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口碑两极分化

2005年,2月8日,大年三十。

春晚准时开播。

《举起手来》的老熟人潘長茳,以及郭荙都出现在了节目单上,但让人最为印象深刻的还是趙苯山和搭档范炜带来的‘忽悠’系列。

趙苯山:【我们家有头老母猪啊,黑底儿白花的,早晨起来打开圈门以每小时80迈的速度向前疯跑,咣当一下,撞树上死了!】

范炜:【那怎么会撞死呢?】

趙苯山:【那头猪不会脑筋急转弯呗!】

……

与此同时,《举起手来》正式登陆院线。

由于提前向冯导要了带子,完整看过了整部影片,蒋荀悬着的心也是终于放松了下来,毕竟…一部能让人无脑傻笑的片子,运气不会太差。

影片一明一暗,两条主线。

明线为佛头争夺,贯穿全剧整个篇幅;而暗线则是以片头旁白所介绍的姥姥展开,运送日军细菌实验的罪证。

影片中,冯导设置了一个小悬念。

姥姥女扮男装后,多次不合时宜的提出要回去拿回她的衣服,但直到后来与游击队队长交谈中,所有人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件衣服里装着的是日军在我国进行非人道化学实验的证据。

在抗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时间点,《举起手来》的出现不可谓不应景。

隔日。

郭效广早早打来电话,言语中的兴奋藏都藏不住。

蒋荀懒洋洋的打了个哈欠,这才缓缓开口道:“看来电影放映数据不错。”

“你怎么好像一点都不惊讶?”

“有么?可能是你感觉有误。……一杯豆浆,谢谢。”接过李韵芬女士递过来的豆浆,蒋荀继续道:“具体的票房出来了吗?”

“唉,早着呢!”电话另一端,郭效广长长叹了口气,“下沉市场就是这样,想统计个数据难得要死!这要是院线,还用等到现在?票房数据半夜就能统计出来!”

“...行了,大初一的,别那么丧气。”大大咬了口油条,蒋荀含糊道:“吃早饭没?替我跟郭叔、郭婶问个好。”

挂断电话,餐桌前的蒋母询问道:“是《举起手来》的事儿?”

“唔…”吃太得快,险些噎住,蒋荀大大灌了一口豆浆,才把这股气顺下去,“咳咳…好悬没把我噎死。郭效广打来的,说是片子反响不错,后续应该问题不大。”

蒋母闻言点了点头:“不错,今年拜年别忘了去你赵姨那,为了让这部片能在春节这个好时候上映,人家费了不少劲儿。”

不大不小的中层领导放到一般私企,或许没有什么存在感,但放在中影这个庞然大物里,那可就另当别论了。

通常来说,一部电影整体可以分为三个环节:制片方、发行方、院线方。

制片方,通俗来讲就是投拍电影的。

发行方则是负责把电影销售给影院的一个环节,如此也就意味着影片最初的上映与否、排片量如何,直观体现出一家发行公司的背后能力,以及使了多大劲儿。

院线则是电影放映的终端。

作为上下游通吃的国字号选手,中影背后的力量大到难以估量。因此,从蒋荀回国那天起,李韵芬女士就开始为儿子做准备,不说登上这艘巨轮,只盼以后能走的平顺一些罢了。

不过,再重要的事在春节面前都得让步。

年初一开始,亲戚长辈、叔叔阿姨、前辈老师…蒋荀挨个登门拜年,这么一趟串下来,时间直接来到了大年初八。

午夜。

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在昏暗的房间响起,把进入浅层睡眠的蒋荀瞬间惊醒,手臂胡乱在床头柜摸索半天,才拧着眉拿起电话,‘郭效广’三个大字赫然出现在屏幕上...

我艹&¥%……@#@#@%

费了好半天力气,蒋荀才堪堪压下火气,接通直接道:“少爷,知不知道现在什么时间了?”

“蒋哥!完了!咱们片子完了!”郭效广根本不听到他说什么,在电话那端自顾自喊叫着,“快去看贴吧,里面的都是骂咱们的帖子!”

原本有些混沌的大脑瞬间清醒过来,蒋荀不做犹豫,立刻翻身起来,打开电脑,直接点进论坛。

果然,首页接连显示着数条《举起手来》影评贴,蒋荀点击进去,屏幕立刻被一大片密密麻麻的字符所占据。

【RT.过年回乡下,恰好放映队来村播放电影,出于好奇去凑了个热闹。好家伙,这一看差点没把我恶心死。

作为有幸看过冯晓咛战争三部曲的观众,我在电影开始前可以说是万分期待。但是!所以说但是!在看完整部片子后,任谁威逼利诱,我也不会承认这是冯晓咛的作品!

影片中,导演将我军塑造的无比智慧与高大,把日军塑造成十恶不赦却又外强中干的傻子,难道不知道有一句话叫做‘矮化敌人就是贬低自己’吗?

难不成小日子是派了一群傻子兵去侵略别国的?神州大地让傻子们弄成这样,咱还跟丫死磕八年,究竟谁脑子有问题?依我拙见,这影片干脆别叫战争喜剧片了,改叫战争闹剧片才更为贴合!

最后再次强调!

降低对手的智商以彰显自己的睿智,是最最最弱智的行为。】

2楼:

【哈哈哈,恰巧看到+1。据说冯晓咛拍摄《举起手来》是为了致敬法国经典战争喜剧片《虎口脱险》,两部作品都旨在丑化法西斯,娱乐大众。

虽然《虎口脱险》拍得更高明些,但《举起手来》也没那么差。

或者换个说法…是国籍的锅。】

3楼:

【2楼纯几把乱说!《举起手来》能比得上《虎口脱险》?

一个是幽默,一个是浓浓的土味搞笑!高下立判!】

4楼:

【3楼你怎么能如此贬低洋大人的作品呢?

幽默?你知道个P的幽默,那是艺术!】

5楼:

【不好意思,没看过,但想凑个热闹~外国片矮化敌人是幽默,国片矮化敌人是闹剧。

哦吼~请问这是什么品种的双标狗?】

......

蒋荀面无表情滑动鼠标,将帖子一页一页,一字一句的看完。

意外吗?

说实话,并不。

由于题材、尺度的原因,在最初拍摄阶段他就意识到,电影放映后口碑的两极分化。

这是剧本决定的,没人能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