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投资人

百老汇街11号的玫瑰园里,黛博拉·汉克斯正用银剪刀修剪着一支晚香玉。

她十七岁的裙摆扫过晨露未干的石径,忽然听见会客厅传来奇异的金属摩擦声——像是有什么新式农机闯进了这栋维多利亚风格的豪宅。

“上帝啊,谁把火车头搬进家里了?”

黛博拉提着裙角闯进会客厅时,水晶吊灯正随着某种规律性的震动叮当作响。

她的叔叔约翰·汉克斯站在壁炉前,手里攥着半杯波本威士忌,酒液在杯壁上晃出紧张的涟漪。

而在他对面,两个华人——准确地说,是一个穿西装的华人少年和戴玳瑁眼镜的少女——正围着个足有钢琴大小的铁家伙忙碌。

“啊!黛比!”汉克斯微笑的向自己侄女介绍道,

“快来见见唐先生和他的妹妹...天知道他们发明了一个什么样的怪物...”

唐威直起腰时,发梢还沾着机油。

他看向突然出现的白人少女,目光在她拿着剪刀的手上停留了一瞬——这是个会亲自打理园艺的千金小姐,有趣。

“你好,我叫黛博拉,是汉克斯叔叔的侄女。”黛博拉主动伸出右手。

“你好,黛博拉小姐,”他行了个标准的英式吻手礼。

“容我为您演示‘飓风牌蒸汽烘干一体机’。”

随着他扳动黄铜阀门,铁家伙突然发出巨兽苏醒般的轰鸣。

黛博拉惊恐地后退两步,却见那个华人少女——唐宁——已经利落地将一筐湿衣服塞进滚筒。

“七十二分钟。”

唐威拍打着机器外壳,声音几乎要被噪音淹没,

“完成洗涤、煮沸消毒和烘干全流程,耗煤量只有传统洗衣店的三分之一。”

汉克斯的酒杯终于稳住了。他敏锐地注意到滚筒侧面的压力表——那是德国最新工业标准的产品,三藩市造船厂去年才引进。

“唐...”汉克斯对这个大家伙产生了兴趣,他也知道了唐威今天来的目的,想拉自己入股投资。

“所以你需要多少投资?”

“五千美元换取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汉克斯先生,我的店面急需要扩大生产。”

唐威从唐宁手中接过一叠纸张,“这是专利局颁发的专利证书,和机器设计蓝图,只要有钱,我们立刻就可以大规模投入使用。”

黛博拉鬼使神差地凑近那张蓝图。她惊讶地发现上面除了阿拉伯数字,还有用红墨水标注的奇怪符号——像某种东方密码。

当她抬头时,正撞上唐威似笑非笑的眼睛,琥珀色的瞳孔好似一颗宝石。

汉克斯的指尖在桃花心木桌面上轻轻敲击,他的目光在唐威与那台轰鸣的机器之间来回游移,

谈到钱,他的那种律师特有的谨慎立刻就被提了起来。

“唐,”汉克斯终于开口,

“五千美元不是小数目,即便是我,也需要更充分的理由。”

唐威没有立即回答。他走向那台蒸汽烘干机,手指抚过铜制压力表的表面,

“汉克斯先生,您知道旧金山有多少家洗衣店吗?”

“两百?三百?”

“三百八十四家。”唐威拿起一本厚厚的账簿,

“除了唐人的,还有爱尔兰人、意大利人、墨西哥人,这其中三百二十一家仍在使用手工捶打的方式。而我的机器——”

他猛地拉开烘干舱门,热浪扑面而来,“最高一天可以处理五百磅衣物,是传统方法的二十倍效率。”

汉克斯眯起眼睛:“效率不代表利润。”

“确实。”唐威微笑,从西装内袋掏出一张泛黄的照片,

“这是上个月爱尔兰街区工人罢工时的场景,您注意到什么了吗?”

照片上,成堆的待洗衣物堆积如山。汉克斯皱眉:“所以?”

“人力成本正在上涨。”唐威又拿出一份剪报,

“《旧金山纪事报》报道,爱尔兰洗衣工会要求将周薪从5美元提高到7美元。而我的机器——”

他拍了拍铁壳,“只需要三名工人,熟练的话只需要两名操作,每月工资合计60美元。”

汉克斯的眉毛微微挑起。唐威看到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酒杯,知道他已经开始计算。

“假设一家中型洗衣店每周处理一百衣物,”唐威继续道,

“传统方式,洗一百件衣服需要六名工人,工作时长70个小时,工资支出42美元,煤耗15美元。而用我的机器,两名工人,工作时长10个小时,工资2美元,煤耗10美元。“他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

“每周净利可增加55美元,即便去掉这些机器的折旧与损耗,新机器都是大大的利润空间。”

汉克斯露出欣赏的眼神,惊讶这个华人少年的速算能力,

“数学很漂亮,但市场呢?白人主妇们会信任一台华人发明的机器吗?”

唐威等的就是这个问题。他向唐宁使了个眼色,少女立刻从包里取出一个精致的檀木盒。

“这是昨天汉密尔顿夫人的订单。”

唐宁打开盒子,里面整齐叠放着十几件绣有家徽的丝绸衬衣,

“她特别注明要用‘那个中国机器’洗涤。”

汉克斯拿起一件衬衣,指尖传来前所未有的柔软触感。他注意到领口内衬用金线绣着一行小字:

“蒸汽洗涤,汉密尔顿庄园专用”。

“汉密尔顿庄园?”他惊讶地抬头,“市警察局长的夫人?”

唐威微笑:“是唐人街唐纳德局长夫人给我们做的推荐,其实现在不仅仅汉密尔顿夫人,消防局和交通局局长的几位夫人也是试试我们的洗衣机。“

黛博拉忍不住凑近观察那些衬衣。她惊讶地发现,就连最容易发黄的腋下部位也洁白如新。

“这是什么原理?”她脱口而出。

“蒸汽温度控制在212华氏度,”

唐威解释道,“恰好是杀死螨虫和细菌的最佳温度,又不会损伤丝绸。”

他转向汉克斯,“而这,就是我要您投资的真正原因。”

“哈哈哈,有意思的中国小子。”

汉克斯忍不住为唐威鼓掌,其实他明白,唐威刚才的话肯定有夸大其词的部分。

但和唐威说的话的内容相比,他更欣赏唐威说话的方式。

商人就得要有一个说服别人的能力,即便可能是夸大的成分。

用唐威的说法,就是忽悠的能力。

“唐,你显然是说服我了,”

他转身向旁边有些发呆的黛博拉说道:

“黛比,去书房拿我的支票簿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