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公元前57年之大汉王朝(十七)
- 那些个甲子年发生的事
- 黄河三尺鲤07
- 2057字
- 2025-04-26 21:57:02
宣帝低头凝视着她,眼中满是柔情与宠溺。
他轻轻抬起霍成君的下巴,
两人的目光在烛光中交汇,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
宣帝缓缓靠近,霍成君也微微闭上了眼睛,
两人的唇轻轻贴合在一起。
这一吻,温柔而绵长,仿佛诉说着彼此心中的深情与承诺。
殿内的烛光摇曳,将两人的身影投射在墙壁上,
交织成一幅温馨而美好的画面。
红烛的火焰轻轻跳动,仿佛在为他们的未来祈福。
霍成君的双手轻轻环住宣帝的脖颈,
宣帝则将她搂得更紧,仿佛要将她融入自己的生命之中。
良久,宣帝才缓缓松开霍成君,低声说道:
“成君,从今以后,你便是朕的皇后,
朕的知己,朕的依靠。
朕愿与你携手,共度此生,共创汉室辉煌。”
霍成君依偎在他的胸前,轻声回应:
“陛下,臣妾定当竭尽全力,辅佐陛下,守护这天下。”
两人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信心。
烛光映照在他们的脸上,显得格外柔和而温暖。
这一刻,他们不仅是皇帝与皇后,
更是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伴侣。
在这深宫之中,他们的心紧紧相连,
共同肩负起汉室中兴的重任。
夜深人静,殿内的红烛渐渐燃尽,
但两人的心中却燃起了对未来的无限希望。
这一夜,不仅是他们新婚之夜的开始,
更是汉朝中兴之路上的一个重要时刻。
霍成君的入宫,不仅为宣帝带来了情感上的慰藉,
也为汉朝的稳定与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
公元前68年4月21日,西汉权臣霍光病逝。
霍光作为汉武帝托孤重臣,历经昭、宣两朝,
执掌朝政长达二十年,是西汉中期最具影响力的政治人物之一。
他的去世标志着西汉政治格局的重大转折。
霍光去世后,汉宣帝刘询与上官太后亲自前往霍府临丧,
以示对这位功勋卓著的老臣的尊崇。
霍光的葬礼极尽哀荣,朝廷按照皇帝的规格为其举行了隆重的温明厚葬。
这不仅是对霍光个人的褒奖,
更是对其辅佐昭帝、拥立宣帝、稳定朝局的功绩的肯定。
霍光去世后,汉宣帝正式开始了亲政生涯。
宣帝虽为霍光所立,但深知霍氏家族权势过大对皇权的威胁。
然而,宣帝并未立即对霍氏家族采取打压措施,
而是采取了怀柔与制衡并重的策略。
他一方面感念霍光的功德,
任命霍光的侄孙乐平侯霍山领尚书事,
继续让霍氏家族参与朝政;
另一方面,宣帝通过制度化的方式加强了对朝政的控制。
宣帝规定,群臣必须定期向皇帝报告工作,
以便皇帝能够全面掌握朝廷事务。
他每五天听取一次朝政汇报,
从丞相以下各级官员均需详细陈述工作情况及施政措施。
这种制度化的听政方式,不仅使宣帝能够及时了解朝政动态,
还能通过官员的汇报考察其政绩与能力。
这种制度设计既体现了宣帝的治国智慧,
也为后世帝王提供了借鉴。
在宣帝的精心治理下,朝廷机构逐渐完备周密,人员配置得当。
各级官员各司其职,朝廷上下形成了同心同德、勤勉为政的良好风气。
宣帝通过制度化的管理,既避免了权臣专权的局面,又确保了朝廷的高效运转。
这一时期,西汉政治清明,国力强盛,
为后来的“昭宣中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霍光的去世与宣帝的亲政,
标志着西汉政治从权臣辅政向皇帝集权的转变。
宣帝在感念霍光功德的同时,
通过制度化的管理逐步巩固了皇权,
展现了其卓越的政治智慧与治国才能。
这一时期的历史进程,不仅深刻影响了西汉的政治格局,
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治国经验。
公元前67年5月24日,汉宣帝刘询在长安未央宫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册封典礼,
正式立皇子刘奭为皇太子。
这一事件不仅是宣帝统治时期的重要政治举措,
也是西汉王朝巩固皇权、稳定国本的关键一步。
册封典礼的筹备工作早在数月前就已开始。
未央宫内张灯结彩,宫墙内外装饰着华丽的丝绸和彩旗,象征着皇室的威严与荣耀。
典礼当天,文武百官身着朝服,整齐列队于大殿两侧,气氛庄严肃穆。
宣帝身着衮冕,头戴十二旒冕冠,
端坐于御座之上,神情庄重而威严。
典礼开始后,太常卿宣读册封诏书,
宣布立刘奭为皇太子,并大赦天下。
诏书宣读完毕,宣帝亲自为刘奭佩戴太子冠冕,赐予象征储君身份的玉玺和绶带。
刘奭身着太子礼服,神情恭敬地接受册封,并向宣帝行三跪九叩大礼。
随后,百官齐声高呼“万岁”,声震殿宇,场面极为壮观。
册封典礼结束后,宣帝宣布大赦天下,以彰显皇恩浩荡。
同时,为表彰太子外祖父许广汉的功绩,
宣帝特封其为平恩侯,赐予食邑,
并赏赐金银珠宝、锦缎布帛等物。
许广汉感激涕零,跪拜谢恩,
表示将竭尽全力辅佐太子,为朝廷尽忠。
这场册封典礼不仅展现了西汉皇室的威严与礼仪,
也标志着宣帝对太子刘奭的信任与期望。
通过立太子和大赦天下,宣帝进一步巩固了皇权,
稳定了朝局,为西汉的繁荣与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汉宣帝刘询深知,尽管霍光已经去世,
但霍家的亲属和亲信仍然牢牢掌控着中央政府的各个重要部门,
尤其是兵权仍然被霍家牢牢掌握。
更为严峻的是,霍显毒杀许皇后的真相也开始逐渐浮出水面,慢慢泄露出去。
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宣帝决定采取果断行动,削夺霍家把持的权力。
他首先从军事权力方面入手,
解除了霍光的两个女婿分别担任的东宫(长乐宫)和西宫(未央宫)卫尉的职务,
剥夺了他们掌管禁卫军的兵权。
接着,他又将霍光的外甥女婿和孙女婿从重要的中郎将和骑都尉的位置上调离,
并收回他们的官印,改由自己信任的许、史两家子弟担任南北军和羽林郎的统帅,
从而将兵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