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新世界,青春老挝行

——苏州大学青年暑期实践营活动纪实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是“一带一路”上重要的支点国家,它居于中南半岛中央位置,与中国南部接壤。两国地理相近、文化相亲,中老友谊源远流长。近年来,随着中老经济走廊建设和中老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推进,中老两国经贸合作成绩显著,一大批有实力的中资企业进入老挝市场,迫切需要通晓中老两国语言、文化,同时又具备专业知识的高级人才,而老挝本土高校难以满足中资企业的人才培养需求。在此背景下,苏州大学主动响应国家“走出去”发展战略,于2008年开始筹划海外办学,历经三年多积极沟通、磋商和筹划,于2011年7月在老挝首都万象正式成立了老挝苏州大学。这是我国获得老、中两国政府批准、支持的在海外创建的第一所高等学府,开创了中国高校赴国外办学的先河。

▼ 2016年6月,熊思东校长为老挝苏州大学第一届毕业生颁发学位证书

老挝苏州大学创办以来,已招收和培养本科生200余名、进修生3 000余名。老挝苏州大学的毕业生在当地人才市场供不应求,除部分回到家族企业的学生之外,其余全部进入老挝当地重要中资单位和老挝政府部门工作。

老挝苏州大学积极传播汉语言和中国文化,促进中国科学技术在老挝的转移和推广,提升中国高校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学校设有HSK(汉语水平考试)培训和考点,为老挝人民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便利的平台,也吸引了更多老挝及东盟其他国家学子来华学习、交流和访问。通过老挝苏州大学的牵线搭桥,苏州大学与老挝科技部签署了合作协议,建立了中老绿色丝绸研究中心和共建现代蚕桑生产技术与发展模式示范园,把苏州栽桑养蚕技术转移到老挝,帮助老挝人民脱贫致富,在老挝当地产生了良好的效应。

老挝苏州大学是中国高校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去的典型,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真正实现了从“引进”向“输出”、从“开放”向“开拓”的战略转型,对于提升江苏教育、传播中华文化、促进经贸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让更多的本土学生能够了解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精神内核,理解当代青年在新时代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学校决定依托境外办学的基础和老挝苏州大学的特色,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路线拓展到海外,组织大学生赴老挝进行暑期实践调研。通过引导学生走出国门,考察当地的社会机构与企业,增进他们对世界多样性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知,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全球胜任力,强化学生对中国发展道路和当代中国青年使命的认同。

一 做法与特色

2019年7月,苏州大学在江苏省教育厅的支持下,开展了第一届“丝路新世界,青春老挝行”大学生暑期实践营活动。实践营活动围绕“一带一路”倡议精神,以老挝首都万象为中心,依托老挝苏州大学和老挝国立大学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课程学习,围绕“高校交流、社会实践、文化调研”,通过“课程学习、调研走访、互动体验”等活动,让学生同老挝社会各方广泛接触、深入调研,传递中老友谊,为推动两国的教育和科技合作及“一带一路”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 苏州大学学生抵达老挝万象合影

为了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同时确保活动成效,学校在报名者中遴选了34名学生,本硕博学生各占一定比例,覆盖全校文理工农医各个学科,并根据学生特点组成7个实践小组,每个小组都确定了与专业相关的研究考察主题。出行前,学校老挝研究中心主任钮菊生教授还为学生们做了专题行前培训。

(一)五次生动精彩的课程学习,全面了解老挝国情与文化

在老挝的十天研修学习中,同学们听取了来自中老两国五位专家有关老挝国情和文化教育的五场讲座。讲座围绕老挝基本国情、中老关系、中老经济以及教育合作等方面展开。通过专家的详细介绍,为同学们展开了中老两国在历史、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关系的生动画卷。

老挝国土资源局局长、老挝苏州大学顾问普米先生讲述了老挝的历史与发展现状,尤其是老挝社会发展目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老挝计划经济部、老中合作委员会办公厅社会文化领域合作处处长康鹏先生为同学们介绍了老挝的宗教和传统文化,以及老挝的经济发展和中资企业在老挝的投资和发展情况。两位老挝政府高级官员的讲述,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了“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老合作项目为老挝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切实利益。例如,老挝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是中老两国政府共同确定的国家级合作项目,是老挝国家级经济特区,也是中国在老挝唯一的境外经贸合作区,为当地创造了3万多个就业机会,为政府提供了3亿美元财政收入。又如,作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对接项目的中老铁路是将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的战略项目,通车以后,从中老边境到万象的时间将从乘汽车16小时缩短为坐火车3小时。中老铁路的建成将为老挝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铁路贯通能极大降低运输时间和成本,老挝的旅游业、房地产业以及工业和农业等许多产业将得到发展,对老挝乃至整个中南半岛都会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老挝教育部民办教育处副处长冯温格先生则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同学们讲述了老挝的教育现状和发展情况。冯温格先生是老挝最早通过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到中国求学的学生之一,学成后回到老挝发展,他深刻认识到知识改变人的命运,而中国的教育经济则帮助他更好地服务自己国家的教育。冯温格的讲座使得同学们对中国政府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他留学生涯的励志经历也深深鼓舞了苏州大学学子。

讲座中给同学们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还是中国驻老挝大使馆参赞覃晨先生关于中老关系的讲座。覃晨参赞长期从事对老挝交流工作,非常熟悉和了解中老关系情况。他深入浅出,多用数据和事实说话,让团员们在短短两小时内全面了解到中老关系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同时也深刻体会到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团员们在讲座中与覃晨参赞积极互动,透露出求知的渴望,获得他的称赞。“不能一家独大,自己住豪宅,不能让邻居讨饭,这件事中国做得很好。”覃晨总结自己多年工作体会时如是说。

最后,由老挝苏州大学老挝教师为同学们带来的一堂别开生面的老挝语体验课程,又让学生们从语言的角度感受到了不一样的老挝的风情,也为接下来的社会实践环节的基础交流提供了语言帮助。

参加学习体验后,2017级商学院的许寅潇同学深有感触:“我们的祖国积极承担着国际责任,我们也应该努力学习,认真履行作为苏大学子,作为热血青年,作为中华儿女的责任。”

▲ 苏州大学学子参加老挝语体验课程

(二)实地走访解密“网上老挝”,感受“一带一路”壮举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了更好地理解讲座的内容,在老挝的十天里,学生们从课内走向课外,参观了讲座中提到的中老合作标志性项目。第一站就是老挝苏州大学校园和苏州大学与老挝科技部、老挝玉女双手公司三方合作的现代蚕桑产业发展示范项目—中国老挝绿色丝绸研究中心蚕桑示范园。通过在示范园工作的苏州大学老师介绍,同学们了解到学校正在帮助发展老挝的栽桑养蚕生产,培养老挝本土蚕桑技术人才,从而帮助老挝人民实现脱贫致富,同时解决中国茧丝绸企业原料不足的困难。参观示范园使得同学们对中老两国的紧密合作有了切实的体验,同时也为苏州大学而感到骄傲。

▲ 苏州大学学子参观老挝织布村

此后,实践营的同学们参观了中国在老挝唯一的境外经贸合作区—赛色塔经济开发区,以及中老铁路万荣段建设现场,目睹了中国与老挝在各个领域的合作情况,感受到了祖国在海外的影响力。

在水电十四局联合体磨万铁路修建工地上,每天都有一万多名技术人员和工人拿着工程图纸“面朝黄土背朝天”。一顶顶安全帽下,铁路建设工人们的脸上不停地滑下一滴滴汗水。他们建立起154座桥梁,打通76条隧道,建成31座火车站,完成老挝历史上最大的工程项目。通过艰苦环境下锲而不舍的努力,中国的援建队伍诠释了这是一条象征人文、友谊的铁路,是中老合作共赢的标志。来自医学部2018级的同学郎朗说:“来到中老铁路的建造现场,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影响给另一个国家带来的改变,一种自豪感在我心里油然而生。”

▲ 苏州大学学子参观中老铁路万荣段建设现场

中国元素在老挝生根,中国文化也在老挝发芽。团员们与老挝苏州大学学生分组交流、结伴出行、走进老挝社会的最细微处,不仅了解到老挝民众的真实生活,更感受到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向往,问起他们的未来理想,总离不开“要去中国看一看”这样的回答。

文化的交织与向往是相互的。本次文化体验行的团员们分别对万象、万荣、琅勃拉邦的旅游产业现状进行了实地走访和调研。无论是清晨虔诚的布施,还是夜晚多彩的热闹夜市,或者是历史悠久的辉煌庙宇,都给了大家不一样的异域体验。

十天的实践营取得了圆满成功。有一位团员在反馈表中写道:这真的是一次令人难忘的旅程,以前总是很喜欢去发达的国家,但是真的到了一个不那么发达的国度,会对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有不一样的感受。

二 成果与创新

2019中国大学生“一带一路”国家(老挝)文化体验行主要创新亮点如下。

(1)团队组成完善,采访对象多样。团队由苏州大学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共38人组成,由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钮菊生教授带队,以老挝本土居民、寄居老挝的外国人等为采访对象,跨度大、涉及面广,了解受访者对于中国、中国民众、中国符号、中国文化的看法,借以反映“一带一路”发展情况及沿线国家人民心中的中国文化与中国形象。

(2)体验形式多样,调研方式可靠。通过问卷调研、实地走访体验等方式,集中调查老挝当地民众对中国及“一带一路”的感受与认可度,进一步提高真实度。

(3)以小观大,借旅游业见国家发展。2019年正值“中国—老挝旅游年”,以旅游业发展现状为调研切入点,对老挝国内旅游业进行了解,收集相关数据并提出相应改进建议,将进一步促进“一带一路”相关领域的发展。

(4)宣传中国形象,共筑大国复兴梦。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行为契机,前往老挝调研,进行丝路形象探访,进一步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升大国意识。

(5)后期宣传广泛,获得关注度多。团队以“丝路新世界,青春老挝行”命名的实践团队入选2019年苏州大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重点团队。同时,实践营活动也获得《中国科学报》、中青网、《新华日报》、江南时报网、扬子晚报网、苏州新闻网,以及老挝《新万象报》等中外数十家媒体的报道,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三 经验与总结

“丝路新世界,青春老挝行”暑期实践营活动为苏州大学的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使他们能够在校园外增长知识、锻炼自我。通过亲身体验老挝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国在老挝当地的投资建设情况,以及老挝苏州大学的办学情况,与老挝学生和当地民众进行交流,学子们深切感受到了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其他国家交流合作的蓬勃机遇和美好未来。“走出去”看世界,更有助于青年一代理解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不能仅仅考虑自身的利益,必须增强国家之间的合作,广泛地交流信息、技术和经验,这样将有助于彼此在自己的事业上取得更迅速的进步。

2021年是中老建交60周年,老挝苏州大学也迎来了在海外办学的第10个年头。从长远来看,建立老挝苏州大学是一项远景美好的举措。作为中国教育以一种新的姿态“走出去”的尝试,老挝苏州大学肩负着中国高校在海外的社会责任,它不仅启动了中老两国在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方面的长期合作,也为促进两国民心相通和文化互鉴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意义深远。

附件

【青春实践营日程表】

撰稿:老挝苏州大学校长办公室,黄郁健;
苏州大学国际合作交流处,朱履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