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盗嫂的那个?

“罪臣陈诩拜见君上!”

书房中,姜望打量着面前这个打扮斯文的儒士,约莫三十岁的模样,衣着朴素,相貌平平无奇,浑身上下看不出半点奇特之处,扔在大街上,怕是谁也不会注意他,让人不禁怀疑这人真的是未来威震各国的齐国毒士,上三境的绝顶强者?

陈诩低着头,却半天没有听到姜望让他起来,这一路上思索的对策全然无用,正兀自狐疑间,忽然听到姜望开口道:“你叫陈诩,出身何处?”

“回君上,罪臣出身子初城。”陈诩赶忙回道。

“子初城?”姜望听到这里,嘴角微微上扬,颇为玩味地看着陈诩,子初城位于齐国东方边境,那里地域辽阔,地形复杂,诸侯、夷族、妖族混居,三方来回大战,战线拉锯,死伤惨重,其中子初城曾经是大齐的领地,但后来被妖族屠城,籍贯资料都没了,所以自称是子初城的人,便很难查来历。

“是,当年子初城为妖所破,罪臣慌乱逃命,最终投身在东城军下,请君上宽恕。”陈诩道。

“好了,起来吧,孤说了,此次董澄叛乱,只诛灭董澄三族,与东城军其余人无关,不必自称罪臣,孤没说你有罪,你便无罪!”姜望道。

“臣谢君上隆恩。”陈诩闻言喜道。

“当初子初城破,孤闻齐人被妖屠戮,心中悲愤,一直想要报仇,但子初城距离齐国国都不近,孤以往又是痴愚,所知不多,今日见卿,还望卿详细诉说当年之事。”姜望道,我看看你怎么编。

“当日妖族入侵,子初城破,守将弃城而逃,妖族入侵,见人则食,无论老幼……”陈诩听闻,却毫不窘迫,当即描述起当年的景象。

姜望初时不怎么在意,只当做乐子,但听到后面,面色越发严肃,最终厉声道:“孤终有一日,要荡平东方妖族。”

东方诸侯两患,一个是夷人,一个是妖族。

其中夷人,本来是古老的神族后裔,但远古诸神为人王所灭,他们这些神族用来钳制人族的后裔,也就成了为祸四方的蛮夷。

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分布四方。

被东方诸侯视作蛮夷,不通礼仪,但一般以劫掠为主。

而妖族不同,他们当中有被各国神灵厌恶,害怕他们来抢走神位的失败者,也有生性凶残,不屑与人为伍的恶妖,更有吞噬了一国百姓气运,弃国而逃的邪妖,但相同的是,都以食人为乐。

完全无法沟通。

一旦给他们入侵,后果便不堪设想。

姜望在游戏里,知道这么一回事,但如今听陈诩这经历者说出来,心中感触却不同。

“臣代无数同胞,感谢君上,期待那一日的到来。”陈诩神情激动道。

“不过,当时那么混乱,卿是怎么逃出来的?”姜望稍稍收敛情绪,冷静地看着陈诩问道。

虽然你说的很动听,像是在里面呆过一样,但我还是不信你是那里来的。

“全是侥幸,臣幼年时曾遇到一儒家高人,传授臣儒家之道,臣倚仗技法,方才勉强自保。”陈诩道。

“儒家之道?”姜望露出疑惑之色道。

“不错,儒家之道,乃是千年之前,儒圣所创,以文气炼身,以礼仪束腰,刀斧加身,不改其志,权色相诱,不改本心。”陈诩介绍道。

“不必如此详细,我知儒家,而且我还知道儒家一位杰出后辈,不知卿知晓否?”姜望轻笑道。

听到姜望知晓儒家,陈诩对自己的猜测更加相信了几分,姜望身后必定有一尊道家强者,不然的话,身在齐地这荒芜之地,又常年在国都之中,怎么会知道儒家,当即回道:“回君上,臣见识浅薄,而且身处东城,虽修炼了儒家之道,但和其余儒生,并无往来,或许会让君上失望。”

“应该不会吧,这个人,我觉得陈卿应该知道。他和陈卿同名同姓,只不过并非我大齐子民,而是中原育国人,其祖曾为大夫,只是到他这一代不幸没落,但他志向高远,喜好读书,立志匡扶天下,实乃美玉也,得书院大儒青睐,然而其成年后,却与自家嫂嫂通奸,为人诟病,被逐出门下,时人称之为陈诩盗嫂,卿可识得此人?”姜望似笑非笑地看着陈诩道。

当姜望说育国人的时候,陈诩身躯就微不可查的一颤,而当姜望说出盗嫂的时候,更是浑身发抖,虽然不知道姜望是怎么知道这些事的,但想到自己的一切,姜望都知道,而自己对他却一无所知,看着自己身前的君王,第一次产生了畏惧的情绪,这次直接跪了下来道:“臣因名声不佳,怕为君上所厌,故而隐瞒自身,请君上降罪。”

“起来,起来,好好的,怎么就跪下了?这等大礼,孤也受不起。”姜望轻笑道。

陈诩闻言,不敢不起,只是看着满面笑容的姜望,只觉得背后发凉。

这姜望到底是什么来历?

背后有谁,怎么会知道的这么多?

之前姜望虽然强大,可陈诩并不惧怕,可如今未知的姜望让他很恐惧。

“其实卿何必妄自菲薄?如今这世道是吃人的世道,礼崩乐坏者比比皆是。想当年高国国君见了儿媳一面,就强娶儿媳,李国国君趁其父老迈,强娶继母为妻,年国国君更是和其胞妹,哥哥妹妹的滚到一张床上去,和他们相比,卿这算什么?孤用人不拘一格,只看其才,此等小节,孤毫不在意。”姜望道。

听着姜望的话,陈诩身躯顿时一颤,他其实想解释,他盗嫂是别人忌妒他的能力算计他,但姜望这般说法,他解释便没有必要了,而且姜望这不拘一格,只看其才的性格,最适合他,这才是他心心念念的君主,当下又行礼道:“臣愿为君上赴汤蹈火,肝脑涂地。”

“卿客气了,卿之才,当世无双,育人愚钝不要你,我齐国要。此后你我君臣一心,共治齐国。”姜望轻笑一声,旋即又道,“孤幼年时为了自保,装疯卖傻,故而对诸国所知之事不多,卿一路远来,所见所闻,必定远胜于孤,可谓孤描绘一番。”

育国和齐国相距万里不止,陈诩这一路走来的见闻,对姜望来说是极珍贵的财富。

毕竟他玩游戏的时候,这些东西都是背景板里的一两句话,完全没有关注。

陈诩听着姜望的话,心中略显疑惑,姜望连他都能知道,这一路各国的事情,还能不知道?

不过,陈诩很快就反应过来,姜望这是有心考校他,给他显露本事的机会,当即将各国的见闻一一说出。

姜望不断点头,听其描述,对诸国的见解加深,感慨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今儒生读万卷书者多,行万里路者少,卿心性坚定,未来成就不可限量也。”

“君上厚爱,臣不敢当,虽苦修二十载,但依旧只是七品诚意境。”陈诩连忙回道。

儒家下三境,格物、致知、诚意,中三境,正心、修身、齐家。

“嗯?苦修二十载?我记得中原之地,儒生读书启蒙,不过五六岁便开始了吗?你年岁几何?”姜望听到这里,疑惑道。

“臣二十有五。”陈诩答道。

“二十五?”姜望睁大了眼睛,看着一副大叔模样,浑身上下散发着成熟气息的陈诩,心道你说你三十五都有人信,这万里迢迢的风霜果真累人。

陈诩默然,不好作答,儒家和武夫修行不同,儒家九品是养气,和不修行的普通人差不多,八品的战力是只比普通人好一点,七品诚意境开始,才能以自身意志改变他人,到中三境的修身,才能真正不弱于人,所以这一路走来,他原本还算英俊的面庞已经被摧残的不成样子了。

为这件事,他时常懊恼,想当年他也是翩翩公子,风流才子。

不然的话,大家也不会污蔑他盗嫂。

看陈诩尴尬,姜望笑着转移话题道:“卿自中原而来,可谓是旁观者清,观我东方诸国如何?”

“礼崩乐坏,这些年大景官僚腐败,贪污横行,国力衰弱,已经不像当年那般约束众国,尤其是东方之地,与中原隔绝许久,虽同根同源,却为中原所轻,东方诸国更不满景国之礼,如今只是子爵却擅自僭越称公者比比皆是,若再过些时日,称王怕也会出现。”陈诩知道这是姜望给他的一场考试,当即正色道。

景国有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

照理来说,只有公爵之子,才能被称为公子,就像姜望这样。

但现在东方这边景国管不上,一群爵位是子爵和男爵的诸侯直接自称为公了。

也就是大景还没灭,气运体系还在,不然的话,他们真的会自称为王的。

“那卿觉得我齐国如何?”姜望问道。

“齐本是东方霸主,昔年齐太公,武道通神,风头无量,只是东方动乱,蛮夷多次入侵,齐国为阻妖族和夷族,数次灭国,方才衰弱,但时至今日,君上依旧是东方爵位最高的,大义名分在君上,以君上之能,只需勤修内政,再扩军备,待重整齐国后,打出尊王旗号,言说其余诸国礼崩乐坏,不尊礼仪,征伐其国,名正而言顺。”陈诩眼中神光奕奕。

东方诸国,他第一个选的地方就是齐国,不是没有原因的。

以东荒如今之乱局,最有可能称霸的非齐国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