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盘几个铺面?”
余阿叔缓缓点头:“我看我们人流量那么大,旁边的商铺有不少眼红的。”
可不是嘛!
旁边的店铺不管是不是米线店,一个个都冷火秋烟、门可罗雀的。
只有童氏米线馆这里像打仗一样,人来人往络绎不绝,而且人声鼎沸热闹至极。
旁边哪家店不眼红?
说不定到时候人家哪家眼红了也开始开米线店,弄个童氏米线店、童氏米线铺之类的出来抢生意。
为了不被抢生意,最好的方法就是再扩大一波店面了。
扩大了店面,他们吸引过来的顾客群体也才能全部被他们自己收下。
不然怎么想怎么亏啊!
而几个人正在说话时,余小清的电话响了。
“老哥的。”余小清连忙去接:“喂,老哥?”
对面传来余宏的声音:“老妹,我考虑了一下,想了一下,有几个点和你交代一下。”
“老哥有话要说。”余小清顿时和童孃、余阿叔点了点头,而后打开免提:“老哥,我打开了免提,你说吧。”
“好。”余宏的声音沉稳而洪亮,令众人感受到一种安心。
“主要是我分析了一下目前国内的形式,发现了一个房价的走向。”
“我们现在有两种方法,自己买一套房子,现在一三年过个五六年,比如一八年一九年卖出去,在这时间之内我们可以住着,卖出去了就等房价降再买,可以赚钱。”
“这么几年,十万买进来的房子,可以五十万卖出去,买五套可能一两百万左右。”
说到这里,余宏顿了顿,等众人反应。
童孃顿时和余阿叔对视了几眼,眼神中满是震惊。
现在的房价有多高?
以前他们八几年、九几年时候,几百几千就可以买一套大房子。
在当年,万元户那是比现在的百万富翁是更有钱的,也更有面子的。
而现在呢?
几万、几十万都不一定买到一套。
而且这还是在蒙自这里。
听说如果在上海那些大城市,什么一环二环的地方,几十万可能就够买一平米地方的。
而现在余宏告诉他们,买房很赚钱?
那么几年赚那么多?
那岂不是意味着一年就能赚十几二十甚至几十万?
那他们辛苦劳作的意义去哪儿了?
“买卖房,会很赚钱,很赚钱,当然了,只能赚钱。”
“好了,这个情况大致是这样。”余宏说完,又继续说道:“另外,咱们家这些年攒下来的钱,还可以投入到另一个地方……”
“米线。”
说到这里,余宏语气严肃:“用米线赚钱,坏处也很多,比如受市场波动影响大、运营成本高、竞争对手多等等。”
“好处也有,就是现收现付,不存在压账、欠账、赊账的情况,就是一年赚的毛利和净利比不上房价。”
“老爹老娘,这要你们自己选择了,不管选择哪个,我们一家人都会全力以赴的。”
选择,交给了童孃和余阿叔。
而余阿叔也看向童孃:“童孃,童氏米线馆,最终还是你的。”
童浩羽也看向童孃:“童孃,以前爷爷把店交给你,那就认定你了。”
余小清也不说话。
选择权,交给了童孃。
如果说之前,他们都还在一本正经地讨论怎么应对春得园的问题。
那他们现在已经被买房子那巨大的利润给震撼了。
他们辛辛苦苦那么多年赚的钱,可能还没有人家买几套房子摆着升值赚得多。
太赚钱了!
那么多钱,比较之下,他们的努力显得非常没有意义。
那么苦那么累,还不如买了房子去卖,成天还可以闲着。
而这时,童孃并没有思考太久,就直接笑着道:“这个问题研究考虑过了。”
此言一出,余阿叔脸上也露出笑容。
对于他们老两口来说,在春得园的巨大压力到来时,他们就已经面临过这个选择了。
当然了,在之后也遇到了这种选择好几次,不过每一次都让他们更加坚定了原本的选择。
那就是,继续做米线!
“我们不做米线,街头的三七大叔上哪里吃米线去?”
“是啊!郭大婶和他孙子还夸我们新出的排骨米线好吃呢!”
“还有一店面的姐妹都指望着这份营生呢!”
童孃和余阿叔对话,讲述不开米线店的理由。
而余小清也笑着对手机道:“老哥,老爹老妈其实早就下决心了。”
说着,余小清叹了一口气:“而且,虽然资本化席卷全球,但是我们也不能只是为了钱不是?”
“你看看春得园弄的米线,用浓汤宝和三花淡奶做汤底,用加了过量明矾的米线来做食材,还有那些肉和菜,一个比一个难吃。”
“我作为一个蒙自人,看着这些根本看不下去!你想想,外省的游客来这里,看到的遍地是春得园,然后去消费,吃了一口差点吐出来,多丢人?”
“我也能大致明白老爹老娘的想法……”
余小清看着童孃和余阿叔笑了笑:“钱,有很多种赚法,有很多渠道都可以赚钱,但是我们要做出选择。”
“老爹老妈做了米线店几十年了,早都有感情了,而且现在甚至有了很多的责任感。”
“我们是为了生活而赚钱,而不是为了赚钱而赚钱。”
“如果为了钱,连生活都失去了,那我们还有必要赚钱吗?”
余小清说出了童孃和余阿叔的想法。
童孃和余阿叔拼命点头,旁边的童浩羽也十分赞同。
而电话那头的余宏也轻轻笑了笑:
“如果是这样,我就放心了。”
“不然我也怕老爹老娘以后看到别人做房地产做金融的眼红。”
“做生意,最首先就要知道……”
“做生意,永远为的不仅仅是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