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地理位置问题

“坐西朝东?”

余小清也一下子判断出来这个店铺的位置,而后有些疑惑:“这怎么了吗?浩弟你不会是很迷信的人吧?”

余小清一脸无语。

要知道,她是非常非常讨厌迷信的。

比如近年来一种名为“星座”的东西就在上海大行其道。

这种迷信往往是一种新型的迷信,用一种模棱两可的话术,将人的性格、行为等很多东西,全部概括为了十二个星座。

对于这种东西,余小清看过以后是嗤之以鼻的。

而星座的“受害者”,往往就是那些逻辑思维不够缜密的少男少女,很多老一辈人都觉得星座很可笑。

但是同时,那些老一辈人的迷信余小清也觉得很可笑。

什么求神拜佛,什么算命算卦,余小清在接触了之后,都是一概不信的。

她考试时写的一笔一划、做的每一道题、每一张试卷,她都知道来源的,都知道是为什么,都知道那成绩是来源于她的努力或者懈怠。

这是她自己的努力或者懈怠,和文曲星有啥关系?和文殊菩萨有何关系?

再者,她父母赚的每一分钱,都是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通过收入减去支出等于利润赚来的,关所谓的财神什么事?

余小清很讨厌迷信,讨厌的原因就是因为童孃和余阿叔很信这个。

很多时候,她父母,也就是余阿叔和童孃,抠抠搜搜的,给自己买双几十块钱的鞋的钱都舍不得。

但是却往所谓的功德箱里几百几百地投钱,把那些和尚尼姑一个个养的是膘肥体壮、富的流油,一个个不是奔驰就是宝马的。

甚至她听说,有很多人是经常去争所谓的头柱香的。

在余小清看来,求神拜佛信算命的人,不仅仅是逻辑思维不缜密,还喜欢走捷径。

自己不看书,去祭拜孔子、祭拜文曲星、祭拜文殊菩萨?

自己做了坏事,去祭拜观世音菩萨、去佛庙上香?

迷信之所以为迷信,就是因为无法证明或者证伪,所以可以依靠这一点来愚民。

古代不知道闪电打雷,所以一个个祭拜雷公电母。

而现代知道了,也没看谁成天在等着闪电,闪电一来就跪下念念有词的。

而现在,现在没有破译的一些东西,很多人也是信以为真。

像送子观音。

你让一个人去祭拜送子观音,第二年他媳妇生了,那这究竟是送子观音投的种,还是他投的种?

说不清楚,很难证明。

但是,要证伪怎么证伪?

你只要让一个女的,在一个房间里一个月,什么男性都别触碰,也别触碰精子,结果祭拜了送子观音就怀上了。

这样的话,这个世界的历史和规则都将改写。

但是,很可惜,事实不是这样的。

科学会告诉你,怀孕是因为精子和卵子的结合,而非什么祭拜了送子观音。

这就是迷信。

还有所谓风水也是。

什么谁谁谁要葬在哪儿哪儿,才能给子孙后代享福什么的。

在上海,很多地方都是直接火化,而且骨灰都是成排成排地放在山上,哪给你讲什么风水。

而余小清的很多想法,其实很多童家的人都知道,童浩羽肯定也是知道的。

所以说,如果此时童浩羽要是说出什么“坐西朝东风水不好”、“这里不是菩萨来的地方”、“请不了财神坐镇”的话……

余小清肯定会非常生气,也非常失望的。

她希望把童氏米线馆交到一个相信自己的双手双脚和大脑,相信自己的能力的人手里。

而不是一个成天想着用一些乱七八糟的方法的人。

手机电脑不是靠求神拜佛后凭空凝聚、凭空被神明捏造在祭坛上的。

驱逐鞑虏也不是靠的诸天神佛,而是靠的一个个不屈意志的鲜血。

开米线店,靠的更不是这些。

靠的是十年日复一日地辛勤劳作……

四五点钟起床,然后买菜、熬汤、配菜、准备米线。

靠的是那种传承自祖祖辈辈的技艺,以及将那种技艺发扬光大的决心和毅力。

靠的也是那种完完全全的热爱和奉献,而不是所谓的求神拜佛。

所以,余小清对这个问题很重视。

而此时,看到余小清如此凝重地看着自己,童浩羽也不由得苦笑了一下:“是是是,小清姐,你以前和我说过很多了!”

童浩羽有些哭笑不得。

余小清可谓是反迷信第一人了,余宏也是。

这两个童家学历最高、成就最高的人,一直以来都很讨厌这些封建迷信。

偏偏这两个从来视神佛为粪土、视算命和风水为笑话的人,却成了童家成就最高的两人。

而其他人呢?

其他人年年求神拜佛,年年供奉各种东西,拜神的时候一个比一个心诚。

结果呢?

比如童浩羽他爹,就是其中一个人。

童浩羽他爹,拜的神多不胜数,什么地藏王菩萨,什么财神等等。

结果呢?

出去赌博,家庭被弄得支离破碎,下一步就是妻离子散。

所以,童浩羽自然也是不信那些的。

“小清姐,我和你一样,也不信这些的。”童浩羽摇了摇头,指了指前面:“我想说的坐西朝东,不是风水,而是阳光。”

说着,童浩羽的神色凝重起来。

余小清闻言也看了过去,顿时神色一怔。

对啊!

阳光!

这也是一个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因为开米线店的一般会开到下午两三点。

这个时间段正是太阳自东向西升起的时间。

本来蒙自就是一个很热的地方,地处亚热带而非北温带。

这里的温度普遍比省城昆明要高好几度。

所以,蒙自这里早上也会升温很快。

如果太阳照着,又吃着热乎乎的米线,那不得直接热死?

“确实是很重要的问题。”余小清有些羞愧:“都怪我,之前忽略了这个问题,还对迷信的问题太敏感了。”

看到余小清如此勇于承担错误,童浩羽不由得更加感叹了。

勇于承担错误并且加以改之,这也是一个非常非常稀缺的能力。

童浩羽觉得,光是租一个铺面,他都能从余小清身上学到很多很多。

这让他想起了一句话: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