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意外的投资

陈东载着两人来到工作室,张亚东见门上的牌子写着“宁阳电影工作室”,确实是小老弟的公司。

走进公司,张亚东发现公司还挺正规,一水的隔板桌,就是人忒少,一个小姑娘正趴在桌上睡得正酣,一个中年妇女坐在窗户前晒着太阳织毛衣。

没打扰这两人,宁阳带着张亚东来到东子的办公室,宁阳拧开桌上的保温杯喝了两口。

“张哥喝咖啡还是茶?”

“来杯咖啡吧”

陈东开心的去冲咖啡了,终于有人陪他喝咖啡了。

“老弟是电影行业的?”

“不瞒老哥,兄弟我是电影学院的学生,同时也写写书,拍过一部电影”

又指着东子介绍道:“喏,这位是我公司的负责人”

张亚东正好看见东子桌上的奖杯和证书,这才想起之前的新闻,连忙站起来接过咖啡跟东子握手“失敬失敬,恕我眼拙不知道是陈总当面”

陈东乐了,总算有人叫我一声陈总了,不然天天给老板跑腿,别人还以为自己是个狗腿子呢。

跟东子握完手,张亚东看着宁阳道:

“宁导演威尼斯获奖,大涨我华人士气,消息传回来振奋人心啊”

宁阳也乐了,没想到这位老哥也是个社会人,看人家这话说的,自己低调不代表不喜欢别人称赞,不然还以为自己得了个野鸡奖呢。

“张哥捧的太过了,比起你在音乐领域的成就,我还是个导演界的新人。”

互相客气了几句,然后开始聊正事。

宁阳拿起纸笔,写下“WTO”“互联网”两个关键词。

“2001年咱们国家加入WTO,今年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了,那么这跟音乐行业有什么关系呢,那就是版权,盗版是影视、音乐、图书许多行业的肿瘤,上面出手整治是必然的”

张亚东点了点头表示认同,但他还是不明白宁阳为什么说这些。

宁阳知道对方的疑惑,便指着第二个关键词说道:

“互联网有个避风港原则,那就是用户自发上传的东西平台不承担责任,这个原则才是音乐行业最大的威胁,互联网标榜着分享与免费,各大平台肆无忌惮的传播,创作者无处维权。”

“咱们再回头看前面我说的,上面必然会出手整治盗版问题,互联网会不会在整治的范围内呢,我觉得必然会,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一个避风港原则不可能永远是平台的免死金牌,但这个时间谁也说不准,也许是明年也许是三四年之后”

看着若有所思的张亚东,宁阳喝了一口茶,然后静静等着。

“数字音乐大有可为!”

宁阳莞尔,我可没忽悠你去互联网创业啊,一个门外汉一头扎进互联网的创业浪潮里只会是两个下场,要么被人家玩死,要么自己把自己作死。

“张哥,你赶紧收收心,互联网不是谁都玩得起的”

张亚东也笑了,摇摇头道:“我也就是感慨一下,动不动千万美元甚至上亿,吓都把我吓死了,不敢想不敢想。”

“我的意思是这样的,张哥你懂音乐,身为国内的顶尖制作人跟各路码头的创作者都熟悉,而我呢,有想法也有点小钱,不如咱俩合作一把怎么样”

张亚东有些心动,但还是有疑虑“怎么合作?”

“我出钱,你出人,成立自己的厂牌,然后屯音乐版权,顺带培养几个有潜力的新人,等互联网大公司入场到处兼并的时候咱们抱大腿,顺便赚点小钱,我不信你没想过成立自己的厂牌自己当老板。”

这下算是挠到张亚东的痒处了,成立自己的厂牌是自己一直以来的心愿,现在有人出钱支持不答应岂不是傻子。

大方向上达成一致后边就简单了,最后拟定合同意向,宁阳出资240万占六成股,张亚东出资五十万占四成股,共同成立“东乐音影文化”音乐厂牌,张亚东负责具体事务。

陈东帮着两人拟好合作意向书后,抿着嘴唇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咬了咬牙道:

“我能不能也入一股啊?”

“你有钱吗就入一股?”

“我自己攒了点买房的钱,再找我二叔借点”

宁阳对这家伙有这么多钱还是感到很惊讶的,想了想道:

“算了,你那些钱还是拿去买房吧,再攒下去怕是连个厕所都买不起了,我给你半成股,有钱了记得还我。”

“老板万岁!”

“别拍马屁了,合同重新拟定。”

张亚东倒是没啥意见,反正给的也是宁阳自己那头的,反倒是宁阳的大方让他心下一定。

等重新拟定好合同,三人签完字后,陈东不知道从哪里拿出一瓶红酒倒在一次性纸杯子里,还美其名曰这是“商业礼仪”,宁阳和张亚东陪着喝了一杯。

“陈总记得把办公室不允许喝酒写入公司的规章制度里去”

东子哭丧着脸表示明白,果然冲动是魔鬼,好后悔啊,为什么要把它拿出来。

“行了,现在我给你们再说说这第三个关键词”

东子疑惑地看了眼桌上的纸张,“不是两个关键词吗?”

“哦,第三个我忘了”

说罢拿起笔在纸上写上“彩铃”两个字。

“屯版权是个无底洞,咱们这点资金买不了多少,更别说版权交易价格上涨的问题,所以咱们不能买来就放着落灰,现在彩铃是怎么个情况?”

张亚东想了想道:

“旱的旱死涝的涝死,有些歌曲分成能达到千万级别,有些无人问津,而且个人创作者讨要分成困难,有些歌曲被一些彩铃经营公司未经创作者同意就拿去用了,赚了钱却分不到创作者手里。”

宁阳点了点头,这个他倒是听说过,有家公司盗用了《云宫迅音》赚了钱,等许镜清老先生上门讨要时却只付给他两块七的版权费。

现在进入彩铃行业其实有些晚了,但宁阳的目的也不是卖彩铃,他只是想以战养战滚雪球来屯版权,最后卖身赚一笔才是目的。

“这样,你成立一个彩铃制作小组,专门制作那种非歌曲类的彩铃,比如不同方言的日常问候,顺口溜,笑话,还有“老公/老婆快接电话啊”“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啦”这样的,还有模仿经典电影台词,你没听错,不是购买是模仿,就是这么个思路,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吧,反正打开思路,上千条里能出一条能挣钱的就有得赚,当然赚钱不是目的,目的是迅速把钱花出去”

张亚东点头道:“屯数字版权”

“没错,只要公司没倒闭,咱们挣一块钱就花一块钱,账上一个铜板都不留,咱们就盯着数字版权打。”

等宁阳交代完后,张亚东信心满满的离开,这不就是捡漏吗,现在网络盗版满天飞,很多从业者根本没有数字版权的意识,象征性的给个几千块钱人家就开开心心的把一首大火的歌曲数字版权送给你了,简直不要太轻松。

宁阳认为三百万买不了几首歌,那是因为他不清楚实际情况。

办公室,东子问了宁阳一个问题。

“既然你知道数字音乐一定会发展起来,那为什么自己不做音乐网站?资金不够的话找人融资不就行了,我看那些互联网公司都是这么做的。”

“拉投资哪有那么容易,电影圈,音乐圈,你以为互联网就不是个圈了?当然,主要是这个市场太小了,累死累活发展起来,最后市值还不到200亿,没啥意思。”

一句话直接把东子干沉默了,到底是谁给你的勇气看不上200亿的,梁静茹吗?