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又见毒针
- 红楼之宰执天下,截胡可卿
- fu6AA7
- 3441字
- 2025-02-12 11:07:28
王家的老太爷乃是他的岳丈,但这位岳丈却是个只知享乐的纨绔之徒,他的大舅子王仁同样也是个不成器的纨绔,待到王子腾退隐之后,王家下一代怕是要没落了。
薛家那边的情况亦复如是,薛家的族长虽是个能干之人,却英年早逝,留下的一群子女都还未成人,尤其是那继承人,被惯得无法无天,在金陵城内,“薛家小霸王”的名声可是响当当的。今日一番交往,贾琏深感这“小霸王”之名确实名不虚传,他不过寥寥数语,便让小霸王慷慨解囊,出手豪绰。...
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中,唯独史家未曾主动邀他前往,贾琏自然也就未去。况且史家主干并不在此地,他也没必要过分热络。尽管老太太是史家两位侯爷的亲姑姑,但贾琏心里清楚,两家之间存有芥蒂。他们家常来常往的,也只有史家大爷留下的遗孤,湘云妹妹一人而已。
除了走访这些亲戚,贾琏还热衷于参与各类诗会、文会,亦会主动邀人同往。
交际应酬,乃是他之所长。如今,无论他如何焦虑,结果都已尘埃落定,不如好好发挥所长,多结识些朋友。
及至放榜之日,贾琏留在家中,焦虑地在门边花厅里踱步,心跳如鼓,思绪纷飞。
倘若未中,回京后大老爷是否会赏他一顿板子?
贾琏觉得极有可能。
大老爷此次可是下了血本。
他已从表弟口中得知大老爷所送之物,即便早有心理准备,贾琏仍不禁倒吸一口冷气,心中一片冰凉。
难怪表弟无法抗拒诱惑,换做是他,恐怕也难以抵挡。
如此贵重之物都已送出,若结果不尽如人意,大老爷定会寻机出气。
但若是、若是他榜上有名呢?对于此次答卷,他心中还是颇有把握的。
想到此处,贾琏心潮澎湃。若此次能中,他便是十九岁的举人!
如此年纪,无论何处都是青年才俊。如此一来,明年的春闱也未尝不可一试。
虽希望渺茫,但人总有侥幸之心。若他真能侥幸得中,那他便是二十岁的进士了!
想到此处,贾琏更加急切,问身旁的金彩:“怎的还未有消息传来?”
他究竟中还是未中?
他的所有设想都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上,那便是他此次能中。若未中,他便需再等三年。
三年时光太过漫长,且下一次他未必能有如此好运。
若未中,他又需苦读三年。回想起这两年的经历,犹如一场噩梦。贾琏深知,他无法再坚持一个三年了。
金彩擦着汗,脖子伸得老长,向外张望:“二爷,他们应该快回来了。”他心中也在埋怨派去的小子,这种时候还不机灵点,还想跟着二爷回京城?
就在两人几乎要望眼欲穿之时,终于有人一路狂奔而来:“二爷、二爷,您中了,您中了!”
贾琏一愣,随即狂喜:“哈哈哈哈哈,我中了,我中了!”
他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失态了,甚至流下了泪水:“我中了!我这两年太难了!”
表弟真是把他往死里逼啊,每当他稍有松懈,便各种鞭策,说什么只要读不死,就往死里读。说起这些,他真是一把辛酸泪。
即便他如此失态,贾家众人也不以为意。他都中了,高兴之下发泄一下又何妨?他中了,他说什么都是对的,就连他放的屁都是香的!
金彩已兴高采烈地吩咐起来:“快快快,鞭炮准备起来,报喜的人到哪了?铜钱呢?”
不多时,贾家祖宅便被“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包围,一片欢腾。周围之人顿时便知晓了结果。
“没想到贾家运气还真好。”
“先前出了个贾珠,去了,还以为贾家要没落了,没想到又出了个贾琏。”
“老国公若地下有知,也该欣慰了。”
“可惜了,贾家,且再看吧。”
?……
不论他们心中有何算计,表面上皆带着笑意前来道贺。
薛家亦早早派人候在榜下,得知消息的速度并不比贾家慢多少。薛宝钗闻听贾琏中举,不禁轻叹一声,这固然是喜讯,却也不免让她为自家的境况暗自神伤。
感慨过后,她再次审视起手中的礼单,沉吟片刻,便去找薛姨妈商议:“咱们的礼单是否该再丰厚些?”
自父亲离世后,她协助管账,眼见家中收益日渐下滑,薛宝钗心中忧虑难解。
薛姨妈笑得合不拢嘴:“加,索性再加三成,让你哥哥亲自去送,毕竟是他亲表哥,正好让他们兄弟俩多亲近亲近。若你哥哥能学他几分上进,再多的礼咱们也送得起。”
薛姨妈心底对家中生意并不过于担忧,虽这两年收益不如往昔,但家底殷实,无需为银钱发愁。待儿子年长些,能亲自打理生意,自会好转。
此刻,贾琏被众人的恭维之声环绕,风头甚至盖过了那解元。虽说他名次靠后,但解元年过三十,相貌平平,出身无奇,自然缺乏话题性。而贾琏出身显赫,年轻英俊,前程似锦,自然引来诸多人攀附。...
常言道,穷秀才,富举人,一旦中举,名下便有了免税之权,也有了做官的资格,自是有人捧着田产银两前来投靠。
更有甚者,无所求而随大流送上银两以示祝贺,这并不算贿赂,而是默认的规矩,当地大户、商人均会或多或少表示一番。
如此这般,即便出身平凡,也能一夜暴富,无需再为宅邸、春闱路费发愁。
消息迅速传至京城,贾赦闻讯大笑三声,暗叹将儿子送至外甥处,实乃近年来最明智之举!
确认消息无误后,他即刻命王熙凤给大家分发赏银,“二爷中举,乃是全府之喜,场面定要办得热热闹闹,绝不能逊于贾珠中举之时!”
王熙凤亦是笑得合不拢嘴,这是她首次对贾赦的命令心生欢喜,甚至想要办得更加隆重。
她渴望成为诰命夫人,如今看来,那一日似乎已近在咫尺。
老太太同样欣喜万分,命鸳鸯给大家分发赏钱,“此乃荣国府之大喜,快唤凤哥儿来,咱们要邀请亲朋好友,好好庆贺一番!”
荣国府喜事难得,此番定要与众亲友共聚,宣告荣国府后继有人!
隔壁宁国府的贾珍亦亲自前来道喜,望着喜气洋洋的荣国府,他面上含笑,心中却暗自不悦。回去后,他狠狠揍了贾蓉一顿,“我叫你读不进去书!”
他越打越气,同为贾家人,为何喜事皆在荣国府?宁国府可是长房啊!
贾蓉不敢辩驳,待贾珍气消后,被人抬回房中。
丫鬟担忧地前来照料:“大爷……”
贾蓉有气无力地摆了摆手:“快请大夫。”
并非他不想读书,而是书与他无缘啊!
与荣国府上下的欢腾不同,二房却显得格外冷清。王二太太仍在佛堂中,闻听外面的鞭炮与欢呼声,便问身旁的婆子:“家中有何喜事?”
她心中已有预感,却仍存一丝侥幸,直至亲耳从老仆妇口中证实贾琏高中,便紧抱着贾珠遗下的衣物,泪水如断线珍珠般滑落,“珠儿,你离去得太早,若有你在,我何至于此境?”
假使珠儿仍在人世,此刻必已身居进士之列,朝堂之上,风光无限。如此一来,即便自己偶有行差踏错,有这样一个出类拔萃的儿子作为依靠,也断不会落得被囚禁佛堂的下场。
念及此,王二太太更是悲从中来,哭声愈发凄凉。
那老仆妇见她如此,心中暗自不屑,嘴角微撇。她在荣国府多年,珠大爷在世时,也未见她如此频繁地缅怀,如今这番做派,又是演给谁看?
贾政在书房内也是长叹短吁,惋惜贾珠早逝。若他还在,家族荣耀便应由他承继,而今二房若想再展辉煌,还需漫长岁月等待。
贾宝玉则是满心郁闷,为何众人皆对仕途趋之若鹜?难道做一个清清白白的人不好吗?更何况,如此一来,父亲定会更加严格督促他的学业,宝玉心中叫苦连天。
唯独贾环,对贾琏的成就真心欢喜。他铭记自己能入学堂皆因二哥,二哥前程似锦,他们自然也能沾光受益。
消息传至林府,贾敏闻讯展颜,“琏儿终是苦尽甘来。”然而,随后又有流言四起,称贾琏之所以能中举,全赖林祥私下辅导。
哪家没有几个不成器的后辈呢?
因此,一向超然物外的林如海,在朝堂上竟也难得受到了同僚们的热情追捧。一番询问之下,方知众人竟是想让他代子收徒。林如海苦笑不已,婉拒道:“此事实在难以从命。”他绝不会强迫儿子做其不愿之事。
而在霖海府的林祥,对父母的“烦恼”浑然不知。收到喜讯,他先是一笑,补习班的任务圆满达成,接下来便是静待尾款了。
欢笑过后,林祥神色又凝重起来。
他手中握着那用毒针乞丐的供词。青阳等人并未随贾琏离去,而是留在金陵继续追查线索。
纵火之人虽已落网,但所知有限,不过是受人钱财,替人消灾。若非计划受阻,火未烧及目标,那乞丐也不会现身。
乞丐嘴硬,青石等人费尽周折才使其开口,揭露了幕后主使及毒针来源。原来,这一切皆出自一名走方郎中之手。
当青石等人寻至时,那走方郎中已不见踪影。虽未擒获其人,但此人在当地盘桓多日,关系网错综复杂。青石等人耗时良久,方理清其脉络,发现此郎中实非等闲之辈。
他与当地豪绅多有交往,青石等人的调查甚至引起了一些人的警觉,他们对此郎中讳莫如深。但在青石等人的多方努力下,还是挖出了不少信息。
这走方郎中自号郭台仙,年逾四旬,精通偏方医术,广交好友,时常免费为贫苦百姓治病,名声颇佳。然而,自他到来之后,此地便不再太平。他初来乍到之年,便有一支二十余人的游匪趁某大户元宵赏灯之际,洗劫其家,损失惨重。
那大户与郭台仙交情甚笃,事后不仅未生嫌隙,反而更加亲近。次年,郭台仙以偏方治愈一员外顽疾,名声大噪。但不久之后,那员外却突发急病去世,家道中落,只得变卖城中宅邸,举家迁回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