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自立为王

“传国玉玺在此!“

葛荣高举玉玺,金光闪闪,照亮了整个大殿。玉玺方正大气,上面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气势磅礴。

阿信在看到玉玺的刹那,眼中闪过一丝震惊。那金灿灿的器物,竟然散发着一种异样的光芒,与他之前感知到元融身上的“黄金之气“竟是如此相似!

宇文泰和胖子也不由倒吸一口冷气,他们作为北魏朝臣,自然知道传国玉玺的重要意义。

“这...这是真的传国玉玺?“高昂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

葛荣满脸自豪:“正是!这玉玺一直是元融的秘藏,据说此玉玺自司马氏篡魏以来,便流落民间,没想到落入元融之手。“

“我大哥对此事一无所知...“高昂喃喃自语。

“自然不会知晓,“葛荣叹息道,“元融心机深沉,此乃国之重器,岂会轻易示人?那晚梅园夜宴,就是胡太后派杀手来夺这宝物,你大哥也是无妄之灾...“

阿信站在角落里,冷眼旁观。他注意到葛荣叙述时有意无意地回避了自己在事件中的角色。

“这玉玺...“高欢走上前,双眼放光,“确实是传国重器啊!自古得玉玺者得天下,此乃天命所归!“

胖子悄声对阿信道:“这玉玺是真的吗?怎会在元融手中?“

阿信摇摇头,低声回道:“无论真假,现在都是反叛的借口了。“

宇文泰的脸色阴沉如水,握紧的拳头显示出他内心的愤怒。

“高统领言重了,“葛荣面露谦虚之色,“玉玺虽在我手,但我不过一介武夫,如何能担此重任?“

高欢一脸正色:“将军过谦了!当今北魏皇室已经腐朽不堪,胡太后临朝,朝政混乱,百姓苦不堪言。天降大任于将军,正是上天的旨意啊!“

“是啊!“一旁的侯景也突然开口,“大将军威名远播,今得传国玉玺,这不正是天意吗?“

大殿中其他将领也纷纷附和:“将军当即皇位,匡扶社稷,拯救苍生!“

阿信和宇文泰交换了一个眼神,都看出了这场戏的预谋性。

高台之上,葛荣一袭蟒袍,手持玉玺,面向苍天。高欢、高昂等人站在一旁,面带肃穆。

高欢上前一步,高声道:“天地昭昭,日月照耀!北魏衰微,胡太后乱政,民不聊生!今传国玉玺归于大将军,乃天命所授!我等恳请将军顺应天命,即日登基称帝,以拯救苍生!“

“是啊!请将军登基称帝!“众将领齐声高呼。

葛荣做出一副为难的样子:“诸位抬爱,葛某何德何能,敢当此重任?“

“将军乃真命天子,若不登基,天下苍生何以为继?“高欢拱手道,“请将军以社稷为重!“

葛荣沉吟片刻,叹了口气:“既然诸位如此推举,且玉玺在手,想必确是天意。那么,葛某便应天命,登基称帝,国号大齐,年号广安!“

话音刚落,高欢立刻带头跪下:“臣等恭贺陛下登基!大齐万岁!“

周围人群纷纷跪倒,山呼万岁。只有阿信、宇文泰、胖子站立不动,脸上写满了震惊与不屑。

“你们几人,敢不拜见天子?“侯景厉声喝道。

阿信目光复杂地看着葛荣,心中翻江倒海。他清楚当前的局势,反抗只会招来杀身之祸,但若跪拜,便是背叛朝廷。一时间,他陷入两难的境地。

宇文泰却昂首挺胸:“臣乃北魏宇文氏子孙,祖辈忠于魏室。今日之事,有违礼法,臣不敢从!“

侯景上前一步,怒斥道:“放肆!尔等小小官员,竟敢对抗天威?“

葛荣脸色一沉,正欲发怒,高欢却突然冷笑一声,走到宇文泰面前:“宇文泰,你这是自寻死路!“

他转身对葛荣拱手道:“陛下,此人向来桀骜不驯,不知天高地厚。臣与他相处多时,知他为人顽固,今日之举,实属意料之中。“

宇文泰冷冷地看着高欢:“高欢,你本是大魏臣子,如今助逆作乱,我果然没看错你这摇尾乞怜的狗奴才“

高欢闻言大怒:“宇文泰!你死到临头,还在那嘴硬,你今日顽抗天命,是自绝于陛下!“说着,他猛地拔出腰间佩剑,指向宇文泰,“来人,拿下此贼!“

几名士兵立即上前,将宇文泰团团围住。宇文泰不为所动,目光更加坚定。

阿信见状,立刻上前一步,挡在宇文泰面前:“且慢!“

高欢眉头一皱:“如愿兄弟,你要做什么?“

葛荣的目光也落在阿信身上,眼中寒光闪烁:“怎么,你也要抗旨不遵?“

阿信行进一步:“不敢。只是我哥,宇文氏一族乃朝廷重臣,若轻易处置,恐怕不利于陛下新建之大业。“他说这话时,语气平缓,却暗含机锋。

胖子见阿信出头,也跟着上前:“你们这帮忘恩负义的白眼狼,我们兄弟几个刚拼死拿下定州,你们现在就打算过河拆桥?”

侯景勃然大怒:“放肆!陛下面前,岂容你们多言?“他一挥手,几名士兵立刻持剑上前。

场面一时剑拔弩张,眼看就要动手,高欢忽然喊道:“住手!“

众人疑惑地看向高欢,只见他笑着对葛荣道:“陛下,杨忠此言虽有不敬,但也情有可原。“他看了一眼阿信,“此人曾在定州平叛有功,若此刻处置他们,确实不妥,念他们对陛下龙威不熟,稍加教导,必能归心。“

葛荣面露疑惑:“高将军为何如此护着他们?“

高欢正色道:“臣效忠陛下,绝无二心!只是陛下新登大宝,正值用人之际。宇文泰虽然顽固,但阿信等人皆有才干。若能为陛下所用,必成大器。不若暂且宽恕,以观后效。“

葛荣沉思片刻,点头道:“既然高将军如此说,朕便姑且饶他们一命。但若再有不敬之举,必不轻饶!“

高欢立即叩首:“臣谢陛下圣恩!“

随后,高欢示意侍卫退下,自己走到阿信身前,低声道:“你救我一命,今日我救你一命,算是扯平。宇文泰我也替你保下,但你们切莫再生事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阿信默然片刻,微微点头:“多谢高兄“

高欢又对宇文泰道:“看在昔日情分上,今日我放你一马。但你若再执迷不悟,我也救不了你!“

宇文泰冷哼一声,并不答话。

高欢叹了口气,转向葛荣:“陛下,这几位恐怕一时难以接受新局面,不如暂且让他们回去静思。待明日再来觐见,定能改变主意。“

葛荣虽有不悦,但看在高欢面子上,还是点头应允:“那就让他们回去好好想想吧!“

阿信向葛荣躬身行礼,虽不跪拜,却也表达了一定的敬意,随后领着宇文泰和胖子退下。

回到被安置的院落,宇文泰立刻怒斥阿信:“你为何要向那伪帝低头?我们堂堂朝廷命官,岂能向叛贼屈服?“

阿信摇摇头:“大哥,你太莽撞了。眼下形势比人强,我们势单力薄,硬碰硬只会徒增伤亡。暂且忍耐,等待时机,才是上策。“

胖子点头附和:“是啊,阿信说得对。今日若非高欢出面,我们恐怕已经人头落地了。“

宇文泰冷哼一声:“高欢那厮不过是两面三刀,趁机立功罢了!他素来与我不合,今日却假惺惺地救我,定有阴谋!“

阿信沉思道:“不管他有何打算,至少我们暂时安全了。现在最要紧的,是想办法脱身。“

几人正在商议对策,忽然门外传来脚步声。一名侍女推门而入,恭敬地说道:“陛下有令,三日之后,将正式册封各位官职。请几位大人准备妥当,届时准时觐见。“

阿信脸色一变:“三日就要册封?“

侍女点头:“是的,陛下已经下令,届时将举行盛大仪式,以彰显陛下恩德。“

阿信勉强笑道:“多谢通报,我们知道了。“

侍女退下后,胖子焦急地问:“哥,这可如何是好?三日之后,接受册封就是认贼作主;不去,又难逃一死!“

宇文泰冷笑:“我宁死不屈!“

阿信眉头紧锁:“大哥,此言差矣。若我们都死了,真相就永远掩盖了,谁来揭露葛荣的阴谋?“

宇文泰沉默不语,显然也陷入了两难之境。

阿信继续道:“我们得想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不接受册封,又能保全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