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设区域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理论与实践
- 董杰昌主编
- 1097字
- 2025-02-22 16:02:37
第三节 展望
通过不同层级的医疗机构之间的技术、功能和服务等各种形式的有效联结,各级医疗机构相互之间建立起连接、联合和合作的关系。通过双向转诊制度的有效建立,实现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之间的病源合理、有序的流动(疑难重症患者转诊上级医疗机构,康复期患者转诊下级医疗机构),以达到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相互协作以实现卫生服务体系资源整合及协调发展,能够向居民提供连续、整合的卫生保健服务。
一、构建全生命周期整合策略研究
通过建立并完善区域整合服务体系系统性设计,明确在计划层面、组织层面、实施层面等过程设计的出一整套方案和模式,加强对公共卫生、护理养老机构统筹考虑,在运行机制、补偿制度、人员编制、医保支持、分配机制及协同机制等方面进行完善,建立探索现代医院管理、医药、医保、分级诊疗联动以及综合监管的支持政策与制度,提供针对全生命周期的连续性医疗卫生服务,从割裂的、碎片化服务转变为连续的综合的服务,并达到促进、恢复和维持人群健康的最终目的。同时进一步开展并完善机制研究与定量效果评价,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进行长期跟踪与动态分析,及时发现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障碍,不断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整合的效果。
二、深化不同类型机构的协同整合
鉴于我国关于医疗服务体系整合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整合主要集中在医疗机构间,缺乏与公共卫生和康复机构的整合,因此应进一步整合现有资源,建立公共卫生机构与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互联互通机制,实现防治结合;建立城市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间的分工协作机制,推动分级诊疗;加强社会办医与公立办医的分工协作,推动多元发展;鼓励开通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预约就诊绿色通道,协同做好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护理。
三、全方位整合卫生健康服务链条
以“健康中国”建设为引领,向“以健康促进为中心”转变,实现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合与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结合,构建以人为本的全生命周期医疗服务体系整合策略,实现经济社会与人民健康协调发展。通过全面推进健康社区、健康医院、健康学校示范点建设,整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医疗务项目和服务链条,全面推进国家慢性病示范区、健康促进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创新编制管理方式,推行岗位管理、全员聘任。推进医院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增强医院内生活力。全面推广市区镇村一体化中医服务体系改革经验,以托管及一体化合作为纽带,打通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的通道,着力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与水平。全面深化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区域内协同整合的理念,实现基层卫生改革与公立医院改革协同推进,为辖区居民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医疗、预防与健康促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