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中医人要活成什么样子?我在贵州大山里发现一个新版本
众所周知,中医是几千年前老祖宗传下来的“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医药迎来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庚子岁首新冠疫情大爆发,国家大力推动中医药全面参与抗疫,中医药价值再次引发世人瞩目,中医人的社会影响空前提高。
粗算一下,我从做医学图书编辑起,跟中医人打交道已经12年了。东西南北中,深浅不同地约会、遭遇和接触老、中、青中医人后发现一个现象:嘴上大情怀和心里小苦逼者居多。理应“中正平和”的中医人,为什么实际生活状态是这样的?我一直在寻找答案,也期待遇到不同的鲜活版本。
在我偶然结识了贵阳青年中医舒健平后,通过他了解到,他远在毕节的“救命恩人”兼中医老师王春大夫,三十年来,一直在行医,曾经在毕节市最好的三甲医院工作,而且,至今免费培养出几十位“铁杆中医”。想不到,在贵州的大山里,竟然藏着这样一位传奇中医人及其自成一家的中医传承。直觉告诉我,要深入大西南腹地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