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设区域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理论与实践
- 董杰昌主编
- 1228字
- 2025-02-22 16:02:37
第一节 新旧动能转换及供给侧改革等新常态
一、“新旧动能转换”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
2015年10月,李克强总理在召开的政府会议中对当时中国经济进行了初步判断:“我国经济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艰难进程中”,此后“新旧动能”开始出现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主要领导讲话和文件中,2016年在互联网出现的频率逐步提升。进入2017年以来,“新旧动能”内涵也逐渐丰富和完善。新动能,是指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形成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都属于新动能。旧动能,是指传统动能,它不仅涉及高耗能高污染的制造业,还更宽泛地覆盖利用传统经营模式经营的第一、二、三产业。综合学者的观点,新旧动能转换是指通过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形成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包括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来替代传统以资源和政府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
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求侧改革主要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制度创造、创新等要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实现要素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二、“新常态”及其在医疗卫生事业的内涵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及“新常态”描述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讲这番话。在题为《谋求持久发展 共筑亚太梦想》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并表示:“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常态”,就是固有的、正常的状态;新常态(new normal),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正常状态;“新”就是“有异于旧质”。人类社会就是从常态到非常态再到新常态的否定之否定中不断发展,贯穿在常态—非常态—新常态中的主线,才对事物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才能认识事物的规律与本质。新常态意味着中国已进入一个与过去三十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历史性变化。变化体现在卫生健康领域,一方面,人民群众不仅重视医疗卫生机构的整体水平,而且更加重视其提供的服务品质;不但要求治疗疾病,还需要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另一方面,在供给侧,提供高品质、有内涵的卫生健康服务,成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同时,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生态环境及生活方式变化等,给维护和促进健康带来新的挑战。因此,满足人民群众更高水平的健康需求,需要以新旧动能转换为支撑,推动卫生健康事业整体高质量发展,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