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混凝土

约莫一杯茶的功夫,杨旭的马车停靠在水力磨坊。

相较于一个月前,此时的水力磨坊少了几分热闹。

因为水力磨坊建造完毕,因此只需要几个匠人留在这里负责维修水力磨坊,其余的匠人们一部分去其他工地,一部分则是遣散归家,做其他的活计。

基本上,匠人们离去之时,既兴奋又不舍。

兴奋的是在几个月之中,赚了不少银子。

有婆娘的可以在婆娘面前好好牛气一次。

没婆娘的,也可以有底气让父母张罗着娶老婆。

甚至自己的兄弟或者同乡因为积极表现,被太子殿下授予了员外郎的身份,自然是可以稍微沾沾光。

不舍的,自然是因为这么好的工作结束了。

虽然说的是来干活,不少工匠反倒是还胖了!

这在大夏王朝的各大行当里,还是头一回见!

因此,匠人们都挤破脑袋想要继续在杨旭手下做工。

好在杨旭想要做的事情很多,有不少的工作岗位留给他们,倒也不至于为了一个岗位争得头破血流。

身为水力磨坊的主匠头,姬墨自然是要留在这里记录水利磨坊的各方面情况,然后基于这些数据对水力磨坊进行完善和维修。

听到杨旭到来,姬墨急匆匆出来迎接。

“小人拜见太子殿下。”

“姬大师,本宫再三说过,你乃是本宫,乃至大夏的有才之人,见到本宫不必行礼。”

说着,杨旭上前一步,帮助姬墨掸了掸肩膀上来不及收拾的褶皱。

顿时,姬墨受宠若惊。

随之而来的,则是浓浓的感动。

他赶忙回道:

“谢殿下厚爱。”

又说了几句客套话,杨旭说出了此次之行的目的。

“姬大师,你还记得本宫上一次和你说的事情吗?”

“小人当然记得,榫卯结构的铁块。”

杨旭点点头,凝声道:

“没错,本宫这一次前来还是为了这个!”

面露深思之色,姬墨低下头。

少许,他抬起头道:

“殿下,其实小人有个办法,也可以做到殿下想要的效果。”

眼睛一亮,杨旭询问道:

“还请速速说来。”

“殿下为何不使用空心的铁块,只需要在铁块里放入石块,亦或者是沙土之类的东西,虽然不比铁块坚硬,但实际效果并不会差很多。”

这一点和杨旭想到一块去了。

但杨旭想要的是...和铁块一样坚硬!

脑海中组织一下语言,杨旭说道:

“姬大师,有没有一种可能,用沙石和一些东西混合起来的材料,其坚固程度足以媲美铁块!”

猛地,姬墨直勾勾盯着杨旭!

好似活见鬼!

“殿..殿下,你刚才说什么?”

对于姬墨的反应,杨旭有些不明所以,疑惑道:

“本宫说,可不可以用沙石等材料制造出一种新材料,它的坚硬程度足以媲美铁块!”

令杨旭万万没想到的是,姬墨竟然是对着他直接跪下!

行大礼道:

“第二十五代传人,拜见老祖宗!”

姬墨乃是鲁班后代,叫自己老祖宗。

岂不是再说,自己是鲁班?

杨旭直接被搞懵逼了,道:

“姬大师,你这是做何?”

姬墨满眼认真和坚定道:

“太子殿下,您一定是老祖宗转世!”

“要不然,为何鲁班秘术里的东西,您都知道这么清楚!”

“甚至里面的一些话,竟然和您方才说的一模一样!”

杨旭惊了。

姬墨激动的面色涨红,继续道:

“就您方才说的媲美铁块的材料,先祖的鲁班秘术中便有这个记载。”

“用沙石再混合一些其他的材料,便可制造出这般材料!”

“我敢保证,鲁班秘术的原版只有小人手中有,殿下您绝对没有看过!”

“若您不是先祖转世,如何能准确无误的说出这句话!”

听到姬墨的解释,杨旭的眉头这才逐渐舒缓。

原来误会在这里。

杨旭想要说的材料便是混凝土。

而且是高硬度的水凝土。

坚硬程度要比糯米混合石灰石的方法坚硬的多!

再者便是产出速度,风干速度。

都要远超这个时代的任何建筑材料!

当然,杨旭自然是不能当姬墨的祖宗,脑海中忖度片刻,说道:

“其实本宫有这个想法,也是从一本古书上面得到的灵感。”

“你可听闻大禹治水?”

一脸惊疑之色,姬墨点点头。

杨旭继续道:

“而大禹治水所用的息壤据说是一种可以生生不息的泥土,遇水时就会变硬,比钢铁还要硬,足以挡住洪水!”

“本宫便觉得,既然是生生不息的物体,潜意思是不是可以人为的制造出来?想制造多少就可以制造多少!”

“既然息壤也是一种泥土,那么它是不是由沙石和其他材料混合而成?”

听到这里,姬墨来了浓厚的兴趣,已然是忘记自己方才给杨旭叫老祖宗的事情,连忙问道:

“殿下,莫非您有什么发现?”

点点头,杨旭回答道:

“确实有发现!”

眼带精光,继续道:

“据神话传说,息壤乃是天帝之物,被鲧所偷,用来堵洪水。”

“而天帝所在的地方,乃是西方昆仑山!”

“本宫对于地理堪舆也有一些研究,曾在内库中发现一些从昆仑山带回来的土壤!”

“在这里,本宫发现了一个特点!”

姬墨屏住呼吸,大气都不敢喘一下,生怕打断杨旭的思路!

他隐隐感觉,一个惊天的秘密就要展现在他的面前!

一个事关三皇五帝时期的秘辛,一个事关他的先祖鲁班求之不得的秘宝!

这时,杨旭略显平淡的声音终于传入他的耳中!

“石灰石!粘土!铁矿粉!”

“这三样材料,本宫在昆仑之石中见的最多!”

“既然息壤是源源不断,取之不尽的,所以本宫就猜测,它的取材一定是最常见和最普通的材料。”

“而它的秘方才是最关键的!”

杨旭说的这些东西,乃是他上辈子当卧底之时,在西方的一些学者口中得到的东西。

水泥和混凝土是现代才独有的东西吗?

显然不是的,聪慧的人类先祖早就发现了这个材料,并且将其运用。

罗马斗兽场,万神殿,都是混凝土建筑。

乃至于神秘的金字塔,都有可能是混凝土修建的。

相对于西方混凝土建筑的普遍,神秘的东方就显得逊色的多。

一些西方学者便对此暗中进行调查,最终将目光锁定在息壤上面。

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发现息壤便有可能是混凝土。

只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制造息壤的配方失传了。

但是也有一些类似息壤的材料流传了下来,就例如糯米配上石灰石,其建造出来的建筑,坚硬程度便可以媲美等级稍低的混凝土。

再例如石灰,黏土,沙子组成的三合土,也是足以媲美等级较低的混凝土。

而这些材料,便可能是息壤的低配版,缺少了一些材料,这才无法达到息壤的高度。

毕竟,从他们的配料中可以看出,他们和现代混凝土的配料有很大的相似点。

当然,这些都只是杨旭道听途说的,至于西方学者真实的研究记录,杨旭并没有亲眼见过,也没有从科学期刊上见到过。

就当是个乐子听听。

但忽悠姬墨,完全足够。

这不,姬墨已然被杨旭的话彻底吸引,眼中满是对于真相的渴求,连忙道:

“殿下,那您发现了这个配方了吗?”

淡淡一笑,杨旭自信道:

“我们既然知道了材料,难道还测验不出他的配方?”

二世为人,杨旭脑子的知识很多,混凝土的配方便在其中。

但是吧,做人低调一些总归没有坏处。

又道:

“姬大师,本宫给你写一些材料,你就按照这些材料进行实验,按照不同比例调制,选出最坚硬的一种!”

早已迫不及待的姬墨赶忙拿来纸笔,递给杨旭道:

“殿下放心,小人绝对在最短的时间内测出最优良的配方!”

认可的点点头,杨旭补充道:

“姬大师,你要记住一点!”

“此事切莫让其他人知道。”

“也断然不可传出去。”

表情一肃,姬墨连忙保证道:

“小人明白!”

随即,杨旭将混凝土的材料一一写在纸上,交给姬墨。

身为国之匠人,姬墨最热衷的便是发现新技术,新材料。

迫不及待的,带着满心激动,姬墨立刻着手去做实验。

看到他的行动,杨旭心中也是松了口气。

有这样的能人,真的是省心。

再者,事情确实十分紧急,姬墨的动作越快越好。

时间便在等待中迅速离去。

转眼亦是三天过去。

正在给姚天际写信的杨旭忽然得到了消息。

姬墨的测试结果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