的道理。”
“五哥你是没见到,昨儿个那老爷子,揍得赵四可不轻,身上都打出了血印子,我也是头回见那老爷子,发这么大的火儿。”
董善政叹息着说道。
“看来呀,老四那小子,能老实几天了。”
吴先生笑着调侃了一句,接着说道:“咱这就过去瞧瞧,上梁准备得咋样了。”
说话之间,两人来到工地现场,工匠们已是忙完了,最后的准备工作。
备好的那架主梁之上,大红色的线绳系着一串,当百的铜值钱,闪烁着金属光泽,添着喜庆。
新梁上贴着醒目的红纸,上书“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几个大字。
准备燃放的鞭炮,已挂上红纸包裹着的长竹竿,上供用的桌子,也已是摆放停当,香烛祭品一应俱全。
一切都已准备就绪之后,女人们便很识趣地离开了现场,万事俱备只等吉时一到,即可进行上梁大典的仪式,
所有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大家都知道,今儿个是大喜日子。
但谁也未曾料到,这样特殊的日子,竟然有人来找董家的麻烦。
先是来了位打板唱曲儿,讨要喜钱的喜郎。
喜郎走到建房现场,先是打着花板,吸引了现场众人的注意,随后便是唱念有词,说唱起家喻户晓的上梁喜歌:
进得门来看四方,
四个金砖垫主脚,
四个主脚架金樑。
这架木真好木,
这架樑真好樑,
生在何处长在何方?
树根扎在东洋岱海,
树梢遮了空中太阳。
牛车一辆马车一双,
都送来在这庄上……
董善政知道这是赶红白喜事的喜郎,哪里有店铺开业,建房开工,婚丧嫁娶等喜事,就有这样的喜郎,唱曲儿讨喜钱。
混这碗饭的都是口齿伶俐,能说会道,打着竹板连说带唱,还能现场编词。
主家打点的喜钱多,就给唱点好听又吉利的喜话儿。
喜钱打点得少了,他们就满嘴胡咧咧,说些不太吉利的唱词。
知道主家在办喜事儿,不能拿他怎么着儿,能混这碗饭的也是难缠的主儿。
不管谁家办喜事,总要图个吉利,打点的喜钱自然也不会少,很少听到喜郎唱不吉利的唱词。
吴先生似乎早有准备,从怀里摸出几个当百的制钱,打赏了喜郎。
喜郎见董家打赏如此丰厚,立刻眉开眼笑,点头哈腰的道着谢,掖起大钱,收了竹板就要离开。
泥瓦工匠们常年做这营生,这样的喜郎见得多了,哪里肯轻易放他离开,有人起哄让喜郎多唱几段;
“东家打赏了那么的多喜钱,够你赶好几天场子的了,今儿个别走了,就在这唱到俺们上完梁为止。”
喜郎也不含糊,打起竹板,张嘴就来。
一张桌子四角方,
酒壶菜碗都摆上,
东西成对又成双。
兴许仙人看,
也许凡人望。
这把壶儿打得强,
烧黄二酒里面藏。
东家不敢吃,
凡人不敢尝,
但等鲁班师傅来上樑。
空案一张摆在当阳,
一对金蜡插在两旁,
齐墨斗齐墨斗,
齐下墨斗圣人留。
南方修下观音阁,
北方修下五凤楼。
楼上插金花,
富贵荣华头一家。
工匠们围着打板的,听着他的说唱,齐声叫着好。
正此时,远处走过来一伙儿人,带头之人是李福,身后拖拖拉拉,跟着有十几个人,看样子像是附近几个村庄的教民。
李福听说董家扒了他家老宅的院墙,心里一直耿耿于怀。
对于顺子那些人,李福是不敢招惹的,知道那些人都不是善茬儿,也压根儿就没把洋人放在眼里。
但是对于贵和堂董家,自打扯上洋人的虎皮后,就没这么多的顾忌了。
都说穷不跟富斗,民不与官争。
李福却是偏偏就喜欢,跟那些有钱的大户人家对着干。
他觉得有钱的大户人家,顾虑反而多些。
再一个原因,这些大户对于一些小钱小利,人家也不放在眼里,反而更容易捞到些好处。
像李福这样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混混儿,那些大户人家也都礼让三分。
况且,还有洋大人给他撑腰儿。
正因如此,李福更加肆无忌惮。
他早已暗中打听清楚,知道贵和堂今日上梁,便决定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去找董家的麻烦。
李福先是找到教区的洋教士,想请他出面诉讼,帮自己夺回宅院。
洋教士很多时候,都是以诉讼的方式,帮助那些教众们打官司,以此来拉拢民众入教。
这样的事情做得多了,洋鬼子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知道有些事情,可以出面诉讼,而有些很不在理儿的事情,却也不好强出头。
精明的洋教士,先是让李福诉说一遍,事情的详细经过。
李福知道教会的规矩,不允许赌博。
因此,他巧妙的绕过了,赌博输掉宅院这一节,而只是着重强调,董家扒了他家的后院墙,扩建贵和堂宅院……
听了李福的这番诉说,那位洋教士思量片刻,觉得事情有些蹊跷。
像贵和堂董家那样,有钱有势的大户人家,怎么可能不知法度,随便扒掉别人家的院墙。
由此猜测,李福是有所隐瞒,但洋教士却也没有点破,而是让他去找,本教区的助理教士,请他出面协调解决。
助理教士是中国人,李福谎称是洋教士让他出面的,助理教士不好拒绝。
加上平日里,也没少收了李福的好处,便答应了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