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应聘
- 重回90年代,成就建筑大亨
- 不不不不不行
- 2547字
- 2024-11-11 09:39:06
“行啊,你啥时候还学会抽烟了,这玩意呛人,我试过一次。”
两人蹲在门卫室的围墙边,王伟问道。
王安深深的吸了一口,咳了两声道。
“咳咳,刚学。”
一根烟还没抽完。
就见门卫大爷搭拢着脑袋走来道。
“经理让你们进去。”
王安掐着烟头在地上按灭,点巴两下烟盒,弹出根烟,递给大爷。
“大爷,谢谢了,经理姓啥?”
“不谢不谢,经理姓杨,那个我不让你们进去的事,你们能不能不提?”
眼见王伟想说什么,王安使了个眼色,道。
“你这不是让我们进去了嘛?刚才你是职责所在。”
“哎,对对对。”
刚脸上还愁云密布的大爷,顿时轻松下来,也将手中的烟点了起来继续说道。
“你们是来为祖国建设做贡献的,我也是按照工地的规矩来。”
“小伙子,真不错,现在不少小年轻都往羊城跑,学做生意,一点也不踏实,你就不一样。”
王安摆了摆手道。
“行嘞,大爷,那我们先去应聘,以后有机会请你喝酒。”
等进了大门,还不等王伟问些什么,王安便和他解释道。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在外面做事,尽量不要得罪人。”
王伟佩服的竖起大拇指。
他刚刚有些冲动,年轻人得理不饶人很正常。
只能说做人不够圆滑,不代表他不懂人情世故。
这年头,虽说工作机会多,愿意做事就有地方让你干,但也分高低贵贱,轻松和辛苦。
像门卫既轻松,还能有点油头的岗位,一个月工资大几十。
这么好的岗位,往往都是项目或者公司领导自家的亲戚,不管真亲假亲,总归带着关系。
不得罪为好。
靠工地内侧围墙,有一排砖砌的平房,外面抹的水泥有的已经脱落,露出里面的红砖。
离门卫室最近的位置,有两间8平米左右的砖房,剩下的就大不少。
两间小的门上挂着门牌,一间经理室,一间会计室。
剩下的就是会议室与工人宿舍。
大门是敞开的,里面很简单。
一张大工作桌,两个柜子,中间插着一堆图纸与册子。
靠墙摆了一张木沙发,一眼就看得出来是工地上木工师傅做的,刷了一层清漆。
经理正坐在桌前,埋头写着东西。
标准的平寸头,黑框眼镜,白衬衣,一副中年发福,老干部的形象。
有些不像工地上的人。
王安轻叩了两下木门道。
“杨经理,你好,我们是来应聘的。”
杨经理闻声放下手中的笔,抬头望来,见是两个年轻人有些吃惊道。
“应聘水电安装的?年纪不大吧?”
“对,刚满十八,但有水电施工经验,这个你可以放心。”
听闻王安才十八岁,杨经理表情严肃起来,加重语气道。
“这里是施工场地,是省重点项目,是国企,不是你们开玩笑的地方。”
王安也理解对方的态度。
换做是他前世,也会如此,别说是十八岁高中毕业。
即便是重点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学生。
没有关系的情况下,刚毕业,招聘到工地上来,也先是在有工作经验的老师傅带领下。
熟悉施工环境,施工计划到安全规范,再开始进行测量,技术交底、质量安全管控等工作。
王伟在一旁不敢说话,只是低下头。
王安非常从容道。
“杨经理,是这样,你可以拿份图纸出来,包括你制定的施工方案,哪儿我有差错,说不上来,你再不用我,我也没有怨言。”
杨经理见王安透露出的自信,一时也码不准。
这个项目非常缺人,真正做事的人。
要求是明年完工,工期虽然不算很紧。
但国企的工人,技术不够不说,态度也不端正。
大家集体工作,你多做一点就代表别人可以少做一点,拿的钱还是一样。
都是这样想,也造成了这时候施工进度非常缓慢,大家磨洋工,混日子。
所以他要将水电这个重要位置换人。
这也是最近早些年才出现的现象。
日子好起来了,欲望滋生下,一些不好的思想就开始滋生。
中年人想了想转身去拿图纸。
王安让王伟坐下,把工具包也放在了沙发上。
王伟心里忐忑,坐立不安,靠都不敢靠,僵直的坐着,主要还是没底气,不像王安。
“来,这是一份水电安装图纸,都在一起,自己分一下。”
杨经理将图纸放在桌上道。
看着图纸,王安还是感慨良多,纯手工绘制的图纸。
花费了设计师们大量时间和精力,现在也不是感慨的时候。
王安拿起图纸,将里面还夹杂的其他种类图纸,将这些分了出来。
他没有将经理的这点小心思点破。
然后将平面图与系统图分开铺放,系统图是专业叫法,一般也叫立面图。
就这一手,已经杨经理暗自点头,工地上能认识图纸的,都已经算大师傅了。
“这是标高,最低处28.8米,最高处33米。”
“这线路是沿柱敷设,这力是沿墙敷设,这是暗设在墙上.......”
“这是体育馆淋浴间水管预埋,不过体育馆的给水点设计在1.1米会有些矮了,如果是我施工,我会建议和设计院去讨论一下,给水点设计在1.4左右更合理,并且400mm的水管,设计想法是好的,加大了尺寸,设计流速大,但实际流速也就1.2m/s。”
“预埋的套管尺寸有些小,使用32mm的话,真正投入使用以后,电力可能会不足。”
“如果有条件申请50mm的会更好。”
“中心场馆照明设施的电力套管与雨水管的距离太近,起码在600mm以上,这个要改。”
王安将水电的图纸从前往后翻阅了一个遍。
除了将大概图纸内容讲给杨经理听。
还提出了一些自己意见,这些对后续场馆投入使用会产生不小的影响,都是经验。
至于改不改,这不归他管。
建筑行业80年代起步,90年代在华国进入高速发展之后,基本三年一小改,五年一大改。
都是在摸索中前进,失败中吸取经验。
他只是将他前世曾经的经验提了出来,适不适合现在,真不好说。
基础建筑材料总体来说,技术含量不高,但不少材料需要化工行业的配套发展。
就比如体育馆顶棚的钢结构,防锈防腐处理在这时候可是高工艺。
杨经理此刻没空管王安能不能应聘的事。
而是琢磨起王安刚刚针对图纸提出的问题。
将这些问题都在本子上记下。
王安也不打扰他,坐在沙发上。
好一会,杨经理才抬起头走过来伸出右手,道。
“我叫杨勇,你可以叫我杨经理,明天可以开始工作吗?”
“只要你不是纸上谈兵,你们两人的工资都给涨到22一天。”
“能跟上按时完工的话,我做主,等项目结束,你们水电组1000元的奖金。”
“对了,你有没有单位,有兴趣来我们星城六建吗?”
王安也伸出右手,道。
“我叫王安,这是我兄弟王伟,我们都是华国第四化建的子弟,你放心,不是社会上坑蒙拐骗的人。”
杨勇笑了笑,像弥勒一样,与之前严肃的样子是天壤之别。
即便被婉拒也无所谓,新时代最重要的是什么。
人才!
王安刚刚侃侃而谈的样子和技术水平已经让杨勇非常满意,现在心里更放心了一些。
企业子弟也分很多种,他自己儿子也刚刚毕业,成天也不知道在干什么,反正不工作。
王安则被他划在从小就积极上进,学有所成的这一类。
王安继续,道。
“工作随时可以开始,只是你看能不能换个方式,我想要合作。”
“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