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产·生活·生态:美丽乡村绿色人居单元设计营造
- 周忠凯 赵继龙
- 695字
- 2025-04-11 05:54:36
3.1.2 确定单元尺度的主要理论依据
乡村绿色人居单元的本质是通过构建趋近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代谢系统来解决乡村建设及生产生活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乡村绿色人居单元的合理尺度必须建立在生态学的合理范围内,而生态学相关理论则是研究的主要依据。
循环代谢是生态学理论中最为普遍和核心的概念。自然生态系统之所以能够稳定地存在并且为各种生物的生存提供良好的环境,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循环代谢系统合理稳定的运行。在生态学理论中有个基本原则叫作本地性原则(localicity),其主要内容是在自然环境中,生物生存所需的物质和能量能够完全从生物的生存范围以内获取,并且不会超越这个范围,该范围即是自然环境的合理尺度。由于乡村绿色人居单元的代谢系统趋近于自然环境的循环代谢系统,因此也要符合本地性原则的要求。
在前工业社会时期,人类对于物质和能量的需求完全依赖于就地解决,并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梯级利用,实现了趋近自然界的代谢循环系统。中国传统生态农耕智慧中的养分循环就是最常见的案例。反观当前人类社会,随着交通运输系统的快速发展,物质的运输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活动。马克思说,随着资本攫取经济利益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以及工业革命和交通技术的发展,本地化的代谢尺度慢慢扩大到了全球。食物运输过程消耗的能量远远大于食物自身所含的能量,能量的浪费加剧了环境恶化的过程。全球生态恶化恰恰是代谢尺度全球化的结果。
重回代谢本地性,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就地满足资源需要,并实现循环代谢,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本地性原则的概念虽不能确定乡村绿色人居单元的尺度,但却指出了合理的方向,同时它也是被学者从各个角度反复论证过的公认的生态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