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长经历

张志礼自我介绍

张志礼,1930年10月出生于山西省原平县池上村。在他一岁左右的时候,毕业于民国山西大学法政系的父亲考上了经征官,被分配到山西省左云县任税局局长。出身大户人家的母亲只好带着他和姐姐随父亲一起迁移到左云县生活。1937年,从小就渴望上学读书的他终于等到了该上小学的日子,没想到抗日战争爆发,只好随家人一起逃难,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那时没有教室和笔墨,就拿树枝在土地上写字,母亲充当了他的老师,直到1942年一家人才随抗日军队辗转来到陕西,1943年终于在三原县小学完成了学业。

张志礼勤奋好学,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善良助人,自幼就拥有济世救人的情怀,每当看到那些罹患不治之疾的人们痛苦祈求的目光总会顿生恻隐之心。他发誓“一定要学医!”去为百姓驱除病魔解除病痛。1950年炎热的夏天,博学多才的张志礼把自己关在小小的房间里,做着参加医学院考试的准备,在他填写的高等学院报考志愿书中,五个志愿全部填写的是“西北医学院”(现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最终考取了自己喜爱的西北医学院医学系,踏进神圣的医学殿堂,开始了新的征程。在大学期间,有幸得到了德高望重的刘蔚同的指导,打下非常扎实的西医功底。

1955年,他以品学兼优的成绩毕业,并被分配到北京市第三医院皮肤科任住院医师。1959年初,他被组织选派参加了第一届北京市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系统地学习了3年中医学,受教于德高望重的中医皮外科专家赵炳南先生。他深为先生高尚的品德、高超的医术和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所感召折服,从此坚定了坚持走中西医结合道路的决心和信念。1961年,任职北京同仁医院皮肤科。1963年,他义无反顾地调往北京中医医院、北京市中医研究所,任外科主治医师、助理研究员。他孜孜不倦地钻研业务,勤临床勇创新,开展了中医中药治疗皮肤病基础方面的研究。

那时的周末只有一天的休息时间,他顾不得和家人享受天伦之乐,不是让妇产科医生的爱妻做“模特”,仔细观察舌苔,体验脉象,就是用自行车驮着女儿骑行数十里到通州宋庄等几个远郊区县与乡村医生一道挨家挨户为百姓诊治疾病,时时刻刻把百姓的疾苦放在心上。1971年,他参加了西北医疗队,前往酒泉、安西、敦煌、阿克塞等地进行了1年的巡回医疗工作,有一次遇到敦煌发生重大火灾有许多烧伤很严重的病人,他在参与救治过程中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配合使用中医药,大大降低了伤病的感染概率。

1963年,在组织部门安排下,他正式作为赵炳南老先生的学生和助手,协助赵炳南老中医创立首批中医皮肤科,任副主任。1984年任皮肤科主任,1981年5月晋升为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研究员。在跟随赵老的20多年里,张志礼谦逊好学,勤学苦练,深得先生的喜爱赏识。先生将行医65年的经验和珍藏的资料毫无保留地贡献出来,师徒共同研究探讨,合作著书立说,最终整理出版了《赵炳南临床经验集》和《简明中医皮肤病学》。这两部著作形成了完整的中医皮肤科辨证论治体系,是现代中医皮肤科学的奠基著作。《赵炳南临床经验集》一书全面翔实地辑录了赵炳南先生大量的临床病案及经验总结,是反映赵炳南学术思想的标志性著作,于1978年荣获了全国科学大会奖。1987年,在张志礼的倡导下,经北京市政府批准,成立了北京市赵炳南皮肤病医疗研究中心;1996年,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验收,批准为全国中医皮肤病专科医疗中心,张志礼任中心主任。

张志礼在近半个世纪的悬壶生涯中,博览群书,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在继承赵炳南先生学术思想的基础上,最先提出了皮肤病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的理论,充分发挥了中医药扶正祛邪、养阴益气、调和阴阳的作用,配合西药,使系统性红斑狼疮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有效率及10年以上的存活率明显提高,居于国内外领先水平。将一个传统的以治疗中医疮疡为主的中医皮肤科拓展到了能治疗以红斑狼疮、皮肌炎等有皮肤表征的免疫系统疾患的学科,开创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的先河,成为我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科的首创者和开拓者之一。他先后共12次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卫生局及北京市中医管理局颁发的科技进步奖。学术成就蜚声海外,1986年张志礼应邀出席了在香港召开的第一届亚洲皮肤科学术会议,并被接纳为亚洲皮肤科学会会员。1987年至1998年间,他又先后受邀赴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法国等国讲学交流,在当地同行中引起轰动,为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重要贡献。

张志礼致力于我国中西医皮肤科事业的发展,高瞻远瞩地联合皮肤科专家,于1981年创建了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北京一级、二级、三级医院的专业人员均有加入并任相关职务,学会定期举行各种学术活动、病例讨论会,时至今日已成为颇具特色的学术项目。1984年,他又与边天羽、袁兆庄、庄国康、秦万章等专家共同倡导,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的全力支持帮助下在重庆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交流会,会议期间成立了中西医结合研究会皮肤科学组,张志礼任组长。1987年,在青岛召开第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交流暨换届改选会议。此次大会将学组改建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张志礼被推举为主任委员,并连任3届主任委员。学会学术气氛浓厚,学术活动经常化,学风严谨,先后又组建了色素病学组、银屑病学组、结缔组织病学组、皮肤真菌专业小组、皮肤美容学组等,带动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皮肤病学科的发展,为我国中西医皮肤性病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张志礼从事皮肤科医疗工作45年,从事中西医结合工作近40年,在医学领域辛勤耕耘,认认真真地研究学问,踏踏实实地治病救人,不图名利,无怨无悔地为人民奉献了毕生。张志礼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将永远激励着我们沿着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科事业的道路前行,为我国皮肤科医学的创新与发展再续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