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产·生活·生态:美丽乡村绿色人居单元设计营造
- 周忠凯 赵继龙
- 1027字
- 2025-04-11 05:54:36
3.2.1 最大尺度影响因素分析
为确保乡村绿色人居单元的正常运行,必须基于物质能量代谢的最大效益,以及当前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的总体趋势,确定乡村绿色人居单元的最大尺度。具体来说,乡村绿色人居单元的最大尺度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第一,关键基础设施合理服务半径。乡村绿色人居单元的核心是构建以基础设施为媒介的合理的物质循环利用和能量梯级利用系统,所以合理的基础设施设计对单元的构建具有重要作用。基础设施的服务区域越大,越有利于发挥设施系统的规模优势,但随着规模的无限扩大,管道费用、管道损失和输送费用就会相应提高,尤其是当系统低负荷运行时,系统必须以较大的流量来满足较小的负荷,导致很大一部分能量在运输途中散失;若服务半径过小,则不能满足基础设施在一定区域内的规模效应。因此,基础设施的服务半径在理论上存在最优点,该点就是关键基础设施的最大合理服务半径。
第二,强化城乡特征。随着城市化、城镇化的普及,统筹城乡建设,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提高乡村的城市化、城镇化水平,成为当前乡村发展的主要模式。但是乡村是否应该被城市同化?农业生产和农耕生活是乡村的核心特征,千百年来乡村的生存一直遵循这一特征,聚落规模也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倘若盲目模仿城市,必定引起乡村特征与城市格局的格格不入,终将对乡村的生活、生态、文化等各方面造成严重破坏。因此,为了强化城乡特征,需要明确乡村在其独特资源作用下的边界范围,避免和城市混为一谈。
第三,耕作半径。生产是维持乡村正常运行的基本活动之一,也是乡村居民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在乡村绿色人居单元内部并不采取大规模集约化的生产方式,而是以小农经济为主要耕作手段,以个体或聚落为单位进行农业生产,最终达到农业资源服务乡村聚落的目的。因此,便于乡村居民进行农业生产的要素都应该加以考虑。耕作半径指乡村居民由居住地到耕地之间的空间距离,直接影响到耕作面积、通勤时间等耕作要素,因此是确定乡村绿色人居单元最大规模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四,先例借鉴。早在20世纪初,就有部分学者开始尝试进行基于生态要求的人居环境建设,并通过具体数据构建出理想的人居环境模型。此后,也有学者从其他角度探讨了关于尺度确定的具体步骤。纵观学术历史,这种基于尺度确定的相关研究少之又少,并不能为乡村绿色人居单元尺度的确定带来坚实可靠的数据支撑,但是却能够明确地提出一种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引导完成单元尺度的合理确定,因此诸多先例也是确定乡村绿色人居单元尺度的一个有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